阿伐曲泊帕片
生产厂家:孟加拉DIL耀品国际制药公司
功能主治:TPO受体激动剂,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缓解率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1、慢性肝病患者的推荐剂量 在预定的手术前10至13天开始给药。 推荐的每日剂量是基于患者在计划的手术前的血小板计数(见下表)。 患者应在最后一剂阿伐曲泊帕片后的5-8天接受手术。 阿伐曲泊帕片应口服,每日1次,连续5天。 在错过剂量的情况下,患者应尽快服用下一剂剂量的阿伐曲泊帕片,并应在第二天的正常时间服用下一剂。 患者不应一次服用两剂,以弥补错过的剂量;所有5天的给药都应在规定时间内服用完成。血小板计数(×109/L)每日一次持续时间小于4060 mg (3片)5天40~5040 mg (2片)5天 监测:在给阿伐曲泊帕片治疗前和手术当天测量血小板计数,以确保血小板计数充分增加。 2、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推荐剂量 使用所需的最低剂量的阿伐曲泊帕片,以达到并维持血小板计数大于或等于 50×109 /L,减少出血的风险。 剂量的调整是基于血小板计数的反应。 不要用阿伐曲泊帕片来使血小板计数正常化。 初始剂量方案:开始用药,起始剂量为20 mg (1片),每日一次,与食物一起服用。 监测:在开始使用阿伐曲泊帕片治疗后,每周评估血小板计数,直到血小板计数大于或等于50×109/L达到稳定,此后每月获得血小板计数。 在停用阿伐曲泊帕片后至少4周内每周获取血小板。 剂量调整血小板计数(×109/L)剂量调整使用阿伐曲泊帕片至少2周后小于50按照下一个表格增加阿伐曲泊帕片的剂量等待2周以评估该方案的效果和随后的剂量调整。在200到400之间按照下一个表格减少阿伐曲泊帕片的剂量等待2周以评估该方案的效果和随后的剂量调整。大于400停用阿伐曲泊帕片将血小板检测增加到每周两次当血小板计数小于150×109/L时,按下一个表格降低剂量水平并重新开始治疗。服用阿伐曲泊帕片 40mg,每日一次,4周后小于50停用药物每周服用阿伐曲泊帕片20毫克2周后,大于400停用药物慢性免疫血小板减少患者滴定剂量水平使用剂量水平每天40mg6每周三次,每次40毫克,每周剩下的四天,每次20毫克5每天20mg420mg,每周三次320mg,每周两次或40mg,每周一次220mg每周1 在错过剂量的情况下,患者应尽快服用下一剂剂量的阿伐曲泊帕片,并应在第二天的正常时间服用下一剂。 患者不应一次服用两剂,以弥补错过的剂量 停药:如果血小板计数在以最大剂量40mg每日一次用药4周后没有增加到大于或等于50×109/L,则停用阿伐曲泊帕片。 如果以每周一次20mg的剂量用药2周后,血小板计数大于400×109/L,则停用阿伐曲泊帕片。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同时使用CYP2C9和CYP3A4的中度或强度双诱导剂或抑制剂的建议剂量使用的药物推荐的剂量CYP2C9和CYP3A4的中度或强度双重抑制剂一周三次,每次20毫克(1片)CYP2C9和CYP3A4的中度或强度双重诱导剂40毫克(2片),每日一次
查看详情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耐药性,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出现耐药性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存在抗药物的基因突变,导致在长时间用药后,药物的效果减弱或者失效。耐药性可以是原发性的,即患者在初始治疗过程中就表现出对药物的抵抗;也可以是次发性的,即患者在长时间使用阿伐曲泊帕后逐渐出现对药物的抵抗。
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中,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作为一种口服药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随着患者的使用时间延长,一些病例中出现了阿伐曲泊帕耐药性的情况,这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阿伐曲泊帕耐药性的现象,并着重介绍应对这一问题的可能策略。
1. 背景介绍
阿伐曲泊帕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患者中由于血小板减少症而导致的减少性出血风险。一些患者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了对该药物的耐药性,降低了其疗效。
2. 阿伐曲泊帕耐药性的机制
阿伐曲泊帕耐药性的机制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到药物代谢途径的改变、受体信号通路的变异等因素。深入了解这些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3. 识别耐药性的方法
及早识别阿伐曲泊帕耐药性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节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识别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方面。
4. 管理和应对阿伐曲泊帕耐药性
一旦发现患者存在阿伐曲泊帕耐药性,医生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应对措施。这可能包括调整用药方案、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以及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
5. 未来的研究方向
为了更好地理解阿伐曲泊帕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和提高治疗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药物的分子机制、个体差异以及新型治疗策略等方面。
在面对阿伐曲泊帕耐药性时,医生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深入了解耐药性的机制和应对策略,我们有望更好地管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