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瑞福儿童用药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3-12-12 16:37:28 阅读:1327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乌帕替尼

乌帕替尼 生产厂家:孟加拉齐斯卡ZISKA制药 功能主治:口服JAK抑制剂,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临床缓解率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椎关节炎: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特应性皮炎:  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40 kg的儿科患者和65岁以下的成年人:起始剂量为口服15 mg,每日一次。  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疗效,考虑将剂量增加至30 mg,每天一次。  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严重肾损害的患者: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  成人:乌帕替尼的推荐诱导剂量为45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乌帕替尼维持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对于难治性、严重性或广泛性疾病的患者,可考虑每日服用30 mg。  如果30 mg剂量未达到足够的治疗效果,则停止30mg的服用。  使用维持反应所需的最低有效剂量。  肾损害或肝损害患者的推荐剂量:  肾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X线轴性脊髓炎:轻度、中度或重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特应性皮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肝损害患者:  乌帕替尼不建议用于严重肝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轴性脊柱关节炎:轻度或中度肝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轻度至中度肝损害患者,推荐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剂量调整: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髓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溃疡性结炎患者的推荐剂量:诱导:每天30 mg,持续8周;维持:每天15 mg
查看详情

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瑞福儿童用药需要注意什么,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用于治疗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银屑病性关节炎和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感染风险:监测任何感染的迹象,因为乌帕替尼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2.血液监测:定期检查血细胞计数,特别是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3.肝功能检测: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4.胆固醇水平监测:可能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5.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建议接种疫苗。6.肿瘤监测:注意肿瘤发生的迹象,特别是皮肤癌。

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瑞福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药物。针对儿童患者使用乌帕替尼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下将对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瑞福儿童用药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1. 适应症范围及儿童用药指南

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瑞福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已经被用于儿童患者的治疗。在使用乌帕替尼治疗儿童患者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儿童用药指南,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剂量和用药频次

对于儿童患者,乌帕替尼的剂量和用药频次需要严格根据病情以及患者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儿童用药的剂量计算需要根据其具体体重和年龄来进行,以确保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3. 不良反应和监测

在使用乌帕替尼治疗儿童时,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儿童患者的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医生和家长需要密切合作,确保孩子在接受治疗期间的身体状况得到有效监测。

4. 用药期间的生活注意事项

除了药物治疗外,儿童在用药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节。例如,要避免食用影响药效的食物,控制孩子的日常活动量等。此外,家长还需要定期带孩子进行复诊,以确保疾病在治疗期间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儿童患者的治疗,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瑞福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其使用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用药指南和注意事项。在儿童使用乌帕替尼治疗疾病时,需要医生、家长以及其他监护人的共同配合,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