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艾曲波帕:用量与用途详解

发布时间:2023-05-22 16:44:51 阅读:149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艾曲波帕

艾曲波帕 生产厂家:印度纳科Natco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治疗慢性/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缓解高 用法用量:  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1、6岁及以上的ITP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艾曲波帕起始剂量为50 mg,每天一次。  但东亚/东南亚人种的患者或有轻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B、C级)的患者除外。  2、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ITP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3、对于ITP和轻度、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级、B级、C级)的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4、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伴有ITP和肝损伤的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剂量减少为12.5 mg,每日一次。  5、1-5岁ITP儿童患者:剂量25 mg,每日一次。  之后监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剂量。  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初始治疗时,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重度再生障碍型贫血  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线治疗的初始剂量  年龄推荐剂量  12岁及以上年龄的患者150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6到11岁的儿童患者75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2到5岁的儿童患者2.5 mg/k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原剂量减少50%。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难治性严重再生障碍型贫血患者的初始剂量  初始治疗时:剂量50 mg,每日一次。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害患者(Child-PughA、B、C类),应减少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服用说明  1、在不进餐或进食含钙量低(≤50毫克)的食物时服用艾曲波帕。  在服用其他药物(如抗酸剂)、富含钙的食物(含钙>50毫克,如乳制品、钙强化果汁、某些水果和蔬菜)或含有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铝、镁、硒和锌)的补充剂之前至少2小时或之后4小时服用艾曲波帕。  2、不要分裂、咀嚼或压碎药片,不要与食物或液体混合。  3、只用水来准备悬浮液,注意:不可用热水来准备悬浮液。  不良反应  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失代偿  2、肝毒性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死亡和进展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风险增加  4、血栓性/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5、白内障
查看详情
  艾曲波帕是一种治疗血小板数量不足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难治性恶性肿瘤放化疗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等疾病。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艾曲波帕的用量和用途。
  首先,艾曲波帕的用量会因不同的疾病、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特发性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初始用量是50mg/d,每天口服1次,根据病情可适当增加用量;对于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初始用量是25mg/d,每天口服1次,根据病情可适当增加用量;对于难治性恶性肿瘤放化疗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初始用量也为50mg/d,每天口服1次,根据病情可适当增加用量。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艾曲波帕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用药,遵循药品说明书中的用量和用药方法。
艾曲波帕  其次,艾曲波帕的用途比较广泛。艾曲波帕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骨髓内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从而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治疗血小板数量不足的疾病。艾曲波帕治疗特发性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性得到了临床实践的验证,通过艾曲波帕的治疗,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此外,艾曲波帕也被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难治性恶性肿瘤放化疗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使用艾曲波帕要注意的是,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恶心、呕吐、高血压、皮疹、关节痛等,但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是轻微的,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一般在少量降低剂量或停药后,就会逐渐消失。在使用艾曲波帕的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总之,艾曲波帕是一种治疗血小板数量不足的药物,常用于特发性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难治性恶性肿瘤放化疗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等疾病。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中的用量和用药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