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瑞弗兰(Eltrombopag)的功效、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4-04-23 17:32:04 阅读:960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艾曲波帕

艾曲波帕 生产厂家:孟加拉珠峰制药(Everest) 功能主治:治疗慢性/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缓解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1、6岁及以上的ITP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艾曲波帕起始剂量为50 mg,每天一次。  但东亚/东南亚人种的患者或有轻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B、C级)的患者除外。  2、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ITP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3、对于ITP和轻度、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级、B级、C级)的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4、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伴有ITP和肝损伤的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剂量减少为12.5 mg,每日一次。  5、1-5岁ITP儿童患者:剂量25 mg,每日一次。  之后监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剂量。  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初始治疗时,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重度再生障碍型贫血  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线治疗的初始剂量年龄推荐剂量12岁及以上年龄的患者150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6到11岁的儿童患者75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2到5岁的儿童患者2.5 mg/k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原剂量减少50%。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难治性严重再生障碍型贫血患者的初始剂量  初始治疗时:剂量50 mg,每日一次。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害患者(Child-PughA、B、C类),应减少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服用说明  1、在不进餐或进食含钙量低(≤50毫克)的食物时服用艾曲波帕。  在服用其他药物(如抗酸剂)、富含钙的食物(含钙>50毫克,如乳制品、钙强化果汁、某些水果和蔬菜)或含有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铝、镁、硒和锌)的补充剂之前至少2小时或之后4小时服用艾曲波帕。  2、不要分裂、咀嚼或压碎药片,不要与食物或液体混合。  3、只用水来准备悬浮液,注意:不可用热水来准备悬浮液。
查看详情

瑞弗兰(Eltrombopag)的功效、副作用与注意事项,瑞弗兰(Eltrombopag)最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月经过多、肌肉痛、感觉异常、白内障、消化不良、瘀斑、血小板减少、ALT/AST增加和结膜出血。瑞弗兰(Eltrombopag)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一些与血小板相关的疾病。它的主要疗效包括:1、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用于慢性肝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LD-PLT)。3、用于重度再障(SAA)。该药品在治疗相关疾病方面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瑞弗兰(Eltrombopag)是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慢性肝病患者因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该药物通过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从而减少出血的风险。瑞弗兰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在使用时予以密切关注。

1. 瑞弗兰的功效

瑞弗兰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受体激动剂),它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刺激骨髓内的干细胞,瑞弗兰促进了血小板的生成和成熟,从而增加了血小板的数量。这种功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血的风险,改善其生活质量。

2. 瑞弗兰的副作用

尽管瑞弗兰在提高血小板水平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头痛、恶心、腹泻、疲乏、关节痛以及肝功能异常。此外,一些更严重但相对较少见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血栓形成和骨髓增生异常。因此,在使用瑞弗兰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观察这些可能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就医。

3. 注意事项

在使用瑞弗兰之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有关其过敏史、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任何已知的肝脏或心血管疾病等相关病史。此外,患者还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来使用瑞弗兰,不得擅自更改剂量或服用频次。另外,特别是对于患有心脏疾病或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应特别谨慎使用瑞弗兰,并密切关注是否出现血栓相关症状。

总而言之,瑞弗兰是一种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方面证明有效的药物,但患者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警惕其可能的副作用并密切遵循医生的建议。若出现不良反应或疑似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