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多久耐药

发布时间:2025-01-05 08:37:37 阅读:1424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 生产厂家:印度纳科Natco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三唑类广谱抗菌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好,副作用小 用法用量:  先给予负荷剂量(第1个24小时) - 患者体重≥40 kg :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400 mg (适用于第1个24小时) ; 患者体重<40 kg :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200 mg (适用于第1个24小时) 。  然后给予维持剂量(开始用药24小时以后) - 患者体重≥40 kg : 每日给药2次,每次200 mg ;患者体重<40 kg :每日给药2次,每次100mg。
查看详情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多久耐药,伏立康唑(Voriconazole)的耐药机制主要有两种:1.基因突变:一小部分真菌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突变,使其对伏立康唑产生抗性。2.基因水平的水平阻遏或基因互换:当真菌接触到伏立康唑时,其自身的遗传变异机制可能会适应并发展出对药物的耐药性。这些基因突变可能使真菌对伏立康唑的抑制效果减弱,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尤其是侵袭性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和曲霉等。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增多,耐药性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伏立康唑的耐药性发展情况,包括耐药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意义。

1. 伏立康唑的作用机制

伏立康唑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麦角甾醇的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这种机制使得伏立康唑对多种真菌有效,尤其是对曲霉类和某些念珠菌具有很好的疗效。真菌在适应性进化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耐药性。

2. 耐药机制解析

伏立康唑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靶点突变和药物外排。靶点突变是指真菌细胞膜中的胆固醇合成酶(如Cyp51A)的基因突变,导致伏立康唑结合位点的结构变化,从而降低药物的亲和力。此外,真菌可能通过上调药物外排泵的表达来减少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

3. 耐药的发展速度

关于伏立康唑何时出现耐药性,研究结果已显示在某些情况下耐药性的发展可能很快,甚至在几周内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在反复用药或在体内负荷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因此,早期识别和监测耐药性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4. 影响耐药性发展的因素

耐药性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免疫状态、真菌的种类及其先前的药物接触史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接受化疗或器官移植的病人,往往更容易出现耐药。同时,部分真菌的内源性耐药性也可能造成治疗效果不佳。

伏立康唑在抗真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不断监测耐药性的发展,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对患者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