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唑胺
生产厂家:美国TEVA PHARMACEUTICALS USA,INC.
功能主治:1、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 2、药物诱导的水肿; 3、中枢性癫痫; 4、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以及需要延迟手术以降低眼内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术前治疗。
用法用量: 胃肠外溶液的制备和储存 使用前,应使用至少 5 mL 无菌注射用水复溶每 500 mg 含DIAMOX(乙酰唑胺片)的小瓶。复溶溶液在2°C-8°C(36°F-46°F) 冷藏条件下可保持其理化性质3天,或在15°C-30°C(59°F-86°F) 室温下可保持其理化性质12小时。不含防腐剂。首选直接静脉给药途径。不推荐肌内给药。 1、青光眼:DIAMOX(乙酰唑胺片)应作为常规治疗的辅助治疗。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剂量范围为 250 mg 至 1g DIAMOX(乙酰唑胺片)/24 小时,通常分次给药,剂量超过250 mg。通常发现,每24小时超过 1g 的剂量不会产生增加的作用。在所有情况下,应在个体仔细关注症状和眼张力的情况下调整剂量。建议由医生持续监督。 在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和一些急性充血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的术前治疗中,首选剂量为 250 mg 每4小时一次,但一些病例在短期治疗中对 250 mg 每日两次有反应。在一些急性病例中,根据个体病例,给予初始剂量500 mg,随后每4小时给予125或 250 mg 可能更令人满意。静脉治疗可用于快速缓解急性病例的眼张力。当 DIAMOX 根据需要与缩瞳剂或散瞳剂联合使用时,观察到互补作用。 2、癫痫:尚不清楚在癫痫中观察到的有益作用是由于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碳酸酐酶的直接抑制,还是由于分次给药产生的轻度酸中毒所致。迄今为止,在儿科患者的小发作中观察到了最佳结果。然而,在儿童和成人患者以及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如癫痫大发作、混合性发作模式、肌阵挛性抽搐模式等)中均观察到了良好的结果。建议的每日总剂量为8-30 mg/kg,分次给药。尽管一些患者对低剂量有反应,但最佳范围似乎来自每日375~1000 mg。然而,一些研究者认为,每日剂量超过 1g 不会产生比 1g 剂量更好的结果。当 DIAMOX 与其他抗惊厥药联合给药时,建议除现有药物外,起始剂量应为250 mg,每日一次。这可以增加到上述水平。 从其他药物转换为DIAMOX(乙酰唑胺片)应逐渐进行,并符合癫痫治疗的常规实践。 3、充血性心力衰竭: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利尿,起始剂量通常为250至375 mg,每日一次,早晨给药 (5 mg/kg)。如果在初始反应后,患者未能继续损失水肿液,请勿增加剂量,但通过跳过一天的药物允许肾脏恢复。隔日给药或隔日休息两天给药时,DIAMOX(乙酰唑胺片)产生的利尿效果最佳。 治疗失败可能是由于药物过量或给药频率过高。使用DIAMOX(乙酰唑胺片)并不能消除对洋地黄、卧床休息、限盐等其他治疗的需要。 4、药物诱导的水肿:推荐剂量为250至375mg DIAMOX(乙酰唑胺片),每日一次,持续1或2天,与休息一天交替。 5、急性高原病:剂量为每日500 mg~1000 mg,酌情使用片剂或缓释胶囊分次服用。在快速上升的情况下,例如在救援或军事行动中,建议使用 1000 mg 的较高剂量水平。最好在上升前24-48小时开始给药,并在高海拔地区继续给药48小时,或根据需要更长时间以控制症状。 注:用于青光眼和癫痫的推荐剂量与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推荐剂量有很大不同,因为前两种情况不依赖于对肾脏碳酸酐酶的抑制,如果要从治疗药物的抑制作用中恢复,则需要间歇性给药。
查看详情
乙酰唑胺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其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以及中枢性癫痫。近年来,乙酰唑胺也被关注于慢性高原反应的治疗上。本文将探讨乙酰唑胺在慢性高原反应中的潜在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1. 乙酰唑胺的作用机制
乙酰唑胺是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中的碳酸酐酶活性,减少重吸收碳酸氢根,从而增加尿液中的碳酸氢根排出。其结果是促使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的排出,帮助改善体内酸碱平衡。这一机制在慢性高原反应中非常重要,因为高原环境中的低氧会导致机体代谢改变,而乙酰唑胺能够通过调节酸碱状态,帮助机体适应高原环境。
2. 慢性高原反应的症状
慢性高原反应通常表现为疲乏、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等症状。随着海拔的升高,氧气含量降低,机体需要适应低氧环境。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适应,有些人可能在高海拔环境中经历多种不适症状。乙酰唑胺通过改善酸碱平衡和提高血浆O2浓度,对抗这些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的帮助。
3. 乙酰唑胺在慢性高原反应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乙酰唑胺有助于降低慢性高原反应的症状。这种药物不仅可以减轻氧气缺乏时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还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从而提高血氧携带能力。对于不同个体,反应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4. 使用注意事项
虽然乙酰唑胺在治疗慢性高原反应中表现出一定疗效,但使用时仍需注意一些副作用,如口干、尿频等。在特定情况下,如肾功能不全或对其成分过敏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
乙酰唑胺在慢性高原反应的应用,虽然展现出一定的潜力,但仍需更多的临床试验和数据支持。对高原反应患者来说,合理使用乙酰唑胺及其适应症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