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的使用说明

发布时间:2025-03-11 11:42:39 阅读:1389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门冬酰胺酶

门冬酰胺酶 生产厂家:爱尔兰爵士制药Jazz Pharmaceuticals Plc 功能主治:特异性细胞抑制剂,用于急性淋巴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一般静注或静滴,每次40~200U/kg,每日或隔日1次,根据耐受程度逐渐增至1000U/kg。  静注以20~40m1生理盐水稀释,静滴以5%葡萄糖溶液500ml稀释,10~20次为一程。  肌注:剂量同静注,用5~10ml生理盐水溶解。  当与泼尼松和长春新碱联合应用治疗儿童急性淋性白血病时,可每日静滴1000U/kg,在使用泼尼松和长春新碱后给予,即从治疗后的第22天开始,连续10d。  如先于上述药物给予或同时给予,会增强不良反应。  肌注:在与泼尼松和长春新碱联合用药时,每次6000U/㎡从第4天始每3d给予1次,共9次剂量。
查看详情

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的使用说明,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的用法用量为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时,通常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剂量会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来计算,一般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000~6000单位。皮下注射时,剂量和频率也可能有所不同,通常也是每天或隔日注射一次,剂量一般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20000~40000单位。

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癌症的药物,特别是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某些淋巴瘤病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酶类药物,门冬酰胺酶通过降低肿瘤细胞内的天冬氨酸浓度,使其无法正常生长和增殖,从而实现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门冬酰胺酶的适应症、剂量、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1. 使用适应症

门冬酰胺酶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广泛应用。此外,它也被用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如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同时,门冬酰胺酶可能被应用于其他局部或系统性疾病的联合治疗中,以提高疗效。

2. 剂量和给药方式

门冬酰胺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具体的剂量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及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通常,在治疗初期会根据计划进行多次给药,后续则需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情况进行调整。严谨的剂量掌控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

尽管门冬酰胺酶对于治疗某些癌症有显著的疗效,但其使用也可能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以及胰腺炎等。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以监测潜在的副作用。如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4. 注意事项

在使用门冬酰胺酶时,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对于有过敏史、肝脏疾病或胰腺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此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需关注的重要方面,患者在接受门冬酰胺酶治疗之前,应告诉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和补充剂,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门冬酰胺酶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并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和身体变化,从而保障健康并顺利完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