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白消安(Busulfan)的作用及治疗效果

发布时间:2025-03-11 11:53:54 阅读:959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白消安注射液

白消安注射液 生产厂家:印度Celonlabs 功能主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血小板增多,90天死亡率显著降低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量成人2-8mg,儿童每千克体重0.05mg。  直到白细胞下降到1万~2万后停药或改为维持量(0.5~2mg,每日1次或每周2次)。  用间歇大剂量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与上法基本相同,但可缩短诱导缓解的时间,且可能减少招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会。  用法为:根据病人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分别选用1次给药80-100mg、50mg、20-30mg的三种不同剂量(若1次服100mg,一般分2次服用,在1~2日内服完)。  2次服药的间歇时间为1~2周(根据血象而定),1次若服药80~100mg,需间隔2周以上。
查看详情

白消安(Busulfan)的作用及治疗效果,白消安(Busulfan)是一种烷化剂,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疗效主要在于杀伤肿瘤细胞。此外,白消安注射液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髓样白血病以及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它通过干扰白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白消安(Busulfa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其他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化学药物。它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骨髓中的细胞分裂,从而降低异常细胞的增殖,达到治疗的效果。本文将深入探讨白消安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疗效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1. 白消安的作用机制

白消安是一种烷化剂,它通过与DNA链结合,导致DNA的交联和断裂,从而阻止细胞的正常分裂与增殖。这种作用尤其对快速增殖的癌细胞有效,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正是这种类型。通过靶向这些异常细胞,白消安能够有效地降低它们在骨髓和血液中的数量,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 适应症及使用方式

白消安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具体而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常伴有骨髓增生和酸性酯酶活性升高,白消安通过抑制这些异常增殖,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它通常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具体用量和疗程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治疗效果与临床研究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白消安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它能够显著降低嗜碱性白血球的数量,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白消安的维持治疗通常能延缓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在持续治疗后能够达到完全缓解的状态。这些研究结果使得白消安成为CML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

4. 不良反应与监测

虽然白消安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其使用也可能伴随一定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和肺部毒性等。因此,在使用白消安期间,医生通常会对患者的血象、肝功能和肺功能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白消安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其作用机制、适应症及治疗效果,医生和患者可以更好地权衡其使用带来的益处与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