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特立帕肽(Teriparatide)的耐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25-03-29 09:01:45 阅读:1064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特立帕肽

特立帕肽 生产厂家: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 功能主治:刺激骨形成和骨吸收,可减少绝经后妇女骨折的发生率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本品推荐剂量为每日皮下注射20 微克,注射部位应选择大腿或腹部  应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注射方法,本产品为多剂量卡式瓶包装,每天必须使用 指定的笔式注射器进行注射。  本品总共治疗的最长时间为24个月。  病人终身仅可接受一次为期24个月的治疗。  如果膳食不能满足需要,患者应当补充钙和维生素 D。  停止使用本品治疗后,患者可以继续其它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肾功能不全患者:本品不得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 应慎用本品。  肝功能不全患者:未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进行研究,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儿童及开放性骨骺的青少年:本品尚无在小于 18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应用的经验。  不得用于小于18 岁的儿童、青少年和开放性骨骺的青年。  老年用药:无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
查看详情

特立帕肽(Teriparatide)的耐药及药物相互作用,Teriparatide(Teriparatid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甲状旁腺激素多肽,能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钙元素沉积。主要用于治疗中老年和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显著提升骨密度,增强骨骼坚韧度。可与活性维生素D制剂、钙元素补充剂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特立帕肽(Teriparatide)是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生物制剂,它通过模拟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来促进骨骼的形成。在特立帕肽的使用过程中,耐药现象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章将深入探讨特立帕肽的耐药机制和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特立帕肽的作用机制

特立帕肽是一种重组的人副甲状腺激素第1-34氨基酸段,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促进骨质的形成,改善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药物。

2. 耐药现象的探讨

尽管特立帕肽在大多数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耐药现象。这种耐药性可能与个体的遗传背景、长期使用等因素有关。科学研究表明,骨代谢的个体差异、激素水平的变化及部分特殊基因的表达均可能影响患者对特立帕肽的反应。

3. 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

在使用特立帕肽的过程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一些药物,如钙补充剂和维生素D,在与特立帕肽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影响后者的吸收和代谢。此外,某些抗癫痫药物、皮质类固醇及抗凝血药物也可能与特立帕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治疗效果的降低甚至不良反应的发生。

4. 临床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

理解特立帕肽的耐药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通过个体化治疗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耐药问题,提高治疗效果。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探讨更多影响特立帕肽疗效的因素,并通过临床试验优化联合用药方案,从而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特立帕肽作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治疗药物,其耐药机制和药物相互作用的探索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在应用时制定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