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
生产厂家:意大利Teofarma
功能主治:缓解甲状腺功能减退和骨质疏松,改善骨质量以减少骨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仅用于口服。 治疗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和严重性,必须个性化。 血清钙水平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9至10mg/mL)。 口服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每天10至15毫克)可减少剂量。 成人和老年人:急性病例:初始剂量:在急性病例中,每天可服用6至10粒胶囊(0.75至1.25mg),持续3天。 初始治疗期后2或3天应确定血清和尿钙的估计值。 维持剂量:通常每周服用2至14粒胶囊(0.25至1.75mg),分次服用。 精确剂量取决于血清和尿钙测定结果。 慢性病:在慢性病中,每天或隔日服用4粒胶囊(0.5mg)的初始剂量可能足以维持血钙正常。 通常在月经期间和异常活动期间必须增加剂量。 儿童:无具体剂量建议。
查看详情
甲状旁腺激素(NATPARA)是由甲状旁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调节钙和磷代谢的功能。它主要通过作用于肾脏、骨骼和肠道等器官,控制体内钙、磷代谢平衡和骨骼代谢。因此,检测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对于评估骨代谢和骨密度、慢性肾衰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放射免疫测定(R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IA)。这些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者激素缺乏等病症。

放射免疫测定是一种传统的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方法,它通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与甲状旁腺激素结合,在放射计上检测放射性信号的强度,从而确定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则用于测定特定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定相互作用。它们的优点在于测定快速、灵敏度高且运行成本低,可以用于大规模筛查。
在进行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问诊和检查,了解病史、用药情况、饮食习惯等,并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然而,
甲状旁腺激素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采集血液样本的时间、患者服用的药物、肾功能、钙、磷等生化指标的测定。因此,为了确保甲状旁腺激素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医生还应加强患者的预处理和采集,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和诊断。
总之,
甲状旁腺激素测定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评估骨代谢和骨密度、慢性肾衰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医生需要在综合分析其他检查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加强患者的预处理和采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