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激素
生产厂家:意大利Teofarma
功能主治:缓解甲状腺功能减退骨质疏松,改善骨质量以减少骨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仅用于口服。 治疗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和严重性,必须个性化。 血清钙水平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9至10mg/mL)。 口服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每天10至15毫克)可减少剂量。 成人和老年人:急性病例:初始剂量:在急性病例中,每天可服用6至10粒胶囊(0.75至1.25mg),持续3天。 初始治疗期后2或3天应确定血清和尿钙的估计值。 维持剂量:通常每周服用2至14粒胶囊(0.25至1.75mg),分次服用。 精确剂量取决于血清和尿钙测定结果。 慢性病:在慢性病中,每天或隔日服用4粒胶囊(0.5mg)的初始剂量可能足以维持血钙正常。 通常在月经期间和异常活动期间必须增加剂量。 儿童:无具体剂量建议。
查看详情
甲状旁腺激素(NATPAR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物学活性激素,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及其他相关疾病。它主要通过增加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来增强骨骼的钙离子吸收和钙离子的再吸收。然而,尽管甲状旁腺激素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它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1. 钙过多:甲状旁腺激素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高钙血症是甲状旁腺激素的最常见副作用之一。高钙血症可能会导致多种不适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消化不良等。

2. 肾结石:过高的钙离子浓度在尿液中的沉积可能导致结石的形成。肾结石是甲状旁腺激素使用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结石的形成会引起腹痛、尿频和尿痛等症状,并可能需要进行治疗。
3. 骨骼疾患:长期使用甲状旁腺激素可能会导致次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折和骨疼痛等骨骼疾患的发生。因此,对于长期服用甲状旁腺激素的患者,应进行定期骨密度检查,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骨骼问题。
4.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极少数患者在使用
甲状旁腺激素后可能会出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这种情况下,甲状旁腺不再产生足够的甲状旁腺激素。这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痉挛和其他甲状旁腺相关疾病的复发。
5. 消化系统问题:甲状旁腺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问题,如胃肠道炎症、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这些问题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
总之,尽管
甲状旁腺激素在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骨质疏松和其他相关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它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在使用甲状旁腺激素之前,患者应与医生详细讨论,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副作用得到及时识别和处理。此外,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用药,并注意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