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博替尼
生产厂家:日本武田
功能主治:治疗伴有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1.莫博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60mg,每天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应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如果漏服超过当日服药时间6小时以上或服药后出现呕吐,不可补服,下次服药仍按照原来间隔时间。 2.建议的剂量减少 3.不良反应的推荐剂量调整
查看详情
莫博赛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第一代和第二代药物相比,其具有更好的抑制EGFR突变引起的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遗传稳定性较低,以及药物的特定靶点抑制作用,耐药现象在莫博赛替尼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
耐药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耐药和后期获得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是指在治疗开始之前,患者就已经存在耐药突变。而后期获得性耐药是指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逐渐发展出对药物的耐受能力。

目前已经确认的
莫博赛替尼耐药机制主要包括EGFR C797S突变、MET扩增、EGFR T790M二次突变和KRAS突变。EGFR C797S突变是一种限制性突变,它使得莫博赛替尼无法有效结合EGFR蛋白并抑制其活性,从而失去了药物的疗效。MET扩增是另一种常见的耐药机制,它使得肿瘤细胞通过其他信号通路继续生长和分裂,而不再依赖于EGFR通路。EGFR T790M二次突变是导致第二代EGFR抑制剂耐药的常见机制,但也发现它可以导致对莫博赛替尼的耐药。此外,KRAS突变也被发现与莫博赛替尼的耐药相关。
为了克服耐药问题,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几种策略。其中一种策略是联合用药,通过同时使用多种靶向治疗药物,以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联合用药不仅可以抑制多个耐药机制,还可以减缓新的耐药突变的产生。另一种策略是开发第四代EGFR抑制剂,它具有更强的活性和更宽广的抑制谱,以应对肿瘤细胞的多样性和潜在的耐药机制。
此外,早期监测和个体化治疗也是重要的方向。通过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以预测患者是否存在耐药突变,并在治疗开始之前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细胞的遗传变异,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
莫博赛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在EGFR突变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耐药现象仍然是一个困扰患者和医生的问题。通过联合用药、开发更强效的抑制剂以及个体化治疗的策略,我们有望克服耐药问题,并在肺癌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