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替尼
生产厂家:美国辉瑞公司(Pfizer Inc.)
功能主治: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可带来持久的临床获益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有肿瘤治疗经验的医生才可使用阿昔替尼治疗。 推荐剂量阿昔替尼推荐的起始口服剂量为5mg(每日两次)。 阿昔替尼可与食物同服或在空腹条件下给药,每日两次给药的时间间隔约为12小时(见【药代动力学】)。 应用一杯水送服阿昔替尼。 只要观察到了临床获益,就应继续治疗,或直至发生不能接受的毒性,该毒性不能通过合并用药或剂量调整进行控制。 如果患者呕吐或漏服一次剂量,不应另外服用一次剂量。 应按常规服用下一次处方剂量。
查看详情
阿昔替尼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针对肾癌细胞上的VEGF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进行抑制,从而阻断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这种抑制作用可阻止肿瘤继续生长和扩散,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然而,由于肾癌的高度异质性和遗传变异,肿瘤细胞可能出现对阿昔替尼的抗药性。因此,了解阿昔替尼的抗药性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阿昔替尼所致的抗药性多与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活性增加有关。一项研究发现,在长期暴露于阿昔替尼后,肿瘤细胞中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的水平显著增加。这种激酶活性的增加导致了血管生成通路的再激活,从而促进了肿瘤继续生长和扩散。因此,可以通过联合使用阿昔替尼和其他靶向药物,如VEGF抗体或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此外,肾癌细胞中的多重耐药蛋白也被认为是
阿昔替尼抗药性的原因之一。这些耐药蛋白质通常通过细胞外抗生素的排出来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受性。最常见的耐药蛋白包括p-glycoprotein(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因此,抑制这些耐药蛋白的活性可能有助于提高阿昔替尼的抗肿瘤效果。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肾癌病例中,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与
阿昔替尼抗药性的发生相关。例如,EGFR基因突变、cMET基因扩增等都被发现与阿昔替尼抗药性有关。因此,通过对这些基因变异的检测和筛查,可以提前预测患者对阿昔替尼的敏感性,并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
总的来说,肾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常常伴随着对化疗药物的抗药性。然而,
阿昔替尼作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表现出比其他药物更强大的抗药性。在阿昔替尼抗药性的研究中,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活性的增加、耐药蛋白的产生以及特定基因变异的发生是重要的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抗药性的发生机制,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提高阿昔替尼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