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峡炎
概述
概述
急性咽峡炎是发生在咽峡部位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咽峡指咽部垂直面的一个环形结构。上面为悬雍垂与双侧软腭游离缘,下面为舌根,左右面为腭舌弓、腭咽弓,四面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狭窄部分。可由细菌、病毒及其他病菌引起。表现为咽痛、咽干、异物感、疱疹、溃疡等,与急性扁桃体炎症状类似。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症状
高热,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
危害
儿童患者可因高热出现惊厥。
检查
耳鼻咽喉科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咽拭子涂片及培养。
诊断
根据发热、咽痛等症状,局部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一般诊断不难。
治疗原则
抗感染药物治疗为主,局部治疗和对症治疗。
治愈性
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好转。
饮食建议
勿过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宜清淡富含营养饮食。
病因
病因
急性咽峡炎可由细菌、病毒及其他病菌引起。细菌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为主,还有梭形杆菌等。病毒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螺旋体等病原体亦可引起。
流行病学
急性咽峡炎中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每次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樊尚咽峡炎多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诱发。
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近距离接触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通过呼吸、飞沫等被传染,也可通过接触带病毒患者唾液(或粪便)污染过的物体,经口得病。樊尚咽峡炎可因食具、用具混用传染。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大多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好转。
其他症状
咽峡炎中有几种特殊类型。
1.儿童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由肠道病毒科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黏膜红色晕斑及周围特征性的水疱疹。
2.樊尚咽峡炎
又称溃疡性咽炎或溃疡性扁桃体炎,是一种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的亚急性扁桃体炎,其特征为明显的局限性炎性反应和溃疡形成。
诊断依据
检查可见咽峡明显充血,部分可见软腭、悬雍垂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若不增高,可能为病毒感染。
治疗
治疗方针
药物治疗为主,给予抗感染、局部治疗和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者,可给予抗生素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也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病毒感染者,可口服抗病毒冲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也可静脉滴注维生素C。
2.对症支持治疗
若咽痛剧烈不敢吞咽,可静脉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能量合剂等,补足生理需要量。发热患者由于汗液蒸发,补液量应更大。儿童患者高热易出现惊厥,应在惊厥发生前积极降温。
3.局部治疗
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成人患者可清咽滴丸含服,可减轻咽部不适症状。
其他治疗
发热38.5℃以上者,可给予冰袋冷敷或酒精擦浴。
预后情况
轻型患者预后良好,病情自限,1~2周好转。
急性咽峡炎咳嗽怎么办
急性咽峡炎咳嗽,可根据不同病因采用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针对咳嗽,采用止咳药物进行治疗。
1.抗病毒药物:对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目前还没有特效抗肠病毒药物,但可采用干扰素喷雾或雾化吸入进行缓解;其次也可在疾病早期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进行治疗,但要注意疲劳、虚弱、乏力等不良反应。
2.抗生素药物: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可采用复方硼酸溶液、1%双氧水清洁口腔,控制感染;对于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确敏感菌抗生素治疗,常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药物。
3.止咳药物:对于干咳比较剧烈的患者,可以采用镇咳药物进行缓解,如常用的右美沙芬、可待因等,但容易导致嗜睡等不良反应;如果痰液比较多,可采用化痰药物促进痰液的排泄,如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
出现本病的相关症状后,具体治疗药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使用。
护理
日常护理
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随气温及时增减衣服。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排便通畅。
饮食调理
多饮水,进软食,加强营养,避免挑食。禁烟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