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
概述
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来诊断并防治疾病的疗法
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脓肿、溃破、冻疮局部的耳穴应禁用;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应禁用
定义
耳针,是采用毫针针刺、埋针及耳穴贴压法等方法刺激耳穴,来诊断并防治疾病的疗法。
人体各个器官及组织部位在耳郭上均有相应的分区及穴位,称为耳穴。其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子宫内倒置的婴儿。
当机体出现病变时,在耳郭的相应部位会出现压痛、变形、变色等反应。临床上,可将这种现象用来诊断、治疗、预防各类疾病。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耳针疗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等临床各科,对某些功能性病变、过敏性疾病等有较好疗效。
例如:胃肠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眩晕症、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急性结膜炎、牙周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对部分器质性病变,以及某些疑难杂症也具有一定疗效,例如:耳鸣、耳聋、戒烟、减肥等。
治疗效果
耳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改善身体内部的能量和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治疗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慢性疾病,耳针可以改善症状,但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服用药物、针灸等。
安全性
耳针疗法的范围较广,操作方便,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心脏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等,需要谨慎对待,避免可能的不良影响。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早在《灵枢·五邪》中就有耳穴治疗疾病的记载,发展至今耳针疗法的技术已经很成熟,操作难度较小。
耳针的治疗疾病的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具体疾病类型、疾病的病程、病情的严重程度、耳部穴位的准确定位、针刺的深度和角度等。
在用耳针治疗某些疾病时,如在疾病发作早期进行治疗,治疗难度相对较小,治疗成功率较高;反之,病情发展到晚期时进行治疗,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治疗成功率也会相应降低。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耳针疗法的费用通常在10~30元之间,具体费用根据诊疗的病情、治疗的次数和耳针的种类而异。此外,还可能需要支付其他费用,如药物费用、检查费用等。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一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上级别的医院都有耳针疗法,可以到西医院的中医科,或者中医院的针灸科、推拿科等科室就诊。
应用范围
适宜情况
采用耳针疗法的疾病种类已达200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等临床各科,不仅对某些功能性病变、变态反应疾病、炎症性疾病有较好疗效,对部分器质性病变,以及某些疑难杂症也具有一定疗效。下列为常见且预后较好的适应证。
类型适用病证
疼痛性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外科手术所产生的伤口痛;胆绞痛、肾绞痛、心绞痛、胃痛等内脏痛证
炎症性疾病急性结膜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腮腺炎、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
功能紊乱性疾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眩晕症、胃肠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
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单纯性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绝经期综合征等
其他预防感冒、晕车、晕船、防病保健等
不宜情况
天气湿热时,耳穴压丸、埋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患者不宜对耳穴用强刺激。
月经期慎用耳穴针刺法。
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禁用。
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禁用。
耳朵有脓肿、溃破、冻疮的部位,禁用。
治疗前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影像检查
耳针治疗前一般不用实验室、影像等相关检查。
其他检查
耳穴的诊查为耳针疗法的特殊检查,疾病发生时往往会在耳郭的相应区域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阳性反应点)。对这些反应点进行诊查,既可以结合临床症状辅助诊断,又可以为拟定耳穴处方提供依据。常用的耳穴诊查方法有以下3种。
望诊法:在自然光线下,用肉眼或放大镜直接观察耳郭有无变形或变色等征象,如脱屑、丘疹、硬结、水疱、充血、色素沉着以及血管的形状、颜色变异等。
压痛法:用弹簧探棒、毫针的针柄或火柴棒等,以均匀的压力,对整个耳郭进行普查。当探查至痛点时,患者会出现皱眉、眨眼、呼痛或躲闪等反应。
皮肤电阻测定法: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郭皮肤电阻、电位等变化。如电阻值降低,形成良导点,即为病理反应点。
治疗前准备
配合医生的问诊
在耳针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主要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如询问患者发病的具体时间和主要症状、询问患者患病后至此次就诊前所接受过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询问患者过去患病或手术的情况等。
注意,患者在就诊时不要刻意隐瞒曾经被医生诊断或怀疑的其他疾病,方便医生做好治疗前的准备,精准治疗,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耳针的禁用情况等。
清洁耳郭
在接受耳针治疗前,患者需要用湿纸巾清洁双耳郭。
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
施术部位准备
医生会用碘伏、乙醇,或用络合碘消毒耳部。
治疗过程
毫针刺法
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坐着或者仰卧的姿势。
针刺穴位、医生双手均需消毒,医生选取合适的针刺用具。
医生会灵活选择针刺的方向,针刺深度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
一般留针15~30分钟,可间歇行针1~2次。疼痛性或慢性疾病的留针时间会适当延长。
治疗结束后起针。
埋针法
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坐着或者仰卧的姿势。
医生左手固定耳郭并绷紧要做埋针处的皮肤,用镊子夹住皮内针(揿针),迅速压入所选耳穴的皮内。
揿针可留置1~3天,期间患者每日自行按压2~3次。
起针时轻轻撕下胶布将皮内针一并取出即可,并再次对耳朵消毒。
压籽法
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坐着或者仰卧的姿势。
医生操作时将所选的王不留行籽,贴于0.5×0.5厘米大小的透气胶布中间,用镊子夹持耳豆贴,并敷贴于所选耳穴并适当按揉。贴了耳豆的部位会有发热、胀痛的感觉。
耳豆贴可留置2~4天,期间患者每日自行按压2~3次。
此法能持续刺激穴位,疼痛轻微,无副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温灸法
患者可以选择坐着的姿势。
医生手持灯心草,前端露出1~2厘米,浸蘸香油后点燃,对准耳穴迅速点烫,每次1~2穴,两耳交替。
以耳穴处出现红晕或有热胀感为度,持续施灸3~5分钟。
按摩法
患者可以选择坐着的姿势。
医生的操作可能包括全耳按摩、手摩耳轮和提捏耳垂。
全耳按摩是用两手掌心依次按摩耳郭前后两侧至耳郭充血发热为止。
手摩耳轮是两手握空拳,以拇、示两指沿着外耳轮上下来回按摩至耳轮充血发热为止。
提捏耳垂是用两手由轻到重提捏耳垂。
按摩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双耳充血发热为度。
治疗感受
耳郭的反应:针刺耳郭时,多数耳穴有剧痛感,少数有酸、麻、胀、凉或局部充血红润等感觉。
患部的反应:当耳针刺激耳穴相应部位后,机体的相应患部或内脏可出现热流、舒适的感觉,有的患部肌肉可出现不自主的跳动。如面瘫患者耳针时或耳针后,可看到面部的肌肉、眼轮匝肌和额肌的颤动或跳动。
经络的反应:刺激耳穴后,部分病例呈现与体表十二经络相同的放射循行路线,沿着经络方向有酸、麻、蚁行感等,有的患者甚至可出现电击样反应。
在温灸法的过程中会有局部红晕或热胀感。
在按摩法中,耳朵会出现充血发热。
治疗时间
耳针的留针持续刺激时间,会根据疾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采用毫针刺法或者电针法,需要留针15~30分钟;采用埋针法或者压籽法,需要留置1~4天;采用温灸法,需要施灸3~5分钟;采用按摩法,需要按摩15~20分钟。
治疗后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耳穴针刺法治疗后如果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涂碘伏消毒,防止化脓性软骨膜炎的发生。
耳穴针刺法治疗可能会发生晕针,如果出现眩晕、恶心、胸闷等,应服从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使用压籽法,使用中应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如果对胶布过敏,局部出现红色粟粒样丘疹并伴有痒感,可改用脱敏胶布或其他疗法。
监测与检查
耳针治疗后无需进行特殊监测,医生会嘱咐患者观察治疗后耳部是否出现感染发炎的情况。
饮食营养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食物。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保证营养均衡。
戒酒。
恢复过程
进行耳针治疗后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等针感遗留反应或起针后的局部肿痛,可能即刻就消失,也可能需要数小时的时间才会自行缓解。
如果耳部出现持续性疼痛、肿胀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后续治疗
耳针疗法中,急性病证,两侧耳穴同用;慢性病证,每次用一侧耳郭,两耳交替针刺,7~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可有2~3天的间歇。
压籽法,每次贴压一侧耳穴,两耳轮流替换着贴,3天1换。
此外,还可在针灸治疗的同时,服用相应的方剂、中成药等巩固疗效。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注意保暖,不要受寒或吹冷风。
生活作息宜规律,均衡饮食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应用范围
治疗前
治疗过程
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