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
概述
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间质,以炎症和肺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
病因与环境、药物、疾病、临床治疗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无明确病因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定义
间质性肺炎是一类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肺间质炎症及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肺间质是指肺泡间、终末气道上皮以外的支持组织,包括血管和淋巴管组织。
分型
已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炎
环境因素相关的间质性肺炎
反复吸入有机粉尘抗原引起,如过敏性肺炎。
药物或治疗相关的间质性肺炎
结缔组织病或血管炎相关的间质性肺炎
未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炎
未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炎又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可分为以下3大类。
常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肺纤维化:好发于老年人。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是指无明确病因的,且难以分类的间质性肺炎。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多见于重度吸烟者,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多见于重度吸烟者,好发于男性。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指病因不明的机化性肺炎。
急性间质性肺炎:病因未明、起病急骤、病情危重。
罕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非常罕见,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不足2%。
特发性胸膜肺实质弹力纤维增生症。
未能分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不能明确诊断的间质性肺炎。
病因
致病原因
引起间质性肺炎的病因众多,大多致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
吸入有机粉尘:如植物性、动物性及人造有机粉尘,常见的有棉、烟草、木屑、羽毛、皮毛、动物排泄物及人造纤维等。
吸入无机粉尘:如石英、石棉、铅、锰、水泥、玻璃纤维等。
吸入有害气体: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金属氧化物、烃化合物和二异氰甲苯等。
药物因素
临床治疗因素
如接受放疗、长期接受高浓度氧疗者。
疾病因素
高危因素
职业暴露:从事凿岩、爆破、铸造、农牧等作业者,或从事其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气体的工作。
吸烟:是间质性肺炎重要的危险因素。
感染: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
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致微小吸入,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患间质性肺炎患者,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发病机制
由于多种已知或未知的病因引起炎症及免疫反应,导致肺泡壁、血管壁、气道损伤,继而出现不可逆的肺部瘢痕(纤维化),最终导致肺泡气体交换障碍。
症状
主要症状
进行性呼吸困难
多数患者表现为胸闷、呼吸浅快,患病初期多在活动后才出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发展缓慢),轻微活动或安静时就会出现。
急性间质性肺炎多起病突然(数日至数周内),可迅速出现胸闷、呼吸浅快等症状,严重者可继发呼吸衰竭。
咳嗽
早期多不严重。
晚期可因劳动或用力呼吸出现刺激性干咳。
继发感染时可有脓痰。
少数患者可出现痰中带血。
胸痛
胸痛症状并不常见,一般见于因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结缔组织病和某些药物导致的间质性肺炎患者。
其他症状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肌肉酸痛、关节肿痛等表现。
杵状指(趾):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
发绀:在疾病晚期可出现明显发绀,表现为口唇、指(趾)、甲床等呈青紫色。
并发症
肺动脉高压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活动后气短、乏力。
其他症状有胸痛、咯血、眩晕或晕厥、干咳。
肺部感染
多与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有关。
多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量增加等。
呼吸衰竭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并可出现意识不清,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就医
就医科室
呼吸内科
出现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呼吸浅快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等情况,建议立即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常需要拍摄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故应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物,已怀孕或准备怀孕者须及时告知医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咳嗽?咳嗽多久了?
有没有咳痰?痰是什么样的?
是否有胸闷、胸痛?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缓解?
症状出现多久了?
病史清单
是否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从事什么工作的?是否长期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等?
是否进行过放化疗或吸氧?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
专科检查:肺功能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尼达尼布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
其他:甲氨蝶呤、胺碘酮、右美沙芬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粉尘、有害气体或物质等接触史。(应告知医生工作单位、工种等信息。)
化疗、放疗、长期高浓度氧疗史。
感染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胸痛、胸闷、发热、发绀等症状。
体征
部分患者查体可见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
可出现脉搏增快、脉搏跳动不整齐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了解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变化情况。
如存在细菌感染,可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检查前无需空腹。
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
可了解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
常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
尿常规
有肾脏损害时,尿中可出现红细胞,尿蛋白异常增多。
痰液病原学检查
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呼吸道感染,以及感染的性质。
采集痰液标本时,先用清水漱口,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动脉血气分析
有助于了解患者通气、氧合和酸碱平衡状况。
其他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片
可以发现肺部结构的改变,某些征象可提示诊断。
常见肺部磨玻璃样改变、网状改变、蜂窝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等。
检查时应避免佩戴金属首饰或穿着带有金属纽扣配件的衣物。
胸部CT
CT比常规胸部X线片更加敏感,可发现常规胸部X线片不易发现的病灶。
超声心动图
有助于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肺动脉压力。
专科检查
肺功能检测:通过肺功能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的性质(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及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并对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通过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开胸手术等获取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这一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
鉴别诊断
细菌性肺炎
相似点:发热、咳嗽、咯痰、胸痛等。
支气管肺炎
相似点: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
不同点:支气管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好发于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儿童以及体质较弱的老年人。胸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结合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治疗原则
积极开展临床综合治疗,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般治疗
健康管理
明确的环境因素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应尽快脱离不良工作或生活环境,远离变应原(过敏原)。
因药物诱发的间质性肺炎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积极治疗结缔组织病、胃食管反流等原发病。
合理氧疗
鼻导管给氧:适用于轻度低氧血症者。
面罩给氧:一般适用于需要较高氧浓度的患者。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家庭氧疗。
进行氧疗时切勿自行调整氧流量。
营养支持
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应保证足够的营养。
对危重症型患者无法正常经口进食,可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
具体营养方案应该根据患者总体情况、出入量、肝肾功能以及糖、脂代谢情况而制定。
急性期治疗
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患者病情严重,病死率高,临床上一般推荐采用高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可采取氧疗、防控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等治疗手段,酌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间质性肺炎种类众多,主要应用以下药物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和减轻症状。具体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相信土方、秘方、偏方等未经确定的治疗方法。
抗纤维化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吡非尼酮或尼达尼布,减慢患者肺功能下降。
抗炎治疗
糖皮质激素
可选用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病情严重者,可酌情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若临床症状缓解并稳定,可以根据医生意见考虑减量、停药。
免疫抑制剂
部分患者需要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在治疗中应注意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肝功能、肾功能,以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镇咳药物
中枢性镇咳药
通过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作用,适用于干咳患者。
可待因:镇咳作用强,不利于排痰,且有成瘾性和依赖性,故只用于干咳和刺激性咳嗽伴有胸痛的患者。
右美沙芬:无成瘾性和镇痛作用。适用于痰量少或无痰的咳嗽,痰多者不宜使用。
外周性镇咳药
通过抑制咳嗽反射感受器以及效应器而发挥作用。
可选那可丁,无依赖性,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
抗感染治疗
如存在感染因素,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应在呼吸道分泌物引流通畅的条件下,参考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手术治疗
对于终末期患者、肺部纤维化严重、呼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的患者可考虑采用肺移植,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预后
治愈情况
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炎预后情况有区别,具体如下。
过敏性肺炎
部分患者在脱离不良环境、远离变应原(过敏原)后数日症状可自行消失,肺功能恢复。
药物相关的间质性肺炎
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后可治愈。
结缔组织病或血管炎相关的间质性肺炎
预后与原发疾病的病情严重情况相关。
特发性肺纤维化
诊断后平均存活时间3~5年,最常见的死因是呼吸衰竭。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绝大部分患者有较好的临床预后,病情可稳定或经治疗后改善。
但也有部分患者持续进展为终末期,甚至死亡。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
大多预后良好,患者经过主动或被迫戒烟后病情可能稳定或改善。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大多预后良好,有部分患者戒烟后可自行缓解。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完全缓解,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
急性间质性肺炎
患者起病突然、进展迅速,在较短时间内可出现呼吸衰竭,平均存活时间很短,大部分在1~2个月内死亡。
特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胸膜肺实质弹力纤维增生症
预后较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短期内加重,肺功能水平逐渐下降,病死率高。
危害性
间质性肺炎多表现为渐进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发展为呼吸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间质性肺炎易并发肺部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等,可影响疾病进展和预后,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间质性肺炎患者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应补充足够的营养。
可正常经口进食者,宜增加优质高蛋白饮食(如蛋类、奶类、瘦肉等)的摄入,食物多样化,保证其他营养元素的摄取。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因过度饱胀而引起呼吸不畅。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品,如酒、浓茶、咖啡、生蒜、生姜、辣椒、咖喱等。
危重症型患者若无法正常经口进食,可给予胃肠营养。须密切监测身体总体情况、出入量、肝肾功能以及糖脂代谢情况等,以便制订具体营养供给方案。
如果不存在心、肾功能不全,可以适量多饮水。
生活管理
休息
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病情较重者,为减少体力消耗,降低氧耗量,须卧床休息,并尽量减少自理活动和不必要的操作。
长期卧床者应定期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适当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控制训练、呼吸肌训练、胸廓放松训练、力量耐力训练和有氧运动,以提高呼吸效率,帮助恢复肺功能。
避免进行氧耗量较大的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开始。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医生指导下学习有效呼吸和咳嗽、咳痰技术,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方法,以延缓肺功能的恶化。
呼吸费力时可尝试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趴伏在床桌上,以改善呼吸情况。
长期卧床者应给予定时翻身、拍背等,使气道保持通畅。
若发现痰液出现特殊气味,或痰液量、色及黏稠度等发生变化,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避免寒冷刺激
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寒冷天气适当增加衣物。
外出可戴保暖帽子、口罩、手套和穿保暖袜子等。
预防感染
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冬春季可视自身情况注射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
戒烟
吸烟会进一步破坏支气管黏膜,减弱肺泡巨噬细胞功能,易致肺和支气管感染,从而加速肺纤维化。因此,间质性肺炎患者必须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
心理支持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可鼓励其说出引起或加剧焦虑的因素。
病情监测
平时应注意监测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痰液量及性状等。
如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须及时就诊。
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复诊。
预防
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改善体质。
避免诱因,远离变应原(过敏原)。
从事粉尘作业、长期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人员应在工作中注意防护。
戒烟、戒酒。
定期进行体检,积极治疗呼吸系统其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
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外出时戴口罩,勤洗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