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光
概述
眼睛不能耐受光线的刺激
可能伴有流泪、眼痛、异物感等眼部不适
常由眼部炎症性疾病引起
针对病因治疗,避免强光刺激
定义
畏光是指眼睛不能耐受光线的刺激,并可伴随眼睑痉挛、流泪等。
可见于眼前节炎症(如角膜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干眼、外伤、眼表异物、瞳孔散大、先天性或外伤性虹膜缺损先天性青光眼、遗传性眼病、偏头痛、脑膜炎等。
发生机制
眼睛可以看到东西是因为物体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形成投影,通过神经通路传递至大脑相关部位从而形成影像。
正常情况下,虹膜括约肌会随着光线的强弱调节瞳孔大小,进而调整进入眼睛的光线多寡,避免过多的光线到达眼球内部的视网膜而形成病变。
如果光线的转变速度太快,瞳孔来不及调整,就会出现短暂畏光。但如果不是在光线转变快速的情况下,却还是出现畏光症状,则可能是由于虹膜或者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出现病变。
此外,眼表的炎症性疾病和某些全身疾病也会造成眼部对光线的敏感,出现畏光症状。
类型
生理性畏光
在环境光线由弱光迅速转换为强光或者环境光线过强时,眼部出于自我保护机制会出现生理性的畏光、流泪现象。
生理性畏光一般为一过性的,待眼部适应环境光线或者环境光线调弱时症状即可消失,一般无需就医。
病理性畏光
由眼部疾病或者某些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眼部畏光现象。
病理性畏光一般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无法自行缓解,且通常伴有其他眼部或全身不适症状,需要就医。
药物源性畏光
由于各种原因使用导致瞳孔散大的药物(如阿托品、托吡卡胺、盐酸环喷托酯等)后,会出现畏光症状。
一般药物源性畏光在药物失效后症状即可消失。
表现
症状特征
当光照射到眼睛的时候会产生流泪、不适或疼痛,患者会通过眯眼、低头等动作回避光线。
畏光持续的时间
一过性畏光多为生理性或药物源性畏光,如畏光症状持续不缓解则多为病理性畏光。
引起畏光的诱因
长时间用眼或者使用电子屏幕后出现畏光,多为干眼、视疲劳等引起的畏光。
眼部外伤后出现畏光现象,需排查有无眼内异物残留、眼表受伤、角膜溃疡等情况。
感冒发热后出现畏光,需考虑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眼表炎症引起畏光,如病毒性角膜炎等。
散瞳完成眼部检查后出现畏光,则多为药物源性畏光。
青少年出于控制近视发展的目的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类药物后,也会出现轻度的畏光现象。
畏光出现的年龄
婴幼儿出现畏光、流泪现象,可能是倒睫、鼻泪管堵塞、先天性青光眼、遗传性眼病等原因引起。
青少年出现畏光,需要核实是否使用过低浓度阿托品类近视防控药物。
中青年出现畏光症状,常见于干眼、视疲劳等情况。
老年人出现畏光,则需排查青光眼、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等疾病。
伴随症状
视力减退
如果畏光伴有视力减退,可能是青光眼、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因素引起。
异物感
眼睛畏光伴有异物感,可见于倒睫、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眼表异物及眼外伤等。
流泪
流泪是畏光常见的伴随症状,可能于眼部炎症刺激反射有关,多见于角膜炎、角膜外伤、角膜溃疡等。
眼干
畏光和眼干同时出现,可能是干眼、视频终端综合征等引起。
眼痛
畏光伴有眼部疼痛刺激感,多见于眼表上皮组织受损,如角膜溃疡、角膜炎、眼外伤等情况。
眼睑痉挛(眼皮跳)
畏光同时伴有眼睑痉挛,可见于倒睫、结膜炎。
眼球震颤
畏光伴有眼球震颤、固视障碍、夜盲等表现则多见于遗传性眼病,多幼年起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Leber先天性黑矇等。
发热
畏光伴有发热,可能由于眼部感染性疾病引起,如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等;也可能是全身疾病,如病毒性脑膜炎等。
原因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畏光。以下仅列举部分引起畏光的原因,如您需要确诊,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疾病因素
眼部炎症性疾病
包括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上皮损伤、角膜异物虹膜睫状体炎等。
病毒性结膜炎
常在病程进展期出现畏光,常伴有流泪、视物模糊、水样分泌物等症状。
病毒性角膜炎
常在病程初期即可出现畏光现象,可同时出现流泪、视物模糊,病程初期可能有感冒、发热诱因,有反复发作倾向。
感染性角膜溃疡
通常急性起病,常在病程初期即可出现畏光、眼痛症状,如累及瞳孔区则明显影响视力,可能有眼部外伤史等致病因素。
葡萄膜炎
常伴有眼红、眼痛等不适,反复发作病史,可能伴有关节肿痛、口腔溃疡、皮疹等全身症状。
干眼
除了畏光,还常伴有眼部烧灼感、异物感、干燥感、视力波动感等不适,长时间用眼或在有风、空调缓解中会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眼部非炎症性疾病
倒睫
眼睑或者睫毛位置异常导致睫毛接触眼球表面,刺激眼部,会出现眼部异物感、刺激流泪感,严重时可出现畏光症状。
先天性青光眼
新生儿或婴幼儿出现畏光(怕光、躲避光线)时,应警惕先天性青光眼,特别是伴有流泪、眼睑痉挛时。
白化病
患者全身色素减少,包括睫毛,由于虹膜、视网膜的色素细胞减少,可出现明显的畏光症状。
虹膜缺损
先天因素、外伤因素、眼部疾病或者手术导致虹膜部分缺失,可见瞳孔位置或者形态异常,对光反射异常,如虹膜缺损严重可出现畏光症状。
全身性疾病
偏头痛、脑膜炎、蜘蛛膜下腔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着色性干皮病及头部外伤者等都可以出现畏光。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症状为多食、消瘦、心慌、手抖、大便次数增多等。甲状腺功能亢进还可导致眼球突出、眼睑闭合不全眼球运动障碍等,可出眼红、畏光、流泪等不适,严重者可危及视力。
偏头痛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除了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搏动性疼痛外,常伴有畏光、恶心、呕吐、畏声、出汗、全身不适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眼部可能会出现畏光、眼睛不能转动、视力下降等表现。
除了眼部症状,还可能会出现突发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征症状,头痛难以忍受,进行性加重。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幻觉、谵妄等精神症状,也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失语、感觉障碍等症状。
脑膜炎
脑膜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可有畏光、畏寒、肌痛以及一些局部神经系统病变,如偏瘫、失语等症状。
非疾病因素
不良的用眼方式
不良的用眼方式也可能引起一过性畏光,例如每天使用电脑时长超过6小时的人中,约有75%会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
使用散瞳类药物
完成某些眼科检查或者操作时,需要散大瞳孔,通常使用短效散瞳药,检查后4~6小时内瞳孔散大,会出现畏光症状。
儿童出于散瞳验光的需要可能使用长效散瞳药(阿托品),则检查后3~4周内都可能出现畏光症状。
青少年出于近视防控目的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的畏光现象。
药物引起的畏光症状通常在药物失效后症状消退。
就医
就医指征
紧急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出现畏光前有发热、畏寒、头痛(需要警惕脑炎脑膜炎)。
出现畏光,且同时伴有视力急剧下降、眼痛、流泪、虹视(需要警惕急性青光眼发作)。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出现畏光(需要警惕先天性青光眼)。
尽快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尽快就医:
畏光持续时间较长(>2周)。
畏光逐渐加重,已经影响正常视物。
畏光伴有其他症状,如眼痛、眼分泌物增加等。
就诊科室
出现畏光后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眼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于相应科室就诊:
如伴有发热、畏寒、头痛等,可能需就诊于急诊或神经内科;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于小儿眼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畏光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否有诱因?
畏光持续多久了?频率如何?
是否有引起畏光加重的因素?
是否伴有发热、头痛?
是否伴发流泪、眼痛、视力下降、眼睑痉挛、眼部异物感?
是否伴有斜视、复视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
是否有眼部外伤、手术史、隐形眼镜佩戴史?
最近是否存在用眼过度的情况,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
出现畏光后接受过哪些眼部和全身的检查?
发病后曾接受过哪些药物治疗?治疗是否有效果?
相关检查
出现畏光的病人可根据相关病史及伴随症状,分析可能病因,选择进行眼科专科查体,如考虑全身性疾病所致,则还需要进行全身体格查体。
眼科专科检查
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检查,可发现视力是否存在异常。
近视、散光、青光眼、白内障等都会引起视力下降。
应在中等光亮度下进行检查。
检查时应听从医生的指示,不随意眯眼、歪头或挪动身体。
眼压测量
用来判断症状是否为眼压升高所致。
正常人眼压为10~21mmHg。
检查时尽量配合检查人员,避免眨眼或躲闪。
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
通过裂隙灯检查,可以了解眼睑、结膜、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状体等情况。
放松心情,将下颌放入下颌托,头顶住上额托,根据医生指令转动眼球。
眼表荧光素钠染色
评估角膜上皮是否缺损。
医生会用荧光素钠染色条轻轻碰触结膜囊,然后通过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观察。
瞳孔对光反射检查
评估瞳孔对光反射通路是否存在异常。
在半暗光线中进行,医生会用点光源来回照射眼部,检查时配合医生避免眨眼。
眼底镜检查
评估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是否异常。
可以不散瞳检查,也可以散瞳后检查,检查时光线较强,尽量配合避免眨眼。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可提示是否有感染发生。如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血免疫学指标检查
提示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抗人体白细胞抗原B27等异常可能提示眼部葡萄膜炎的可能。
甲状腺功能检查
可提示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素T3、T4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通常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
根据磁场成像的结果,帮助判断受检者的脑部是否存在病变,比如脑梗死、脑出血、脑膜炎、颅脑先天发育畸形、脑肿瘤等。
眼部B超检查
通过眼部B超明确是否存在眼部玻璃体出血、玻璃体炎症、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占位等眼部病变。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合理用眼
在电脑前工作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当间歇性远眺或闭目休息以放松眼部。
避免强光刺激
光线强烈时可佩戴墨镜或者帽子。
合理佩戴隐形眼镜
佩戴隐形眼镜一定要定期、定时消毒,佩戴时注意眼部卫生,切忌过夜佩戴,以避免损伤眼表。不要经常佩戴美瞳。
专业治疗
引起畏光的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据导致畏光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由于轻微炎症引起的初期眼睛畏光现象,可以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滴眼液缓解局部症状。
炎症性眼病
病毒性结膜炎
一般使用抗病毒滴眼液或眼膏,同时注意个人用品隔离。
病毒性角膜炎
一般使用抗病毒滴眼液或眼膏,必要时需要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可酌情加用激素类滴眼液,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反复发作。
感染性角膜溃疡
针对不同病原及其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局部及全身药物,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
葡萄膜炎
一般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散瞳类滴眼液或眼膏,有时也需要全身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
干眼
首先需要消除引起干眼的危险因素,其次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分级治疗手段,酌情使用人工泪液、激素、免疫抑制剂、黏蛋白促泌剂等药物。
还可以采用湿房镜、泪小管堵塞、睑板腺按摩、强脉冲光治疗等方式。
眼部非炎症性疾病
倒睫
症状轻微时可观察,使用局部角膜保护眼膏或采取定期拔除倒睫的方式治疗;如症状持续且明显影响视力,则需要手术治疗。
虹膜缺损
可通过手术治疗,如缺损严重无法手术修补,可选择滤光性接触镜缓解症状。
先天性青光眼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遗传性眼部疾病
目前无有效治疗方式,以物理遮光缓解症状。
眼部非炎症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根据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选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放射性131碘治疗或手术治疗。
偏头痛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具体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及布洛芬等、巴比妥类镇静药和阿片类药物,以及特异性治疗药物如麦角类制剂和曲普坦类药物。
自我调节亦是偏头痛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般需要针对病因的外科手术治疗,如动脉瘤结扎;或采用介入穿刺的微创治疗。
脑膜炎
脑膜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
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药物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可采用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化脓性脑膜炎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是抗结核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可采用抗真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