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
概述
进食行为异常,且对体重及体型过度关注的精神心理障碍
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但具体病因并不明确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药物、心理、营养治疗
经过专业的治疗后可治愈
定义
进食障碍指持续在进食态度和进食行为上有异常,且同时伴有对食物和体重、体型过度关注。
持续进食相关行为的紊乱包括进食种类或进食量的改变,以及采取措施防止食物的吸收(如自我催吐或服用泻药)。
正常人偶尔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进食行为紊乱,但一般为短暂的或一过性的。
如果持续一定时间且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工作学习,或对患者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需要高度警惕进食障碍或其他躯体疾病的可能。
分型
对进食障碍的分型分类标准较多,临床上常用的标准之一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5标准,将其分为以下类型。
神经性厌食
由于心理上对瘦的无休止追求和对肥胖的病态恐惧,个人有意识地通过节食、使用药物等方式,造成持续而显著的热量摄入不足,以维持体重低于正常值的状态,并出现了显著的躯体问题。
神经性贪食
即贪食症。
其特征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地暴食,但又因担心暴食后体重增加,而采用诱吐、摄入药物等方式来避免食物消化吸收。
神经性贪食虽对体重体型存在过度要求,但程度比神经性厌食要轻。
暴食障碍
又名暴食症。
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冲动的暴食,且失去控制,进食量和速度是常人的几倍。
发病情况
由于患者可能不坦诚相告等,进食障碍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等流行病学数据依据不同样本和统计方法而不同。有报道认为,进食障碍的全球患病率约为5%。
神经性厌食的终生患病率有明显性别差异(女性 0.9%,男性 0.3%),而神经性贪食无明显性别差异,整体来看,女性进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较男性高。
我国最新流调结果显示,我国成人进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在0.1%。
因样本和统计方法不同,不同研究中进食障碍的患病率可能存在差异,一般认为我国进食障碍的患病率低于欧洲国家。
病因
致病原因
进食障碍的发病通常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等,但具体病因并不明确。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症等和遗传因素息息相关,相关研究表明进食障碍存在家族聚集性,遗传度在50%~83%[5]。
神经生化因素
研究发现,与一般人群相比,进食障碍患者存在神经递质系统异常,如5-HT水平升高,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减少,多巴胺(DA)受体活动异常等。
下丘脑、神经肽Y等也可能与进食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但有待进一步阐明。
特殊时期
如青春期发育而产生的激素,会对进食障碍产生影响;女性青春期身体发育、月经初潮等对其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和地域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以瘦为美”观念的影响,进食障碍在发达国家患病率高于非发达国家,城市的患病率高于农村。
家庭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过度保护、过度操控或虐待,可能使子女通过进食来发泄内心的情绪,进而造成进食障碍。
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也会产生影响,如低自尊、完美主义,难以解决的负面情绪很可能转移到进食上,造成进食障碍。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会增加进食障碍的患病风险。
家族病史
有患有此病的近亲,则该家族中的成员更有可能患病。
压力因素
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压力过大。
躯体疾病
因患有其他身体疾病,导致进食问题。
节食和饥饿
不恰当的节食和饥饿是罹患进食障碍的风险因素之一。
症状
不同类型的进食障碍,症状不完全相同,以下仅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进食障碍症状。
神经性厌食
常见症状
行为上,会刻意减少热量摄入、限制进食,并增加热量的消耗、为减轻体重强迫性地进行体力活动,或催吐、滥用泻药、抑制食欲的药物等,最终造成明显的体重低或营养不良。
心理上,过分追求以瘦为美,对肥胖产生病态的恐惧。
生理上,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最低值,或低于儿童或青少年的最低预期值。
其他
精神上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等症状。情绪不稳定,易怒;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独来独往,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强迫思维和行为。
营养不良还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损害,如外表消瘦、消化系统不适、内分泌激素改变等。
许多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可能在过于消瘦之前并未失去食欲。
神经性贪食
暴食频繁发作,进食量是常人的数倍且速度快。
暴食后患者会采取催吐、运动、用药等行为来抵消进食。
由于过于关注自己的体型,而产生恐惧、痛苦、愧疚感。
由于患者在暴食后又以催吐等方式来抵消,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如急性胃扩张反流性食管炎、胰腺炎、便秘或腹泻。
代谢功能、心脏功能、生殖功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暴食障碍
暴食反复发作,并伴有失控感,如可能吃得很快,或者吃得比预期多,即使并不饿,甚至在吃饱后不舒服,也可能继续长时间吃东西。
患者暴食后一般会先感到满足感,接着因继续暴饮暴食出现的罪恶感、愧疚感涌现,最后以心理上的痛苦、躯体上的不适感(如腹胀、腹痛、恶心)交织告终。
但是不会采取催吐、过度运动等行为来弥补。
因为进食过多,担心尴尬,经常选择独自用餐。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平均每周出现上述进食障碍症状一次及以上,或者怀疑自己有进食障碍时,建议及时就医。
消化内科
因不当进食,消化系统出现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请对自己的病情(发病经过、时长等)做简单的回顾,可以记录下来。
很多进食障碍患者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就医,亲人和朋友需要及时发现并敦促就医,但不要采取过激的言语和行为。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第一次发现自己有相关症状?
除了进食相关异常,还有没有其他不舒服?
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次是怎样的?
体重和食欲有没有什么变化?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近亲患有精神疾病
是否有过精神病史或受到过精神刺激?
是否有慢性躯体疾病?
以前是否因为类似原因就诊,有过何种诊断?采取过什么治疗?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本人、家族成员可能有精神疾病病史,以及躯体疾病病史,但病史并不是诊断所必需。
临床表现
神经性厌食
因对体重和体型的病态担心,而刻意拒绝饮食或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体重过低,产生躯体不适。
神经性贪食
不受控制地暴食,但暴食后又因担心体重体型,而采用诱吐、吃药等代偿行为来减少能量的摄入,导致体重过低营养不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躯体不适。
暴食障碍
控制不住地暴食,进食量和速度是常人的几倍,导致以消化系统为主的损伤。
检查
通过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对心理、厌食或贪食的行为进行多方面评定。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以排除因躯体疾病而引发的进食障碍。
诊断标准
根据《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第5版)》(DSM-5),不同的进食障碍类型诊断标准不一。
神经性厌食
相对于需求而言,在年龄、性别、发育轨迹和身体健康的背景下,因限制能量的摄取而导致显著的低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最低值,或低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最低预期值)。
即使处于最低体重,仍然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害怕变胖、有持续的妨碍体重增加的行为。
对自己的体重或体型的理解有障碍,体重或体型对自我评价有不恰当的影响,缺乏对目前低体重严重性的认识。
神经性贪食
反复发作的暴食,且以下列2项为特征:
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进食(例如,在任何2小时内),食物量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
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例如,感觉不能停止进食或控制进食品种或进食数量)。
反复出现不适当的代偿行为以预防体重增加,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或其他药物,禁食,或过度锻炼。
暴食和不适当的代偿行为同时出现,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1次。
自我评价过度地受身体的体型和体重的影响。
该障碍并非仅仅出现在神经性厌食的发作期。
暴食障碍
反复发作的暴食,且以下列2项为特征:
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进食(例如,在任何2小时内),食物量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
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例如,感觉不能停止进食或控制进食品种或进食数量)。
暴食发作与下列症状中的3项或更多有关:
进食速度比正常情况下快得多。
进食直到感到不舒服的饱腹感。
在没有饥饿感的前提下进食大量食物。
因进食过多感到尴尬而经常单独进食。
进食速度快,直到饱胀感,进食后感到内疚、抑郁、自责。
对暴食感到显著的痛苦。
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出现1次暴食。
暴食与神经性贪食中反复出现的代偿行为无关,也并非仅仅出现在神经性贪食或神经性厌食的病程中。
排除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所致的暴食行为。
鉴别诊断
不同的进食障碍类型之间有时也需要鉴别,但通常并不困难,如暴食障碍与神经性贪食的鉴别是不会出现自我引吐、滥用泻药、间断禁食、过度运动。
主要需要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鉴别。以神经性贪食为例。
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
如间脑病变,除贪食症状外,还可有嗜睡、体温调节障碍、电解质代谢紊乱或伴有精神症状;颞叶癫痫常有抽搐史及脑电图或CT的特殊改变。
精神分裂症继发的暴食
以精神病症状为首发症状。
情绪性进食是进食障碍吗
情绪性进食不是进食障碍,情绪性进食可以是进食障碍这种疾病的易感因素,也可以是进食障碍的一种表现。
进食障碍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常由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特定的文化因素引起,表现为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体重及体型过度关注,常见的两大类分别为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厌食症。
情绪性进食是指在情绪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进食冲动,是为了缓解情绪问题而不是解决生理饥饿的现象。
反复有情绪性进食的患者容易进一步发展为进食障碍,多表现为神经性贪食、暴食等。有进食障碍的患者尤其是神经性贪食症的患者可以表现为情绪性进食,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进食障碍的患者常常存在精神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需要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及支持,并及时就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治疗
治疗目的:纠正营养状况,控制暴食行为,打破恶性循环,建立正常进食行为。
治疗原则:进食障碍的治疗因人而异、因症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诊断、年龄、身体情况、患病轻重程度等方面进行考量,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营养治疗
特别是针对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患者。
建立合理的体重目标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计算正常的体重范围和体质指数(BMI)。
制定并实施营养重建方案
营养方案的制订从追求水电平衡入手,逐步恢复饮食结构,以包容共情的方式实施。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促进治疗的合作性,因此被经常使用。
在临床中,SSRI类药物对大多数患者都能产生满意的疗效,如氟伏沙明、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等。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以进食障碍为中心的认知行为疗法(CBT-ED),建立健康饮食规则,并改善患者对体型体重的不良认识和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问题。
人际心理治疗
疾病的产生因素中蕴含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会反映疾病。该治疗通过帮助患者了解其中的联系,从而改善症状。
家庭治疗
在儿童青少年进食障碍治疗中应用广泛。
主要是把患者的症状放到家庭系统中来看,并鼓励家庭做出积极改变。
进食障碍怎么办
进食障碍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典型症状包括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和体重体型过度关注,可通过营养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进行综合性的治疗。
1.营养治疗:患者因为长期的体重下降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所以需要纠正营养不良以及营养不良带来的水电解质紊乱,给予足够的能量,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
2.心理治疗:纠正患者病态的审美观,让患者了解节食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用倾听、解释以及指导、鼓励等方式让患者建立自信心从而主动配合治疗。
3.药物治疗:对于神经性厌食,药物治疗不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于存在抑郁以及焦虑状态的患者,可采用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物进行治疗,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曲唑酮来改善症状。其次也可采用氟西汀等药物来缓解神经性贪食的现象,维持患者治疗以及防止复发。
一旦出现进食障碍,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
进食障碍症如何康复
进食障碍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表现是对进食行为异常。常见的进食障碍症康复可以进行营养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营养治疗:可以让患者经口进食或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使患者慢慢恢复规律饮食和正常体重。
2.心理治疗:主要对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明白疾病的危害,改变患者对体重的不良认知,改变限制进食的各种行为。
3.药物治疗:进食障碍患者常常存在焦虑等心理障碍,有必要时可以使用抗抑郁药,如曲舍林等进行治疗。
如发生进食障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鼓励排解患者情绪,配合医生诊治尽快康复。
预后
治愈情况
神经性厌食10年随访结果表示:50%患者痊愈,15%的患者仍有某些症状,但不足以诊断为进食障碍,15%的患者转为神经性贪食,10%的患者仍符合神经性厌食的诊断,另外10%患者死亡。
神经性贪食10年随访结果表示:70%的患者痊愈,20%患者症状缓解、已不符合神经性贪食的诊断,10%仍符合诊断,死亡率低于1%。
暴食障碍的预后研究较为缺乏。
危害性
危害健康
长期的进食障碍会对消化系统、内分泌、生长发育等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处于此状态中,可能导致压力过大、心理健康受损,出现其它心理问题。
危害生活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家庭亲密程度下降。
导致躯体并发症
进食障碍尤其是神经性厌食症,可能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持续损害,引发各种躯体并发症,须警惕各种危及生命的病症,如心律失常、糖尿病。
影响因素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进食障碍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冲动,及是否存在其他精神疾病共病问题。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可与医生沟通,制订营养均衡、食量合理的进食计划并实施。
运动管理
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度且规律的体育锻炼,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可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
心理支持
学习简单的心理知识及心理调适方法,转变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家人朋友应予以患者支持和理解,也可以共同了解心理知识。
随诊复查
病情稳定时,一般一个月到医院复诊一次。
预防
进食障碍难以预防,但是通过健康观念的教育与干预可能会减少高危人群中进食障碍的发生率。
针对节食误区及时教导,并鼓励其合理地摄入均衡的饮食。
多与其进行科学、正确的讨论。例如,有很多网站宣传危险的思想,比如将厌食症视为一种生活方式选择,而不是进食障碍。纠正此类误解并与他们讨论不健康饮食的风险至关重要。
为他们塑造并加强健康的身体意象,无论孩子是什么样的体型或体形。
与他们讨论自身形象话题,让其明白体型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传达接受和尊重的信息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和恢复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