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
概述
将艾炷与施术部位皮肤间隔姜片而施灸的艾灸手法
适合用于寒证引起的疾病,如风寒咳嗽、腹泻、风寒湿痹等
饥饿、疲劳、醉酒等情况下禁止施灸;孕产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操作中防止烫伤
术后适当休息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定义
用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置于姜片上,对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生姜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疗效和安全性
适宜疾病
隔姜灸疗法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咳嗽、腹痛、泄泻、风寒湿痹、痛经、颜面神经麻痹等,尤宜于寒证。
治疗效果
大多数患者通过隔姜灸治疗疾病常有较好的疗效。如治疗寒凝气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胃脘痛、腹痛、泄泻、呕吐等病证时,隔姜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安全性
隔姜灸疗法简便,易于操作,安全性较高。其不良反应多见于晕灸(艾灸过程中或之后出现头晕甚至晕厥的现象),灼伤皮肤后出现水肿、水泡、破溃、创口感染等,风险较小。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隔姜灸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是一种安全自然经济的疗法,可在正规医疗场所由专业医生操作。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操作的单次费用通常在20-80元不等,包括治疗费、材料费等。根据所治疾病、挂号科室、操作医生职称、医院等级、耗材种类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以及门诊与住院报销的比例也不同,均会导致治疗费用存在差异。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各级中医院的多个科室均可做这项治疗,西医院的中医科、针灸科也能进行操作。这项治疗一般是在门诊完成。
古籍记载
《针灸大成》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
《类经图翼》记载:“单用生姜切薄片,放于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发现,隔姜灸能调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多器官、系统功能。
隔姜灸能改善供血,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神经系统疾病起到良好的干预效果。
能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起到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
促进胃肠蠕动、促排便;提高膀胱顺应性、改善排尿功能。
还有抗过敏、抗氧化、消炎、止痛等作用。
应用范围
适宜情况
呼吸系统疾病:咳嗽、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神经系统病变:面瘫、周围神经病变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腹痛、腹泻、便秘等。
妇科疾病:气血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的行经前后腹痛等。
其他疾病:骨关节病、代谢性疾病、化疗后不适症状等。
不宜情况
患者在饥饿、疲劳、醉酒、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禁止隔姜灸,以免出现晕灸;
孕产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中暑、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等不宜使用隔姜灸疗法;
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
心前区、大血管附近、乳头、外生殖器官、不明原因肿块部位等处均不宜使用;
部分经期妇女谨慎使用,即便为治疗虚寒性痛经,亦应慎重选穴。
治疗前
同医生了解隔姜灸疗法的优缺点,明白隔姜灸疗法的意义及疗效。操作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术后宜适当休息后再进行活动,灸后不可马上洗澡等。
治疗前检查
隔姜灸是一项临床上较常规使用的外治法,一般无需特殊检查,但对于皮肤感觉障碍,或伴有皮肤病变者,如脑外伤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需谨慎使用。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药物、尤其是中药治疗疾病,可能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合理安排饮食、日常活动
患者在过饥过饱、疲劳、醉酒、精神紧张等情况下不宜进行隔姜灸操作,因此,请据此合理安排饮食及其他活动的时间。隔姜灸治疗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应适当休息后再进行日常活动。隔姜灸治疗后不宜立刻沾水、洗澡等,注意防寒保暖。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来就诊时应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以方便充分暴露施术部位;施术部位在头颈部、腕踝部、双手等部位时,注意提前取下配饰等物品。
施灸前准备
患者在治疗前应自行清洁施术部位。施灸前由医生或助手进行局部消毒。
病情告知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隔姜灸治疗情况,以及操作风险和注意事项等,并安抚患者情绪,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
医生可能会通过举例进行充分解释,使患者了解隔姜灸疗法的意义及疗效,以便患者接受隔姜灸疗法。
医生会提前告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如施灸后宜适当休息后再进行活动,灸后不宜马上洗澡,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感寒病复。
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
施灸过程
操作过程中,患者依据医者要求保持安静、放松状态,并采取合适体位,如坐卧位、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
通常要求患者充分暴露患处,局部及周围皮肤应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灸后感染。
诊室要求通风良好,干净卫生,避免烟尘过浓以及污染。
操作前检查艾灸器材。检查艾条及艾绒有无霉变、潮湿,所需姜片形状、大小是否合适,有无变质、发霉等。
施灸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腰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艾灸火力由弱增强,灸量先少后多。
将选定备好的姜片置于施灸处,再把艾炷放在药物上,自艾炷尖端点燃艾炷。艾炷燃烧至局部皮肤潮红或病人有痛觉时,可将间隔药材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
需刺激量轻者,在艾炷燃至2/3时即移去艾炷,或更换另一艾炷续灸,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
需刺激量重者,在艾炷燃至2/3时术者可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围轻轻拍打或抓挠,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施灸时的痛苦,待艾炷燃毕更换另一艾炷,连续灸足应灸的壮数。
治疗感受
患者通常感到施灸部位皮肤温热略烫,后期可能有轻微灼热痛感,但在可耐受范围,若难忍受可告知医者,以提起灸材暂缓施灸,或减少操作次数来减轻刺激。若需刺激量重,施灸局部皮肤可有较强潮热、灼痛感,医者可在患者施灸部位周围拍打或指压来减轻疼痛。
配合治疗
在隔姜灸的治疗过程中,可能还会配合一些其他治疗方式,如针刺治疗。针刺治疗是指运用不同的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临床常将针刺治疗与隔姜灸疗法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如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改善面神经功能及电生理情况。
隔姜药灸联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过敏性鼻炎,能够有效改善鼻塞、鼻痒、流涕和喷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抑制血清总IgE水平。
隔姜灸联合针刺能加快产后尿潴留患者首次排尿时间,缓解患者膀胱充盈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
治疗时间
该治疗总过程大约需要10~40分钟,治疗时间可能会受到疾病情况、治疗部位、治疗手法等因素影响。
灸量
隔姜灸的灸量是运用艾灸治疗时所用艾量,以及局部达到的温热程度,不同的灸量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艾炷灸的灸量一般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计算,一炷即是一壮,炷小、壮数少则量小,炷大、壮数多则量大。隔姜灸宜每穴5~7壮,具体灸量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施灸部位增减,以施灸部位皮肤出现潮红为度。
病情如属实寒、阳气欲脱者,灸量宜大;若属外感、虚寒,则应掌握适度,以灸量小为宜。
凡体质强壮者可灸量大;久病、体质虚弱、老年和小儿患者,则灸量小为宜。
隔姜灸部位如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灸量可大。
治疗疗程
隔姜灸疗法的疗程应依据病症辨证确定。一般初灸时每日治疗1次,3次后可改为2~3日治疗1次,若急性病或病情较重可每日灸2~3次。施灸5~15次,可为一个疗程。
治疗后
护理
注意事项
隔姜灸治疗后不宜立即离开医院,应适当休息后再离开或进行日常活动。
近期不做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运动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灸后注意防寒保暖,不能立即洗澡,以免感寒病复。
饮食营养
忌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疾病康复,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这样有助于膳食营养的补充。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人体所需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晕灸
不良反应
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或治疗过程中,多因患者处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等状态而诱发。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出、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昏迷、跌仆、唇甲青紫、二便失禁、大汗等。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延迟晕灸现象。
应对措施
操作者治疗前会与患者沟通是否有晕灸的现象,缓解其治疗前的紧张感、恐惧感。一旦出现晕灸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让患者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休息、平躺,抬高双下肢。同时,可适当给予患者饮用温热水或葡萄糖液,以缓解症状。
经过以上处理仍未缓解者,应及时采取其他医疗手段及急救药物。
灸后起泡
灸后起泡者,小者直径在1厘米及以下,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穿破,放出液体,敷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即可(需医生操作)。灸泡皮肤可以在5~8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愈后一般不留瘢痕。愈合期间保持灸泡部位清洁、干燥,以防感染。
灸后皮肤水肿、溃烂
灸法有时会破坏皮肤基底层或真皮组织,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甚至形成无菌性化脓,即形成所谓的灸疮。灸后治疗局部呈黑痂状,周围有红晕色,继而起水疱,约7日左右,皮肤溃烂,出现无菌性化脓,脓液呈白色,此即灸疮。
对灸疮的处理,可于灸后立即贴敷玉红膏伤湿止痛膏或创可贴,可1~2日换贴1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亦应勤换,经35~45日,灸疮结痂后脱落,留有永久性瘢痕。如偶尔发现有灸疮不愈合者,可采用外科治疗予以处理。
感染
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严重时有脓液形成。可在局部做消炎处理,一般短时间内可消失;如出现红肿热痛且范围较大,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口服或外用消炎药物(可请医生开具对应处方);化脓部位较深,则应请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日常生活
治疗结束适当休息后即可正常活动,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
具体注意事项与患者所患疾病相关,应咨询医生,严格遵守医嘱。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应用范围
治疗前
治疗过程
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