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运动障碍
概述
以重复出现的非功能性运动行为为症状特征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
重复的、看似被驱使的,以及显然是无目的的运动行为
病因尚不明确,是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以行为训练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定义
刻板运动障碍是以重复出现的非功能性运动行为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发育早期,主要表现为重复性的无目的动作,如反复摆手、身体摆动、撞头、咬自己或者打自己等。
这些行为显著干扰了患者的日常活动,或者对患者造成了明显的身体伤害。
流行病学
发展与病程
刻板运动障碍通常发病于3岁前,常见于婴儿期。约80%的患者在24月龄前出现症状,约12%在24~35月龄出现症状,约8%在36月龄及更大年龄出现症状。
在大多数正常发育的儿童中,刻板运动症状可随时间消退或能被抑制住。在有智力障碍的个体中,刻板的自我伤害行为可能持续数年。
患病率
刻板运动障碍的患病率目前尚无准确统计。有研究发现,简单刻板运动(如摆动)在年幼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中很常见,复杂刻板运动则很少见,发生率为3%~4%。儿童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率为2%~3%。
刻板运动障碍在男童中的发生率比女童略高。
在有智力障碍的个体中,4%~16%存在刻板行为和自我伤害行为。在有重度智力障碍的个体中,此概率还要更高。生活在专业寄宿机构中的智力障碍患者,有10%~15%可能伴有会导致自我伤害的刻板运动。
刻板运动障碍常发生于患神经系统障碍、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另有研究显示,刻板运动障碍在失明和聋哑儿童中也较为常见。
分型
根据有无自我伤害分类
无自我伤害的刻板运动障碍。
有自我伤害的刻板运动障碍。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刻板运动障碍:症状很容易被感觉的刺激或分神抑制住。
中度刻板运动障碍:症状需要明确的防护措施和行为矫正。
重度刻板运动障碍:需要持续的监控和防护措施以防止严重的伤害。
症状
典型症状
基本特征
刻板运动障碍的基本特征是重复的、看似被驱使的,以及显然是无目的的运动行为。这些行为经常是头部、手或身体的有节奏,但没有明显适应性功能的运动。
刻板行为是多变的,患者会表现出自身独特模式化的、“招牌式”的行为。多种运动可能组合(如患者可在每次发作时表现出歪头、摆动躯体,把手举到自己的脸前反复挥舞一小段绳子这一整套动作,并重复)。
刻板运动可能在一天中反复出现,每次持续几秒钟到数分钟不等,也可能会间隔数周出现一次。
刻板运动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中,如可以出现在全神贯注于其他活动时,也可以在激动、紧张、疲劳或无聊时出现。
分类特征
无自我伤害的刻板运动
体现为从很容易被感觉刺激或分散注意力抑制住的轻度表现,到明显干扰日常生活所有活动的持续运动不等。
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摇动、向两侧摆动或转动的头部运动、在面部前轻弹或摆动手指、挥舞或摆动手臂、点头。
有自我伤害行为的刻板运动
包括但不限于:反复撞头、打耳光、戳眼睛以及咬手、咬唇或咬身体的其他部位。
其后果从轻度的瘀伤或用手打击身体留下的红斑,到划伤或手指的截肢,到由撞头引起的视网膜脱落。
共病情况
遗传性疾病:由于刻板运动是多种神经遗传性疾病的常见表现,因此常见共病自毁容貌症、大脑萎缩性高血氨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德朗热综合征以及史密斯-马吉利综合征。
视听觉损伤:先天或后天的视听觉功能损伤也可能共病或导致刻板运动障碍。
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孤独症患儿常表现出典型的刻板运动症状,可能共病刻板运动障碍。
智力障碍:智力障碍患者常共病刻板运动障碍,且刻板运动多伴有自我伤害行为。
伴随症状
刻板运动障碍患者可能伴有破坏性行为及情绪问题等,严重者有自伤企图和自伤行为,以及自伤行为造成的明显的身体损害。
病因
刻板运动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结论,由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刻板行为均被列在此障碍中,因此通常认为该障碍的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如遗传因素、脑部及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异常、躯体疾病及社会心理因素等。
遗传因素
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刻板障碍,如X连锁隐性遗传性酶代谢缺陷疾病和自毁容貌症患者通常会有自残、咬嘴唇和其他形式的自我伤害性刻板行为。
因遗传性疾病(如德朗热综合征、雷特综合征)导致的智力障碍(特别是中重度智力障碍)常同时表现出刻板运动障碍的症状,且很可能表现出伴随自我伤害的手-口刻板运动。
生理病理因素
神经生化学研究发现,脑内多巴胺的活动水平可能与刻板行为有关,表现为多巴胺激动剂可以引起或加重刻板行为,而多巴胺阻断剂则可以减少刻板行为。
除遗传性疾病外,其他引起较强烈痛苦的躯体疾病也可能导致刻板行为,此类疾病包括中耳炎、齿病、胃食管反流等。
母亲在妊娠期大量饮酒或接触其他有害、有毒物质和环境,可能导致儿童患刻板运动障碍风险增大。
早产、新生儿疾病等导致胎儿脑部损伤或病变,可能增加儿童患刻板运动障碍的风险。
社会心理因素
社交隔离是自我兴奋(受自己的活动或行为刺激而兴奋)的风险因素,自我兴奋可能发展为伴有反复自我伤害的刻板运动。
环境压力和应激/创伤性事件可能促发刻板行为;恐惧、孤独、紧张、焦虑等情绪可以改变生理状态,导致刻板行为的频率增加。
高危人群
有先天性遗传疾病、染色体异常或智力障碍家族史的人。
早产儿,在婴幼儿时期有严重脑部受损或病变病史的人。
幼年期、儿童期生活环境不良,曾遭受性虐待或身体虐待的人。
遭遇创伤性事件或压力事件的人。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儿童(特别是4岁以上的儿童)持续做重复的、明显无目的性的动作,如反复摆手、摆动身体、摇头、撞头、咬自己或者打自己等。
重复性动作已经造成了明显的身体不适甚至损伤,引起个体痛苦。
重复性的动作在当前环境中明显不适宜。
儿科
儿童患者也可去小儿神经内科、儿童行为发育科、儿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刻板运动障碍是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详述病史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儿童患者需要家人监护,建议就医时携带患儿的相关病史资料,看护好患儿,避免发生损伤。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有什么异常表现?
症状都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发生的频率如何?
是否有反复嗅、舔,反复洗擦等动作?
是否有强迫排序及其他重复无目的动作?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是早产儿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诊断
医生在诊断前会采集患者完整的病情、病程信息及家族史,在进行诊断时主要从患者就诊时的发育状况、躯体疾病情况、心理社会性应激的严重程度几方面考虑。
为排除特定神经疾病、某些药物或物质的生理效应等情况,患者需进行临床检查,可能包括:体格检查、神经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医学诊断标准
根据DSM-5标准,刻板运动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基本诊断标注
重复的、看似被驱使的,显然是漫无目的的运动行为(如反复握手或挥手、摆动身体、撞头、咬自己、打自己的身体)。
重复的运动行为干扰了社交、学业或其他活动,可能导致自我伤害。
症状发生于发育早期。
重复的运动行为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神经疾病,也不能用其他神经发育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如拔毛癖(拔毛障碍)、强迫症]。
补充诊断标注
为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医生在诊断时会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补充标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对是否伴自我伤害行为进行标注。
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标注。
轻度:症状很容易被感觉刺激或分神抑制住。
中度:症状需要明确的防护措施和行为矫正。
重度:需要持续的监控和防护措施以防止严重的伤害。
对是否与已知的躯体疾病、遗传病、神经发育障碍或环境因素[如自毁容貌症、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宫内酒精暴露等]有关进行标注,如有关,则需先针对上述疾病进行对症治疗。
鉴别诊断
正常发育中的简单刻板运动
简单刻板运动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非常常见,主要包括晃动身体、咬指甲、吸吮拇指等。其中,咬指甲行为可见于高达50%的学龄期儿童,吸吮拇指现象在4岁前的幼儿中很常见,身体摆动通常会出现在儿童从睡梦到觉醒的过渡阶段。
简单刻板运动发生的平均年龄0~1岁的发生率1~2岁的发生率2~6岁的发生率
吸吮手指出生100%40%~50%14%~19%(5岁)
咬或吸吮嘴唇4~593%1%~10%
身体摆动691%9%~30%3%
撞头8~97%5%~19%1%~3%
与刻板运动障碍的区别是,正常发育中的简单刻板运动并非疾病表现,一般不会影响幼儿的日常生活,不会导致痛苦或引起身体伤害,且会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不会持续到学龄期。可据此特点鉴别两者。
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常涉及眼睛、面部、头和肩膀等多个部位的异常运动,表现为形式多变的快速肌肉收缩运动。刻板运动障碍往往仅涉及手臂、手或身体某一部位,表现为有节律的重复性动作,且表现形式通常是固定不变的。
抽动障碍的起病年龄通常为5~7岁,而刻板运动障碍的起病则通常在3岁以前。
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
刻板行为也可能是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表现,二者存在混淆的可能。
孤独症谱系障碍体现在社交交流和交互性表现上的缺陷,一般不出现在刻板运动障碍中,可据此进行鉴别。
如果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自我伤害或刻板行为非常严重,且必须进行相应干预,医生可能并列诊断刻板运动障碍。
强迫及相关障碍
强迫及相关障碍的重复性的强迫行为症状可能会与重复的刻板行为相混淆。刻板运动障碍缺少强迫思维,且其症状中的重复行为的性质也有别于强迫及相关障碍。
强迫症
有强迫症的个体通常感到被驱使完成重复的行为,目的是应对某种强迫思维或依据必须严格应用的规则。
刻板运动障碍的行为看似被驱使,实际上显然是漫无目的的。可据此鉴别两者。
拔毛障碍和抓痕障碍
拔毛癖(拔毛障碍)和抓痕(皮肤搔抓)障碍的特征是聚焦于身体的重复行为(即拔毛发和搔抓皮肤)。但这些行为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也不是模式化或有节律的。
拔毛癖和抓痕障碍的起病通常在青春期或更晚的时候。可据此与刻板运动障碍相鉴别。
其他神经和躯体疾病
诊断刻板运动前,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提示其他障碍的特征,如肌阵挛、肌张力失调、抽动和舞蹈病等。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不自主运动可以通过体征和症状来区分。
迟发性运动障碍中的重复刻板运动可以通过慢性神经阻滞剂的使用史,及特征性的口腔或面部运动障碍,或不规则的躯干或肢体运动与刻板运动障碍相鉴别。这些类型的运动不会导致自我伤害。
自评量表
刻板运动障碍起病于儿童,儿童患者一般无法采用自评量表进行评测。
诊断中可能涉及的评定量表:
一般性儿童智能、行为、运动发育水平评估
主要包括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丹佛小儿智能发育筛查法(DDST)、布尼氏动作熟练度测试(BOTMP)等。
用于排除强迫障碍和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量表
强迫障碍相关: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儿童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CY-BOCS)、儿童行为清单强迫症子量表(CBCL-OCS)、儿童强迫症外在/内在化量表(COCEIS)等。
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 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ADD)、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等。
治疗
针对刻板运动障碍的治疗以行为治疗为主,同时可配合心理治疗。对于伴较严重的自伤企图和自伤行为的患者,可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
针对刻板行为障碍的行为治疗以行为强化和行为塑造为主,主流方法包括: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此方法也适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主张依据行为主义原理和运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
可用于调整或改变儿童的前庭神经和周围神经的功能,从而逐步改变儿童的刻板行为。家长或指导者根据儿童的感觉和动作发展的状况来安排不同的游戏,让儿童在活动中感觉到训练如同游戏。
认知行为疗法
主要用于在对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同时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训练儿童在刻板动作出现之前,能够预先防止这类习惯性反应的自动传递,以好的认知模式替代。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刻板行为的最常用药物,主要为氯丙嗪等。
伴自伤行为:可应用氟西汀治疗,以减少强迫行为和自伤行为。也有报道称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纳曲酮)治疗自伤行为有效。
伴强迫症状、情绪问题或共患孤独症谱系障碍:抗抑郁类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
其他可以使用的药物包括氟苯丙胺、氯米帕明、曲唑酮和丁螺环酮等,但目前这些药物的疗效尚不确定。
【特别提醒】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心理治疗
针对刻板行为障碍的心理治疗以心理支持为主,主要目的是调整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掌握应对应激事件的良好方式,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其他治疗
体育锻炼
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很好地减少刻板、攻击、自伤以及儿童在课堂中的破坏行为。
音乐治疗
个案研究表明,音乐治疗也可用于对刻板行为障碍患儿进行辅助性的训练与矫治,可有效促进其主动语言的表达、减少自我刺激的行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交往能力。
预后
治愈情况
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时轻时重,或仅在某些特殊环境中短时间出现;部分刻板行为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影响刻板运动障碍预后的主要因素:
异常行为的频度;
异常行为的数量;
自我伤害的程度;
是否伴有其他神经发育障碍或神经、躯体疾病。
如患者刻板行为发作频繁、自我伤害行为严重和/或同时伴有智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则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预后较差。
危害性
刻板运动障碍表现出的异常行为,可能因扰乱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使患者社会形象受损、自尊低下,产生情绪问题甚至心境障碍
刻板运动障碍如伴自伤企图和自伤行为,如撞头、咬指、挖破皮肤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自残损害。
日常
个人护理
儿童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师、指导老师接受特定的康复训练或行为治疗,按时服用药物。
症状延续至成年期的患者需要合理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兴奋、紧张、劳累诱发或加重症状。适当锻炼,保持良好作息。
患者家属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尽可能带孩子参加正规、专业治疗机构的行为治疗项目,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强化正性结果。
如孩子需要接受药物治疗,需监督孩子按时服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随时关注孩子的症状表现,如孩子出现自伤企图或自伤行为应予以及时制止或救治。
预防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神经疾病及智力障碍等相关精神障碍的病史,及早筛查遗传因素。
母亲需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及环境,及其他会导致胎儿脑损伤的因素。
家长及早注意到婴幼儿时期表现出的异常刻板行为,如类似行为出现自伤倾向或频率过高,则需及时咨询医生,并予以及时有效制止。
家长营造良好、轻松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认知和行为反应模式,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加强心理科普知识学习,提高心理弹性,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环境。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