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长痘
概述
鼻翼出现丘疹、脓疱等痘状皮肤损害
原因复杂,常见于痤疮、毛囊炎、玫瑰痤疮等
治疗可能涉及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激光治疗等方式
应清淡饮食、避免熬夜、避免搔抓、避免过度清洁、避免压力过大
定义
鼻翼长痘指鼻尖两侧呈半圆形隆起的部分出现圆形、红肿、凸起的皮损症状,多见于痤疮、毛囊炎、玫瑰痤疮等皮肤病。
鼻翼长痘大部分可以治愈,少部分病情会较重,而且会蔓延,影响面部美容,需要及时针对性治疗。
发生机制
鼻翼不同的痘状皮损发生机制各不相同[1,2],有些机制目前并不明确。
鼻翼处皮肤常出现皮脂过度分泌,容易引起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痤疮丙酸杆菌可分解皮脂形成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进一步阻碍皮脂排出,引起痤疮。
鼻翼处的皮肤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属细菌等感染,可以引起毛囊炎。
鼻翼处出现的玫瑰痤疮,也被称为酒渣鼻,具体发病机制不清楚。
表现
鼻翼长痘的皮损可能有多种形态,如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红色丘疹、脓疱等。不同疾病的鼻翼长痘皮损会有一些不同。
症状特征
皮损的形态特点
明显的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可同时并见,多见于痤疮。
针尖至绿豆大小的丘疹,顶部可能有白色的脓栓,常见于玫瑰痤疮、毛囊炎等。
红色硬结、疖肿成熟后顶部出现黄色脓点,常见疾病为鼻疖。
皮损数量
表现为单个红肿凸起的炎性丘疹性痘痘,多见于毛囊炎、鼻疖。
表现为多个针尖至绿豆大小的丘疹或脓疱,多见于玫瑰痤疮、痤疮等。
伴随症状
伴有皮肤干燥、灼热以及刺痛感,可见于玫瑰痤疮。
伴有疼痛、脓疱,可见于痤疮。
原因
鼻翼长痘的原因众多。
疾病因素
常见病因
痤疮:与性激素水平失调、皮脂分泌过多、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导管角化过度等有关。
毛囊炎: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少数是表皮葡萄球菌、假单胞菌、链球菌等感染所致,头皮、须部以及躯干上部臀部和大腿常见,也可发生于鼻翼。
玫瑰痤疮:以前称为酒渣鼻,目前认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感染毛囊蠕形螨虫、糖皮质激素停药戒断等诱导下发病。
其他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日光、冷热或热烫饮食等刺激因素可引起血管舒缩调节紊乱,使鼻翼皮肤发生变化,诱发和加重玫瑰痤疮。
在蚊虫较多的环境,鼻翼被蚊虫叮咬后可出现红色皮疹,伴有瘙痒。
饮食因素
长期食用各种甜食、油炸食品以及奶制品等食物的人群,发生痤疮的风险会明显上升。
酒精、辛辣食物刺激可刺激末梢神经导致局部血管扩张,与玫瑰痤疮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大时可能会加重痤疮。
就医
鼻翼长痘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需要及时就医,若病程较长,可定期拍照记录痘状皮损的改变过程。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鼻翼长痘数量很多。
鼻翼长痘合并感染等。
伴有体表其他部位多处皮损、发热等。
追求美观。
就诊科室
首诊皮肤科。如同时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在医生指导下至相应科室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什么情况下开始发现鼻翼长痘?
出现鼻翼长痘多长时间了?
鼻翼长痘是否加重或减轻?哪些因素可以加重或者减轻症状?
是否有其他不舒服,例如瘙痒、疼痛?
病史清单
平时做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平时经常熬夜、饮食油腻、喜欢吃甜食吗?
以前有出现过类似情况么?
是否进行过治疗?用过什么药物?效果怎样?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观察:医生会观察鼻翼长痘的部位有无溃疡、有无合并脓肿、窦道、瘢痕、炎症后红斑、色素沉着过度、糜烂和结痂。还会观察体表其他部位是否有皮损。
触诊:医生可能还会用手感受有无皮温升高、压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适用于发热、局部红肿严重者,主要是检查是否存在感染。
炎性标志物
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也可见于细菌感染,但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血常规共同分析。
分泌物涂片及培养
用于明确感染的微生物,指导治疗。
涂片找到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以确定致病菌。
斑贴试验
适用于可疑的接触性皮炎患者,用于确定过敏的物质。
将可能过敏的物质制成试剂,放入斑试器内,贴在患者背部或前臂屈侧的正常皮肤上,做好标记。
根据反应类型确定过敏物质。
组织病理学检查
非常规检查,未明确诊断或难以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玫瑰痤疮的丘疹性皮损的组织病理检查常显示真皮浅层及中层血管周围及毛囊周围存在明显的炎性浸润,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脓疱中可存在中性粒细胞浅层聚集。
缓解与治疗
症状轻微的一般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需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选择合理的治疗。
缓解措施
调整饮食
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糖分较低的水果。
平时多饮水,少喝奶茶、可乐等高糖饮料。
少食油腻、辛辣、高脂类食物,如油炸食品、巧克力、奶油等。
调整生活习惯
合理清洁面部,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不可过分清洁。
避免熬夜。
注意防晒。
忌用手挤压、搔抓皮损部位。
心理方面
保持良好情绪,避免持续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如皮损影响美观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可到心理科就医。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痤疮
口服药物:包括抗生素以及维A酸类的药物。抗生素主要适用于炎症型的痤疮,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囊肿结节型的痤疮主要选用维A酸类药物,如口服异维A酸胶囊。
其他疗法:一般在前述方法效果欠佳时才使用,包括光动力疗法、囊肿引流、类固醇局部注射等。
毛囊炎
外用药物治疗:热敷或外用20%鱼石脂软膏、3%碘酊,亦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激光脱毛:如果毛囊炎的炎症无法消除或者总是复发,可以考虑激光脱毛。激光脱毛能破坏毛囊,根除毛囊感染的可能性。
玫瑰痤疮
系统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异维A酸、羟氯喹等。
其他治疗包括光电治疗、手术治疗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