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
概述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可表现为游走性红斑,有发热、头痛,以及神经、循环等多系统损害表现
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通过蜱媒传播的传染病
及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采取对症治疗
定义
莱姆病是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多由硬蜱叮咬传播。
莱姆病是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伯氏疏螺旋体能够在蜱的肠道中生长繁殖,在潮湿、低温条件下抗力较强,但对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都较敏感,60℃加热1~3分钟、0.2%甲酚皂或1%苯酚处理5~10分钟即可被杀灭。
自然疫源性疾病指传染源为野生动物或由野生动物传染人、家畜、家禽,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引起的疾病。一般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在动物间传播,人进入该地区(疫源地)时才会被感染。
发病情况
发病例数和感染率
莱姆病在中国尚未被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缺乏完整的监测数据。
据20世纪90年代资料显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天山和阿尔泰山等林区人群莱姆病自然感染率在10%以上,秦岭以南在5%~10%之间,平原地区在5%以下。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都可发病,目前在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中已发现莱姆病。
莱姆病在我国分布广泛,但疫区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内蒙古和华北部分地区的林区。
时间分布
不同地区的发病时间略有不同,但都有一定的季节性,与蜱类的数量及活动高峰一致。
一般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在6月及10月,其中以6月份发病最突出。
在美国东北部及中北部地区,多数患者在5~8月发病。
在近太平洋地区,多数患者在1~5月发病。
我国多数患者在4~8月发病。
人群分布
任何人都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如伐木工人、森林警察或护林员、动物养殖场职工、动植物考察人员、地质勘探人员,由于从事野外工作,接触蜱的机会更多,更容易发生感染。
病因
致病原因
莱姆病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导致流行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是啮齿目的小鼠,我国以黑线姬鼠、大林姬鼠、黄鼠、褐家鼠等为主。
鹿、免、狗、牛、马等30余种哺乳类动物和49种鸟类也可作为本病的储存宿主。
莱姆病患者很少引起传染。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硬蜱叮咬人传播。硬蜱通过吸食储存宿主的血液,获得伯氏疏螺旋体,再通过叮咬传播给人或其他动物。
与患病动物排泄物密切接触的人,也可能会发生感染。
皮下注射及输血等也可能引起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从事野外工作、户外旅行的人员感染风险更高。
发病机制
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硬蜱叮咬人体时,伯氏疏螺旋体可随唾液等进入皮肤,随后通过组织间迁移、淋巴或血液循环到达其他部位皮肤及器官(如神经系统、关节、心脏、肝、脾、眼等),引起相应的症状。
症状
莱姆病的潜伏期多为7~14日,短者可为3日,长者可达3个月。
潜伏期过后,患者表现各异,典型者可分为三期:一期为局部皮肤损害、二期为播散感染、三期为持续感染或晚期感染。非典型者可重叠出现以上三个时期的症状,或者以某一组织器官损害症状为主。
一期
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后3~14日出现。
皮肤损害
游走性红斑
是本病的特征性皮肤损害,一般在3~4周消退。
红斑不仅出现在硬蜱叮咬部位,还可蔓延至全身各处皮肤,多见于腋下、大腿、腹部和腹股沟(大腿根)等部位,儿童还多见于耳后。
起初为充血性红斑,由中心逐渐向四周呈环形扩大,边缘颜色鲜红、中心颜色较淡。
可伴有轻微的灼热和瘙痒。
其他皮肤损害
叮咬部位皮肤可出现丘疹、中心部位水疱或坏死等。
全身中毒症状
发热、寒战。
全身不适、乏力。
头痛、咽痛、肌痛、关节痛。
恶心、食欲缺乏。
二期
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后数周或数月出现。
神经系统损害
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畏光、眼球痛及颈部僵直。
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兴奋性升高及精神错乱等。
面瘫,半侧面部下垂,鼓腮、闭眼、闭嘴困难,面部麻木或刺痛,耳或下颌部疼痛等。
循环系统损害
常急性发病,出现呼吸短促、心悸、胸痛等症状。
症状一般持续数日至6周,但可反复发作。
皮肤损害
继发性红斑:可发生在除掌部及黏膜以外的全身各体表部位,红斑较一期小。
皮肤肿胀结节:呈青紫色,儿童多见于耳垂、成人多见于胸部及乳头附近,持续时间长,可能是少数患者的唯一症状。
三期
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后,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在数月至2年发展为三期。
关节损害
多累及大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其次是肩、肘、踝、髋、腕等关节。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肿胀、疼痛,但关节疼痛没有肿胀明显。
常持续数周至数月后自行好转,很少超过1年。
神经系统损害
嗜睡、昏迷。
智力减退、记忆力减退、人格改变。
步态不稳、下肢瘫痪。
肢体远端(手、足等)有麻木、针刺或蚁行等异样感觉。
皮肤损害
多见于手、腕、足及踝部皮肤。
早期多为单侧皮肤稍肿胀、紫红色或青紫色的局部皮损。
随着持续时间延长,可发展为双侧,皮损范围逐渐扩大,水肿消退、色素沉着、皮毛脱落等。
多数伴有局部感觉丧失。
其他症状
眼部症状:包括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视野改变等。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寒战、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咽痛、肌痛、恶心、食欲减退等。
就医
就医科室
感染科
如果曾去野外或疫区,皮肤出现游走性红斑,发热、头痛和关节肿胀、疼痛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出现嗜睡、昏迷、下肢瘫痪等紧急情况时,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可能需要做腹部超声检查、胸部CT、关节X线或MRI检查,故应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物,建议穿宽松容易穿脱衣服,已怀孕或准备怀孕者须提前告知医生。
高热患者,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以及用温水擦拭手、足、腋窝等部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皮肤上是否有红斑?出现多久了?
是否摸到颈部、腹股沟、腋下肿物?肿物是否伴有疼痛?
是否有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等肿大?肿大处是否伴有疼痛?
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面瘫等?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有蜱叮咬过?什么时候被叮咬的?
从事什么职业?
最近是否去过丛林、草地、山区?
近期是否去过莱姆病流行区?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关节X线检查、胸部CT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多西环素、红霉素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蜱等昆虫叮咬史。
有莱姆病疫源地居住或旅行史。
临床表现
典型莱姆病分为三期。
一期:主要为皮肤损害(游走性红斑)、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肌痛)。
二期:主要为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面瘫)、循环系统损害(如呼吸短促、心悸、胸痛)。
三期:主要为关节损害(如关节肿胀、疼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红细胞沉降率
可了解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还能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血红蛋白(Hb)降低,提示存在贫血。
红细胞沉降率(ESR)又称血沉,加快提示可能存在急性感染。
本病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偶尔可升高。
病原学检查
直接涂片镜检
取受损组织切片或血液、脑脊液、关节液、尿液等涂片观察,或者涂片后染色观察。
显微镜下发现伯氏疏螺旋体,可确诊。
此方法检出率较低。
病原分离培养
取受损皮肤组织、血液等作为标本,进行分离培养。
分离培养获得伯氏疏螺旋体,即可确诊。
此方法检查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2个月。
聚合酶链反应(PCR)
适用于早期诊断。
取皮肤组织、尿液、血液、脑脊液、关节液等作为标本,检测其中的伯氏疏螺旋体DNA。
检测发现伯氏疏螺旋体DNA,即为阳性。
免疫学检查
一般先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步筛查,结果可疑者应用免疫印迹法、两步法确诊。
取血清、脑脊液、关节液、尿液等作为标本。
检查其中是否存在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IgM、IgG抗体及其滴度。
检测到高滴度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IgM和/或IgG抗体,或者特异性IgM和/或IgG抗体滴度出现2倍及以上升高,有助于确诊。
诊断标准
同时符合以下3项,即可确诊。
有明确病史:有硬蜱等昆虫叮咬史;有莱姆病疫源地居住或旅行史。
符合以下至少1项临床表现。
游走性红斑或一期其他皮肤损害。
有发热、头痛、咽痛、肌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有神经系统损害。
有关节损害、三期皮肤损害。
符合以下至少1项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清或体液(脑脊液、关节液、尿液)中检测到高滴度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抗体IgM、IgG。
两次免疫学检查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抗体IgM和/或IgG效价2倍及以上增高。
受损组织切片或血液、体液(如脑脊液、关节液、尿液)涂片直接镜检发现伯氏疏螺旋体。
组织或体液中伯氏疏螺旋体PCR检查DNA阳性。
鉴别诊断
鼠咬热
相似点:都可有发热、皮肤斑疹、循环系统及关节损害表现,以及类似的咬伤史。
不同点:鼠咬热有明确的鼠咬伤病史,病原体为小螺菌或念珠状链杆菌,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可鉴别。
恙虫病
相似点:都可有类似的发热、皮肤损害等。
不同点:恙虫病的病原体为恙虫病东方体,皮肤损害特点为叮咬处焦痂、溃疡、周围红晕等,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结等可鉴别。
风湿病
相似点:都可有类似的发热、环形红斑、关节及循环系统损害表现。
不同点:风湿病与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结等可鉴别。
其他有类似症状的疾病
皮肤损害:需要与其他疾病的红斑、紫斑或硬皮病等进行鉴别。
神经系统损害:需要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面瘫、吉兰-巴雷综合征脊髓炎及周围神经炎等进行鉴别。
循环系统损害:需要与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等进行鉴别。
关节损害:需要与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等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尽早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采取对症治疗。
特别提醒:所有药物都需遵医嘱应用,避免自行用药或更改剂量。
病原治疗
及早应用抗菌药物,可迅速改善游走性红斑等皮肤损害,也可以防止疾病进展,有助于改善预后。抗菌药物治疗应由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期
成人:可口服多西环素、红霉素,还可应用强力霉素、阿莫西林等。
儿童:首选口服阿莫西林,也可应用红霉素、青霉素G等。
二期
常选用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头孢氨噻、青霉素G等。
三期
常选用静脉滴注青霉素G、头孢曲松等。
对症治疗
休息: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促进疾病康复。
补液: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退热:可采用冷敷、酒精擦拭等物理方法降温,也可应用退热药物治疗。
镇痛:有皮损、关节等部位疼痛者,可适当应用镇痛药。
应用糖皮质激素: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可应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特别提醒:本病虽然具有传染性,但很少有人传人的情况,因此不需要隔离。
预后
治愈情况
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有自愈可能。
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若未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则预后较差,可能致残。
危害性
影响生活
莱姆病可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损害,可从多方面影响正常生活。
如引起皮肤损害,可出现红斑、水疱等,治疗后皮肤损害部位可能变黑,影响美观。
如引起关节损害,可反复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影响正常行走等。
如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可出现嗜睡、昏迷、步态不稳、记忆力障碍等,影响正常学习、工作、行走。
影响胚胎发育
孕妇患病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先天性疾病,或者发生早产、死产等不良结局。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多饮水。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忌食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肥肉、生鱼片、辣椒、葱、姜、蒜等。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等。
禁止饮酒。
皮肤管理
有皮肤损害的患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护理皮肤。
保持衣物和床单清洁。
避免搔抓、摩擦或用肥皂水清洁皮肤。
皮肤清洁不可过勤,每天1次即可。
贴身衣物应采用宽松、柔软的布料,避免衣物摩擦刺激皮肤。
生活管理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戒烟。
心理支持
关注心理健康,及时释放压力,避免焦虑、抑郁、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
患者及家属应正确了解莱姆病,改变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预防
莱姆病的疫苗目前尚在探索中,主要预防措施为加强个人防护(最主要)、暴露后处理及预防。
加强个人防护
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树林、草地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停留。
如需进入林区等疫源地,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扎紧袖口、领口等。
衣服尽量穿浅色,以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
衣物表面应尽量光滑,让蜱不易附着。
不要穿凉鞋。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蜱剂,如避蚊胺(仅适用于2岁以上人群),效果可维持数小时。使用时避免过量,否则会引起皮肤不良反应。
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附着。
暴露后处理及预防
蜱叮咬后处理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发现被蜱虫叮咬后,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不要生拉硬拽或用手捻碎取下。
(建议配示意图)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观察身体状况30日,观察期间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
暴露后预防
如无多西环素禁忌证,有以下情况时可考虑口服多西环素,进行暴露后预防。
当地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超过20%。
蜱在体表存在时间可能超过36小时。
在蜱被移除后72小时内有条件服药。
如被蜱叮咬者十分焦虑,即使不符合以上情况,也可考虑服用多西环素等进行预防。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在墙面、地面发现蜱,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皮肤不慎接触到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