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干燥脱皮
概述
面部干燥、脱屑,可伴有红斑、瘙痒、刺痛
多由皮肤干燥或面部皮炎引起
面部干燥脱皮,影响生活和美观时可就医
日常保湿,避免日晒、干燥炎热环境可缓解
定义
面部干燥脱皮指面部皮肤长期反复干燥、脱屑。
避免日晒、强光、干燥炎热环境、加强保湿,可以一定程度预防和改善面部皮肤干燥脱皮。
发生机制
面部干燥脱皮的发生主要与面部肤质特点、面部皮炎相关。
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是因为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过少,或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减少,引起皮肤内水油分布不平衡,继而导致面部皮肤干燥、容易脱皮。干性皮肤的形成与家族遗传和基因有关。
面部炎症性皮肤病
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常见面部炎症性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可以引起面部真皮层的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表皮经皮水分丢失增加,水油分布不平衡,继而导致面部皮肤干燥或脱皮。
表现
面部干燥脱皮多发生于面颊部、鼻翼两侧、眉心、口唇周围、眼睑等部位。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轻度或中度脱屑。
症状特征
发生部位
面部干燥脱皮多发生于面颊部、鼻翼两侧、眉心、口唇周围、眼睑等部位。
症状特点
面部皮肤干燥、粗糙、有紧绷感。
面部皮肤水油分布不均衡,可能表现为面部部分区域干燥脱皮,而部分区域油腻。
面部细纹增加,易发生皮肤老化、起皱纹,尤其是嘴角、眼周等部位。
部分患者可能有头皮、眉毛等头面部毛发生长部位的干燥、脱皮,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面部干燥脱皮的严重程度与季节、气候有关,多在秋冬季节或季节交替时加重,在春夏缓解。多在寒冷干燥地区加重,在温暖湿润地区缓解。
伴随症状
面部皮肤干燥脱皮合并瘙痒,甚至全身皮肤干燥、脱皮、瘙痒,可能是特应性皮炎或过敏体质。
若受到日晒、炎热、潮湿环境刺激后,容易泛红,甚至有烧灼感、刺痛感,可能是面部皮肤敏感性增加。
面部干燥脱皮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细小红血丝,尤其是鼻翼两侧、面颊部位,提示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
原因
疾病因素
脂溢性皮炎
大多与局部皮脂溢出过多有关,表现为面部皮肤油腻,但容易发红、脱屑。
特应性皮炎
与遗传性过敏体质相关,表现为面部皮肤干燥、脱屑、红斑,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日光性皮炎
和紫外线过敏有关,表现为日晒后面部皮肤发红、脱屑,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烧灼、刺痛感。
过敏性皮炎
和面部接触过敏原,或口服某些食物、药物过敏有关,有明确过敏因素导致的面部皮肤发红、脱屑,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系统性疾病
如维生素A缺乏症、贫血、营养不良等,可能缺乏一种或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异常,面部皮肤干燥、脱皮。
非疾病因素
肤质特点
肤质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和个体特异性。部分人群的肤质天生为干性皮肤或混合性皮肤,容易发生面部皮肤干燥脱皮。
生活因素
经常日晒、暴露于炎热环境。
不习惯涂抹水、乳、面霜等保湿性护肤品。
睡眠不规律,经常性熬夜,压力大等。
就医
面部干燥脱皮可能无需特殊处理,但若症状持续,影响生活或美观,则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面部皮肤干燥、脱皮,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或美观,或伴有瘙痒、刺痛、烧灼感等症状,或伴有身上其他皮肤部位的皮炎、瘙痒,建议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面部皮肤干燥、脱皮多久了,以前反复发生过吗?
面部皮肤有没有刺痛、瘙痒或其他不适?
身上有其他皮肤部位干燥,瘙痒,或者患皮炎吗?
面部皮肤干燥、脱皮是否影响日常生活?
是否有缓解和加重的因素?比如日晒、炎热环境、精神压力、来月经、吸烟、喝酒等因素是否会加重?
是否自行使用过药物或护肤品,效果如何?
病史清单
直系亲属是否有皮肤干燥或湿疹病史?
是否长期日晒、经常进行户外运动或从事户外工作?
是否平时不注重护肤,很少用水、乳、霜等保湿护肤品?
相关检查
查体
皮肤科医生需要查看头面部的皮损形态、分布,还可能需要查看其他皮肤部位的皮损。
实验室检查
可能会进行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过敏原、抗核抗体谱检测等。
面部皮肤干燥本身不需要特殊检查,但通过上述检查,可以排查和鉴别过敏性皮炎、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等。
缓解与治疗
面部皮肤干燥脱皮可通过加强保湿、科学护肤、调节饮食、改变生活习惯获得缓解。严重的、反复发作的面部干燥脱皮需要寻求专业治疗,治疗后一般可改善。
缓解措施
饮食
饮食尽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减少日晒,避免炎热环境,避免洗澡水温过高。
尽量减轻精神压力。
护肤方式
每天可用温水洁面,如果使用洁面乳,应选用弱酸性或者中性pH值的温和洁面乳。
避免过度清洗,通常一日洁面次数不超过两次。
洁面后坚持涂抹水、乳、面霜等保湿剂,可根据具体肤质、气候选择合适黏稠度的保湿剂。
专业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对因治疗
面部皮肤干燥脱皮的对因治疗主要是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或系统性疾病的原发病。对因治疗以系统治疗为主。
缺铁性贫血
口服补铁药,如富马酸亚铁等。
维生素A缺乏症
可口服维生素A治疗。
营养不良
加强饮食的营养摄入,必要时输注营养补充剂。
干燥综合征
严重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对症治疗
炎症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或非疾病因素引起的面部干燥脱皮主要进行对症治疗。
局部外用药治疗
大部分面部干燥脱皮患者可使用局部外用药治疗缓解症状。
湿敷:可使用生理盐水或矿泉水湿敷,保持皮肤湿润。
外用糖皮质激素:
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严重的面部干燥脱皮,伴有红斑、瘙痒等,可外用1%他克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减轻皮肤炎症。
使用数天内,可能有烧灼感,为正常的治疗反应,需逐步耐受,可在保湿剂后叠加使用,减少药物刺激。
一般不和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系统药物治疗
大部分面部干燥脱皮患者不需要系统药物治疗。
维生素:口服维生素C、烟酰胺、胡萝卜素等,有助于改善光敏感性。
中药类:可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辨证施治,通过口服中药调节体质,从而改善皮肤状态。
其他口服药:某些面部干燥脱皮患者同时患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外用药和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口服免疫抑制剂,或口服小分子靶向药,如巴瑞替尼或阿布昔替尼。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