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眼睑长疙瘩
概述
出现在上眼睑皮肤或睑结膜的损害,常为结节、囊肿、丘疹等
可能伴有眼睑红肿、疼痛、眼部异物感等不适
与感染、过敏、眼部清洁不当等有关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注意眼部卫生
定义
上眼睑长疙瘩是一种通俗说法,通常指的是在上眼睑皮肤层或结膜层出现的突出表面的损害。
眼睑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睑。眼睑共5层,从外向内依次是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肉层、睑板层、结膜层。涉及上睑各个层次的病变都可能表现为疙瘩。
上眼睑高出皮肤的常见损害包括结节、囊肿、丘疹肿瘤等。上眼睑突出睑结膜的损害常见的有滤泡、乳头增生、囊肿等。
发生机制
上眼睑高出皮肤的常见损害包括炎性结节、囊肿、丘疹、肿瘤等。常见的突出睑结膜的损害有结膜结石、结膜肉芽肿等。
高出睑皮肤的损害
炎性结节
为实质性、深在性、可触诊的皮损。可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炎症引起。炎症可能是感染、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常见的有外睑腺炎、睑缘炎等。
囊肿
为具有囊腔结构、内含有液体或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上眼睑腺体堵塞可能导致囊肿形成。常见的有睑板腺囊肿、眼睑皮脂腺囊肿、表皮囊肿结膜囊肿等。
丘疹
为局限性、实质性的表浅隆起性皮损,直径≤1cm。丘疹可由表皮或真皮浅层细胞增殖、代谢产物聚积或炎性细胞浸润(如湿疹)引起。常见的有扁平疣等。
肿瘤
某些良性肿瘤,如脂肪瘤平滑肌瘤是由细胞过度增生导致的。常见的有眼睑血管瘤、眼睑色素痣和眼睑黄色瘤等。
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可能在眼睑组织内发生。这些肿瘤的发生涉及基因突变、细胞信号异常和肿瘤微环境改变等多种病理过程。
突出睑结膜的损害
滤泡:由淋巴细胞反应引起,呈外观光滑,半透明隆起的结膜改变。大多数病毒性结膜炎、一些寄生虫引起的结膜炎以及药物(碘苷地匹福林、缩瞳剂)引起的结膜炎都可造成滤泡形成。
乳头增生:上睑结膜乳头主要见于春季结膜炎和结膜对异物(如缝线、角膜接触镜等)的刺激反应。
其他:与皮肤损害相似,结节(如内睑腺炎)、肉芽肿、囊肿等也可以发生在睑结膜上。
类型
上眼睑疙瘩按照是眼部常见体征,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分类。根据引起疙瘩的因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生理性上眼睑疙瘩:常见的有眼睑脂肪垫。位于眼睑的皮下组织层。年龄增长或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脂肪垫突出,形成类似疙瘩的外观。这种情况通常无症状,除非脂肪垫过度突出,影响视力或美观。
病理性上眼睑疙瘩:由感染、炎症、免疫、异常增生等引起的疙瘩。常见的有睑腺炎、睑板腺囊肿、脂肪瘤、结膜结石等。
表现
上眼睑长疙瘩,具体特点或伴随症状因其所致疾病而异。需注意观察疙瘩的持续时间,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变化。
症状特征
上眼睑长疙瘩发病缓急、诱发因素、出现的年龄,不同疾病有着独特的特点。以下仅为某些疾病的常见特点,并不代表患此病。
发病的时间
短期内出现的疙瘩:可能是由感染、外伤、过敏反应引起的。例如,睑腺炎、毛囊炎、病毒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长期存在的疙瘩:可能是良性肿瘤(如脂肪瘤)、慢性炎症或恶性肿瘤(如皮肤癌)。
诱发因素
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毛囊炎、结膜炎或睑板腺炎。
外伤:眼睑受伤可能引发肉芽肿、血肿或感染。
过敏反应:环境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可能诱发过敏性结膜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硬皮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导致眼睑红肿和疙瘩。
年龄
婴幼儿:多是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等,其中以皮样囊肿较为多见。
青少年:可能是清洁不当、感染导致的。常见的有睑板腺囊肿、睑腺炎、结膜炎、扁平疣等。
老年人:可能与脂肪垫突出、皮肤松弛和良性肿瘤(如脂肪瘤)等有关。
伴随症状
眼睑疙瘩可能伴随一些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症状和相应的疾病。
瘙痒
可见于多种疾病。若出现红色丘疹,伴明显瘙痒,可见于蚊虫叮咬或过敏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等。
红肿、疼痛、化脓
睑腺炎、毛囊炎、疖,病程初期可出现红肿、疼痛,后期可出现化脓。
异物感
可能与损害刺激角膜有关。常提示存在结膜结石、泡性结膜炎、结膜囊肿等。
眼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
可能提示结膜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过敏或环境刺激等。
长时间的眼睑肿胀
可能提示慢性眼病,如结膜肉芽肿等。
视力下降、眼球突出
可能与肿瘤压迫有关。可见于纤维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
发热
睑部感染严重或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时,可能伴有发热。
原因
多种因素可以引起上眼睑出现小疙瘩。以下仅列举部分原因,如您需要确诊,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疾病因素
眼部感染性疾病
睑腺炎
俗称为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睫毛毛囊的是外睑腺炎。如果是睑板腺感染,称为内睑腺炎。大多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上下眼睑均可发生。
病程初期,除了表现为疙瘩,局部可能伴有疼痛、瘙痒等。睑腺炎发生2~3天后,可形成黄色脓点,硬结软化后,可自行破溃。破溃后炎症明显减轻,多数在1周左右痊愈。
眼睑疖肿
眼睑皮肤或腺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除可以表现为眼睑疙瘩外,还可能伴有剧烈疼痛、发热、脓肿形成和全身症状。
病毒性睑皮炎
常由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睑部皮肤有丘疹、水疱等。眼部有刺痛、烧灼感。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常发生在单侧眼睑。
结膜结石
常好发于上睑。并非真正的结石,由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变性白细胞凝固而成。分布无规则,有时可呈散点状,也可于某一处密集分布。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结石突出于结膜表面引起异物感,可导致角膜擦伤
眼部非感染性疾病
睑板腺囊肿
俗称霰粒肿。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年人。常见于上睑,单个发生,也可以上、下眼睑或双眼同时多个发生。
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肿块,一般无疼痛。多数长期不变,或逐渐长大,质地韧。也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物质。如果继发感染,则可能形成急性化脓性炎症,破溃后有脓液流出。
眼部接触性皮炎
常由使用化妆品引起。典型皮损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丘疹和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常有瘙痒或灼痛。
粟丘疹
俗称脂肪粒。典型皮损为黄白色、坚实性丘疹,表面光滑,顶部尖圆,无融合,可挤压出坚实的角质样球状颗粒。一般无自觉症状。好发于下眼睑,上眼睑也可发生。
汗管瘤
为小汗腺末端导管分化的一种腺瘤。多累及青年女性,在青春期可加重。常对称分布于眼睑周围,皮损呈肤色、淡黄色或褐黄色半球形或扁平丘疹,直径1~3mm,密集而不融合。常无自觉症状。
皮样囊肿
一种良性肿瘤,由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表现为无痛的囊性肿块,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其他症状通常较少,但破裂时可能引发炎症和感染。
眼睑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恶性皮肤肿瘤。可能表现为不痛或轻度疼痛的、边缘清晰或不规则的疙瘩。可能伴有溃疡、出血和瘙痒。这些肿瘤需要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脂肪瘤
一种由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可以在上眼睑处出现,通常为无痛性的结节。
结膜肉芽肿
结膜或眼睑边缘慢性炎症引起的良性增生。特点包括红色、肉质的疙瘩,可能影响视力。症状可能包括眼睑红肿、疼痛和异物感。
结膜囊肿
由于结膜炎症、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液体积聚。特点包括透明、液体充满的疙瘩。可能伴有眼部不适和异物感。
全身疾病
皮肤疾病
扁平疣、过敏性皮肤病、痤疮、神经性皮炎等。除了可能在眼睑有疙瘩,全身其他部位也有类似表现。
扁平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为扁平隆起性丘疹,除了可能发生在睑部,还可能发生于其他颜面部、手背及前臂。好发于颜面部年。典型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
过敏性皮肤病:很多全身性过敏性皮肤病会有上眼睑出现疙瘩的表现,如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与接触空气中的悬浮物、动物皮屑,以及食物等有关。除了眼睑红肿,还有其他部位的红斑、丘疹等。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由于毛孔堵塞和油脂分泌过多引起的皮肤病。除了发生在睑部,皮损更多见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可能有瘙痒和疼痛等不适。
神经性皮炎:可能与精神因素、压力或焦虑有关。常伴有上眼睑部位的皮损。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
自身免疫性疾病
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可在睑部有疙瘩样的表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有低热、关节肿胀、僵硬等不适。SLE患者同时有蝶形红斑、关节痛等表现。
非疾病因素
生理性脂肪垫突出
随着年龄增长,眼睑脂肪垫可能因皮肤松弛而变得更明显。
不注意清洁卫生
不良的眼部卫生可能导致毛囊和皮脂腺堵塞,从而引发疙瘩。
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上睑时,产生的叮咬刺激和毒素可刺激皮肤血管及产生过敏反应,引起上眼睑红肿。
药物
一些药物,如抗生素药膏,如新霉素四环素眼膏,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引起上眼睑出现疙瘩。一些降眼压如布林佐胺滴眼液也会引起眼睑接触性皮炎。
就医
上眼睑长疙瘩,如果疙瘩持续时间较长,或疙瘩较大、生长较快,或伴有红肿、眼异物感等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如果经调整饮食、不良用眼习惯和生活作息后,上眼睑疙瘩明显缓解,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就医:
眼睑皮肤上的疙瘩较大且生长较快。
局部红肿严重,且伴有眼睛异物感、眼分泌物增多等不适。
伴有脓液流出或视力下降。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眼睑内颗粒较多、较大,且伴有分泌物。
就诊科室
出现上眼睑长疙瘩的情况,如果以眼部红肿、眼部异物感、瘙痒等局部症状为主,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眼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的全身症状时,可能需要于相应科室就诊:
伴其他部位皮肤的红斑、丘疹、皮损等,可能需就诊于皮肤科。
如果伴有高热、畏寒等,建议到急诊科或发热门诊就诊。
如果伴有蝶形红斑、关节疼痛,建议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疙瘩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形成的?持续了多长时间?
疙瘩是否疼痛?疼痛是持续的还是阵发性的?疼痛程度如何?
疙瘩的大小、形状或颜色有无变化?疼痛或不适程度是否有变化?
除了上眼睑,身体其他部位也有相似的疙瘩吗?
是否有红肿、瘙痒、流泪、分泌物、视力下降等伴随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对任何物质过敏?如药物、化学物质或化妆品?
卫生习惯如何?是否经常用手揉眼?
生活或工作环境是否存在刺激性物质,如烟雾、灰尘或化学物质?
最近是否有眼部外伤或手术?
出现疙瘩后接受过哪些眼部和全身的检查?
发病后曾接受过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相关检查
医生会根据相关病史及伴随症状,分析可能病因,选择进行专科检查,如考虑全身性疾病所致,则还需要进行全身检查。
眼部检查
视诊、触诊
医生会观察疙瘩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和边缘,以及是否有红肿、瘙痒、脓头等表现。
触诊可以了解疙瘩的硬度、活动度和压痛性。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疙瘩的性质,如感染、肿瘤或炎症。
视力检查
用来了解患者的视力情况,评估疙瘩是否影响到视力。
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
使用裂隙灯检查可观察到眼睑、结膜和其他眼部结构。有助于了解疙瘩是否影响到其他眼部组织,从而确定病变范围。
眼部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眼部超声、CT检查或MRI检查,以了解疙瘩的内部结构、范围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些检查对于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感染性病变或炎症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可提示是否有感染发生。如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细菌或病原体检测
对于可能是感染性疙瘩的情况,医生可能会采集分泌物或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原体检测。这有助于确定感染的类型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活检
对于疑似肿瘤的疙瘩,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活检,通过组织学检查来确诊良性或恶性肿瘤。
缓解与治疗
不要挤压疙瘩,以免加重感染或引起其他并发症。明确诊断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缓解措施
通过以下措施,如果症状未有好转,请及时就医。
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
避免用手触摸眼睑,暂停使用眼部化妆品。保持眼部卫生,以防止感染。
避免挤压
不要试图挤压疙瘩,以免加重感染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减少用眼时间
在电脑前工作或使用手机、平板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当间歇性远眺或闭目休息以放松眼部。
避免尘螨和风沙刺激
在污染和风沙较大的环境中注意保护眼睛,可佩戴防护眼镜或者帽子。
专业治疗
明确诊断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很多疾病可以引起上眼睑疙瘩,以下仅列举部分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睑腺炎
早期进行局部热敷,使用抗生素滴眼泪或眼膏(左氧氟沙星眼膏、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脓肿形成后多会自行破溃排脓,严重者可切开引流。
睑板腺囊肿
对于较大的睑板腺囊肿手术前缩小肿物,可以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的睑板腺囊肿,可采取手术治疗。术后要对切口加压止血,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结膜结石
轻度症状可以观察。如果疙瘩,眼睛有异物感,可考虑由医生剔除结石。
粟丘疹
可以通过针剔、电灼术、激光消融、电干燥等方法去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
扁平疣
主要采用物理治疗(如冷冻、电灼、刮除、激光)和外用药物治疗(如0.05%~0.1%维A酸软膏、氟尿嘧乳膏),系统药物(如干扰素等)治疗多用于皮损数目较多或久治不愈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