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阿丝虫病
概述
可出现游走性皮下肿块、眼部奇痒、异物感、畏光等多种症状
以杀虫药物治疗为主,皮下和眼部肿物可手术摘除
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斑虻叮咬传播
预后良好,大多数人可以治愈
定义
罗阿丝虫病是由罗阿丝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罗阿丝虫病流行于非洲热带雨林地区,主要通过斑虻(也称为鹿蝇,是一种小飞虫)叮咬人体后致病。
罗阿丝虫病的主要特征为游走性皮下肿块,伴皮肤瘙痒,还可出现眼部相关症状,如眼部奇痒、异物感、畏光、流泪等。
发病情况
罗阿丝虫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主要局限在非洲热带雨林及其边缘地区,重度感染地区为喀麦隆、尼日利亚、刚果、安哥拉、赞比亚、乌干达、苏丹等,估计有200万~300万病人。
由于国际交往频繁,造成世界各地均有本病病例。
病因
罗阿丝虫感染人体是致病的直接病因,但引起流行时受到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因素的影响。
致病原因
传染源
罗阿丝虫感染者为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斑虻叮咬传播。
因为斑虻主要在白天叮咬人吸血,而且微丝蚴一般也常在白天出现在外周血液中,所以白天遭受叮咬更容易引起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成人感染较儿童多见,男性感染高于女性,可能与成年男性户外活动更多有关。
流行区的居民因反复被传播性斑虻叮咬,存在不同程度获得性免疫,但与斑虻接触机会大,所以整体发病率仍高于外地。
发病机制
罗阿丝虫的致病阶段主要是成虫。成虫在人体皮下组织中进行广泛的活动,同时会产出代谢产物,从而引起皮下结缔组织炎症反应,虫体停留处可出现有剧痛的肿块,也能侵害其他多个器官引起相关症状。
症状
罗阿丝虫感染引起罗阿丝虫病,具有大约1年的潜伏期,期间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发病时,最常见为皮肤游走性肿块和眼结膜炎表现,也有可能出现其他症状。
主要症状
皮肤症状
出现皮下游走性肿块是常见症状,又称为卡拉巴肿块,是由成虫游走至皮下组织造成的。
全身各处均可发生,最常发生部位为腕部和踝部,伴有皮肤瘙痒和蚁走感症状。
肿块多持续2~3天,若虫体离去,肿块也随之消失。
相比流行区当地居民,外来人群感染后的症状更为严重,皮下游走性结节更为严重。同一地域的男女老少症状差别不明显。
眼部症状
成虫常移行到眼部结膜引起结膜炎,出现畏光、流泪、疼痛等不适,伴有严重瘙痒感、异物感。
可出现球结膜肉芽肿、眼睑水肿及眼球突出等体征。
有时可发现成虫在球结膜下蠕动,或者在眼睑部皮肤出现可移动的条索状肿块,或由鼻梁皮下移动到另一眼。
成虫一般在眼部停留2~3h,症状持续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其他症状
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荨麻疹、全身瘙痒、疲倦、四肢关节疼痛、局部肿胀等症状。
其他器官损伤症状
罗阿丝虫病偶尔也可能会累及心脏、肾脏或脑部,引起胸痛、血尿、蛋白尿、头痛等症状。
就医
一旦出现罗阿丝虫病的可疑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科室
眼科
如果出现眼部症状如结膜水肿、畏光、流泪、痒感、异物感等,建议就诊于眼科。
皮肤科
如果出现游走性皮下肿块伴皮肤瘙痒、蚁爬感等,可就诊于皮肤科。
感染内科
如果曾有流行区蝇虫叮咬史,怀疑是罗阿丝虫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就诊于感染内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可能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胸部CT检查等,故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服。
就医前如果有发热,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毛巾敷额头或擦拭腋下等。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下肿块是否会移动,有没有什么规律?
皮下肿块在哪些位置出现过?同一个部位的皮下肿块持续多久?
是否有眼部症状如结膜水肿、畏光、流泪、痒感、异物感?
是否有发热、荨麻疹、全身瘙痒、疲倦、四肢关节疼痛等?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的?目前最严重的不舒服是哪一种?
有没有其他不舒服?
病史清单
是否有非洲热带雨林旅行史?同行人员是否有类似症状?
是否有蝇虫叮咬的情况?
是否有进行检查与治疗?效果怎样?
检查清单
近1个月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活检报告:皮肤或眼睑肿块活检等。
用药清单
近1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退热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诊断
为准确诊断,医生会对患者的病史、症状进行细致了解,并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同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病史
本病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流行病病史。
有非洲旅居史。
有热带雨林旅行史。
有蝇虫叮咬的情况。
临床表现
有皮肤症状,如瘙痒、游走性皮下肿块等。
有眼部症状,如结膜水肿、畏光、流泪、痒感、异物感等。
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荨麻疹、全身瘙痒、疲倦、四肢关节疼痛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用于提示是否存在感染。
若白细胞计数大多是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辅助支持诊断。
抗原/抗体检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及测定罗阿丝虫抗原。
若出现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或抗原阳性,可以辅助诊断,但检查的特异性和实用性欠佳,目前不是主要手段。
病原学检查
是本病的确诊依据。
白天采集患者外周血,查找微丝蚴。
直接观察眼结膜,查找成虫。
从游走性皮下肿块活检标本中查找成虫。
对于可疑脑膜炎患者,可在尿液、脑脊液中查找微丝蚴。
鉴别诊断
罗阿丝虫病主要引起皮肤和眼部的症状,常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眼囊尾蚴病
相似点:囊尾蚴可寄生在眼,也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等。
不同点:眼囊尾蚴病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猪肉病史。进行病原学检查可鉴别。
钩虫病
相似点:钩虫的幼虫入侵皮肤时,数分钟内即有烧灼感、针刺感或奇痒等。
不同点:钩虫病不会出现皮下游走性肿块。病原学检查可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杀死虫体。
治疗原则:尽早使用杀虫药物,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杀虫,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杀死成虫与微丝蚴的药物并不相同。
杀成虫药物:乙胺嗪、呋喃嘧酮有杀灭成虫作用,但须用大剂量、多疗程治疗,才有效果。
乙胺嗪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当感染严重时,在给予重度感染患者乙胺嗪之前,使用阿苯达唑或血浆分离置换法,可以减少微丝蚴的数量和严重副作用的风险。
手术治疗
皮下肿物和眼部肿物可采用手术摘除,但是摘除不一定能保证完全清除成虫。
预后
积极治疗者预后良好,若不治疗,可能出现多种危害。
治愈情况
未治疗
未治疗者,丝虫病可长期存在,并且有可能加重至威胁生命。
治疗后
罗阿丝虫病经过药物治疗多可以治愈,大多数症状会消失,预后良好,少数患者会出现临床复发或血液中持续存在微丝蚴。
少数患者可能影响视力,虫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时,可出现后遗症。
危害性
罗阿丝虫可引起罗阿丝虫病,造成多种危害。
短期内可出现皮下肿块、瘙痒等多种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对于美观也有影响。
症状可长期反复出现,使患者焦虑、恐慌等,影响心理健康。
罗阿丝虫病可能会影响视力,严重者可能失明。
病情严重时,可以损伤心脏、胃、肾、膀胱、脑等器官,影响器官功能,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可引起流行,危害社会大众的健康。
日常
除了前述专业治疗,也需要注意日常管理,还应该对预防给予足够重视。
日常管理
脱离疫区,或者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再次被斑虻叮咬。
皮肤瘙痒尽量避免搔抓,以免继发细菌感染。
发现皮下移动的肿块时,不可自行挤压或者用锐利剥出。
预防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降低罗阿丝虫病的发病风险与流行。
管理传染源
在流行区,所有人都应该配合医疗机构及疾控机构进行的筛查普查;若发现患病,应该积极治疗。
切断传染途径
使用杀虫剂尽量消灭居住与工作环境中的斑虻。
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若需要在流行区长时期停留或工作时,可预防性服用乙胺嗪。
尽量避免去相关疫区旅游。
赴非洲疫区工作,尽量减少野外停留时间。在野外停留时,穿长衣长裤、厚实衣裤或者浸湿的衣物。尤其是白天外出时,更应该特别防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