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
概述
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是通过导管注入化学制剂(无水乙醇),闭塞冠状动脉的间隔支,使其支配的肥厚室间隔心肌缺血,坏死、收缩能力下降,使左心室流出道增宽的治疗方法。可减轻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2.术前准备
(1)完成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生化检查。
(2)术前行介入导管术明确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诊断。
(3)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适应证
1.临床症状显著,药物不能控制或对药物不能耐受。
2.原外科治疗或植入起搏器治疗后疗效欠佳的室间隔局限性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
3.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导管测定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PG)高及有猝死的高危因素。
4.有症状的患者,LVOTPG静息时>50mmHg或应激时>100 mmHg。
5.超声心动图显示有明显的主动脉瓣下梗阻,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阳性。
6.冠状动脉造影有合适的间隔支。
禁忌证
2.LVOTPG高,但患者无或仅有轻微临床症状。
3.合并有严重二尖瓣病变等,须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
4.对年幼及高龄患者应慎重。
操作方法
术前须插入临时起搏器,并监测主动脉和左心室压,常规应用肝素
1.常规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
确定间隔支的走向、分布区域,观察有无对比剂通过侧支血管进入前降支或其他血管。
2.压力阶差测定
加压球囊过程中应观察压差变化,压差下降时,可考虑注入无水乙醇
3.消融靶血管的选择
靶血管定位多应用术中冠脉造影和监测LVOTPG相结合的方法。用合适的球囊试堵间隔支10~30min,若LVOTPG下降≥30%,提示该血管为消融靶血管。一般靶血管多为第一间隔支,少数为第二间隔支或其他间隔支。
4.无水乙醇注射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应尽可能少的使用无水乙醇,用量越少越不容易出现并发症。注射乙醇时,应控制速度,推送过快,患者容易出现胸痛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注射过程中一旦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必须终止操作;若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减慢、减少甚至中止注射;若出现交通支开放应立即停止注射。最后,PTSMA结束前,应造影确定冠状动脉有无损伤和间隔支阻塞及冠脉血流状况。术后注意观察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
消融终点
LVOTPG下降≥50%。
并发症
1.胸痛
术中球囊试堵时即有胸痛症状,给予药物止痛。
2.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合并症,多数经临时起搏可恢复。
3.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于术后24h内,少数患者需行电复律。
4.其他
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
术后护理
1.注意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
2.临时起搏器术后应保留24小时以上,床旁拍X线胸片观察起搏导线位置。
3.术后防止导线脱落、导线穿孔发生心脏压塞、晚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术前准备
适应证
禁忌证
操作方法
消融终点
并发症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