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
概述
慢性肠炎是指发生于肠道的慢性炎症
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等
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及其他因素有关
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中医治疗等
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肠黏膜损伤,迁延不愈,可导胃肠道产生慢性炎症性疾病,称为慢性肠炎。
分型和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肠炎:主要病因为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感染,患病后迁延不愈可至慢性胃肠炎
非感染性慢性肠炎:非感染原因造成的慢性肠炎,如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克罗恩病等。
根据发病部位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慢性结肠炎慢性直肠炎等。
病因
致病原因
感染
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后迁延不愈,是导致感染性慢性肠炎的主要原因。
其他因素
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磺胺、某些抗生素等,可靠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会引起慢性肠炎。
免疫性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可引起相关肠病。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导致慢性放射性肠炎
高危因素
饮食习惯差:长期使用不洁净的食物等。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者感染性肠炎迁延不愈可导致慢性肠炎。
症状
主要症状
腹痛
腹痛是慢性肠炎最主要的表现。
常表现为腹间歇性疼痛,甚至是腹部痉挛。
腹泻
慢性肠炎患者常有腹泻表现。
通常表现为每日排便次数大于3次,形态为稀便或水样便
部分患者可有血便或黏血便,表现为大便发黑或带有鲜血及黏液。
其他症状
可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表现。
慢性直肠炎患者可有大便不净、肛门下坠感。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有口腔黏膜溃疡、结节性红斑、外周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虹膜睫状体炎等肠外表现。
外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部位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以及关节畸形等。
结节性红斑:表现为双侧胫前皮肤出现红斑及疼痛性皮下结节
坏疽性脓皮病:下肢、臀部或躯干出现皮肤破损。
膜睫状体炎:表现为视物模糊、流泪、畏光、眼痛以及视力下降。
并发症
肠穿孔
表现为突发腹部剧痛、压痛、反跳痛,伴有恶心、呕吐等。
肠出血
严重溃疡可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便血、黑便、呕血等。
长期慢性出血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经常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腹痛或腹部不适?
疼痛部位如何,什么情况下缓解?
有没有腹胀,什么情况下可以缓解?
每天排便几次,粪便性状与平常比有改变吗?
最近体重下降了吗?
近期有没有吃不洁净的食物或水?
近期吃过什么药?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患有肠道疾病?
是否做过相关检查?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
家里有人出现类似情况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便常规
粪便病原学检查
结肠镜检查
腹部超声、腹部CT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
止泻药物: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
氨基水杨酸制剂:阿司匹林、美沙拉嗪、奥沙拉嗪、柳氮磺吡啶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硫唑嘌呤、环孢素、英夫利西单抗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胃肠道感染史。
近期使用抗生素,或有放射线接触史等。
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嗜酸性粒细胞等数值升高,提示炎症反应的存在。
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可为稀便、血便,镜下检查可见大量脓液及红细胞。
病原学检查:通过粪便培养,可检出相关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判断是否有慢性感染存在。
食物回避和激发试验
食物回避和激发试验阳性,证明患者对该食物过敏,是食物过敏导致慢性肠炎的确诊依据。
肠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到肠黏膜是否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充血、水肿、糜烂,表面附有黏液和炎性渗出物等病理改变,明确病变性质。
肠镜检查还可同时取可疑部位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
主要为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是患者服用医用硫酸钡,然后拍片观察消化道的病变影像。
X线钡餐检查能够观察消化道存在病变的范围。
鉴别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点:都可出现腹痛、腹泻。
不同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可在夜间自行缓解。另外,肠易激综合征为功能性疾病,血常规等检查无异常。
肠癌
相似点:都可出现腹泻、腹痛等。
不同点:肠癌还可出现腹部肿块、肠梗阻,肠镜和病理检查可鉴别。
治疗
慢性肠炎主要以去除病因为主,症状较重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
非细菌感染性肠炎并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一般治疗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以免增加消化道负担。
避免进食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一些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腹泻严重的患者应补充水分,可给予蒙脱石散止泻。
腹痛患者可使用山莨菪碱、阿托品治疗。
治疗期间适当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慢性肠炎根据病因可进行药物治疗。
益生菌治疗
适宜人群:主要针对肠道菌群失调患者。
益生菌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对慢性肠炎引起的腹泻有一定疗效。
常用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抗感染治疗
适宜人群:慢性感染性肠炎患者。
慢性感染性肠炎需要针对病原菌采取对应的抗感染治疗,可根据粪便培养结果进行针对性用药。
细菌感染引起的直肠炎可使用多西环素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引起的直肠炎可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寄生虫感染可使用吡喹酮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氨基水杨酸制剂
常用药为美沙拉嗪,对肠壁炎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也可用柳氮磺吡啶、奥沙拉嗪、巴柳氮等。
注意事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美沙拉嗪。
糖皮质激素
常用药物为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
免疫抑制剂
常用药物为硫唑嘌呤或巯嘌呤
预后
治愈情况
慢性肠炎经积极治疗后可以痊愈,预后一般良好。
危害性
慢性肠炎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长期慢性肠炎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及营养吸收不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受限、成人免疫力以及身体素质降低。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选用易消化、少脂肪的食物。
禁食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等食物。
宜选用少渣清淡的饮食。
缓慢进食,充分咀嚼,有助于食物消化。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物多样化,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和所含的必要营养素。
腹泻呕吐严重时需要多补水,可遵医嘱服用含有电解质的补液盐。
戒酒。
生活习惯
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
进行适当的和有规律的运动。
成人应戒烟,并避免压力过大,张弛有度。
预防
加强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及生食,少吃刺激性食物。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洗手。
积极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
保持良好心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