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
概述
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慢性炎症反应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
病因包括感染、不良因素刺激等
可使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定义
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慢性炎症反应,称为慢性结肠炎。
分型和分类
根据原因分类
慢性特异性结肠炎:有明确病因的慢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无明确病因的慢性结肠炎。
发病情况
我国尚无明确的慢性结肠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近年来慢性结肠炎发病逐年升高。
病因
致病原因
环境因素
包括饮食、吸烟、卫生条件、生活方式或暴露于某些不明因素,可能引发慢性结肠炎。
遗传因素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通常有明显的家族史,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
感染因素
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长期迁延不愈,可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发生。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可能导致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发生。
症状
主要症状
腹泻
轻者每天排便2~4次,粪便呈糊状,可混有黏液、脓血。
重者腹泻每天可达10次以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有大量脓血,甚至呈血水样粪便。
排便时患者常感觉排不干净。
腹痛
部分患者可无腹痛或仅有轻度腹部不适。
症状较重的患者可有左下腹或下腹阵痛。
其他症状
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外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部位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以及关节畸形等。
结节性红斑:表现为双侧胫前皮肤出现红斑及疼痛性皮下结节。
坏疽性脓皮病:下肢、臀部或躯干出现皮肤破损。
膜睫状体炎:表现为视物模糊、流泪、畏光、眼痛以及视力下降等。
并发症
肠穿孔
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排便停止,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症状。
肠梗阻
患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呕吐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症状。
肛门或直肠脓肿
患者感觉肛门疼痛,排便时有脓液排出。
消化道出血
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可见血便。
严重者可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
肠癌
克罗恩病等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可能出现癌变,表现为结肠炎临床症状加重,有持续性腹痛和血便。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222
慢性结肠炎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经常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腹痛或腹部不适?
每天排便几次,粪便的情况怎么样?
有没有腹胀,什么状况下可以缓解?
最近体重下降了吗?
近期有没有吃不洁净的食物,或饮用不卫生的水?
近期吃过什么药?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患有肠道疾病?
是否做过相关检查?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
家里有人出现类似情况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便常规
自身抗体检查
粪便培养
结肠镜检查
腹部超声、腹部CT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止泻药物: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
抗胆碱药:消旋山莨菪碱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
氨基水杨酸制剂:阿司匹林、美沙拉嗪、奥沙拉嗪、柳氮磺吡啶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硫唑嘌呤、环孢素、英夫利西单抗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222
慢性结肠炎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可有肠道感染病史。
可有非特异性结肠炎家族史。
临床表现
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黏液血便以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常用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明确是否存在感染等。
粪便检查
常用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培养和药敏试验等。
判断是否存在出血,并可明确致病菌。
注意事项:检查前3天内不要吃血制品、菠菜、动物肝脏等食物。
自身抗体检查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可见血中外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有助于医生的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常用X线钡剂灌肠检查、CT或MRI检查。
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同时除外其他肿瘤性疾病。
检查时应避免戴金属首饰或穿着带有金属扣配件的衣物。
肠镜检查
了解结肠病变,必要时可取活组织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部位有连续性病变,可直接观察到溃疡或糜烂。
注意事项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的患者不宜做肠镜检查,请提前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检查前一天进流质饮食,如汤、果汁、牛奶等。检查时应左侧卧位,双膝屈曲。检查时可能会感到腹胀感及有便意,此时可深呼吸使自己放松。
胶囊内镜检查
适宜人群:无法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
患者吞服带有摄像功能的胶囊内镜后,胶囊内镜会经过消化道拍摄消化道内部情况,通过拍摄图片进行判断。
鉴别诊断
结肠癌
相似点:均有腹痛、腹泻症状。
功能性腹泻
相似点:均有腹泻症状。
不同点:功能性腹泻无腹痛症状,且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肠镜检查无异常。
缺血性结肠炎
相似点:均有腹痛症状。
不同点:缺血性结肠炎腹痛逐渐加重,患者常出现无法缓解的剧烈腹痛,病情进展较快,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鉴别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避免食用坚硬食物,少食多餐。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氨基水杨酸制剂
注意事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美沙拉嗪。
糖皮质激素
是控制病情有效的药物之一。
免疫抑制剂
常用药物为硫唑嘌呤或巯嘌呤。
特异性慢性结肠炎
适宜人群:慢性感染性肠炎患者。
慢性感染性结肠炎需要针对病原菌采取对应的抗感染治疗,可根据粪便培养结果进行针对性用药。
手术治疗
适宜人群:出现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及药物治疗不理想的患者。
手术方式:切除病变肠段。
预后
治愈情况
本病一般呈慢性过程,反复缓解和复发,不易彻底治愈。
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尤其轻型病例经治疗后病情可长期缓解。
危害性
慢性结肠炎可出现反复腹泻、腹痛症状,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慢性结肠炎可导致肠穿孔,如未经及时治疗可能有生命危险。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避免饮浓茶、咖啡等。
治疗期间禁止饮酒。
作息管理
按时作息,不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
积极锻炼身体。
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保证良好的肠道菌群环境,不滥用抗生素等。
酸奶中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有助于肠道防御系统的构建,可以适当食用。不要滥用含有激素的药品,及养生或美容的保健品。
积极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类似的肠道炎症,如结肠炎、阑尾炎等。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