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白斑
概述
常由角膜炎症、外伤或先天发育异常引起
瞳孔区角膜白斑会严重影响视力
情况严重者需要进行角膜移植
日常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感染、外伤等
定义
角膜白斑是指透明角膜组织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瘢痕,透过瘢痕无法窥见虹膜纹理。
角膜白斑是角膜炎症或外伤的严重并发症。
发生机制
角膜是眼球壁外层前部的透明部分,呈半球形,约占眼球壁外层面积的六分之一,主要由无血管的结缔组织构成。
角膜组织学上由前向后可分为五层,包括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正常情况下,角膜是透明的,除了使光线折射,还有利于光线进入眼内。
角膜感染或外伤后,角膜组织形成溃疡或深层基质损伤,患处结缔组织增生、表面被邻近增生移行的上皮细胞遮盖。
角膜白斑一般位于角膜较深的位置,呈瓷白色,透明度最差,遮挡虹膜、瞳孔、晶体等。
如果角膜白斑位于瞳孔区前,会遮挡进入眼睛的光线,除了影响美观,还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婴幼儿时即出现瞳孔区角膜白斑,可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
类型
角膜白斑属于眼部常见体征,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分类,可根据引起角膜白斑的因素分为先天性角膜白斑、炎症性角膜白斑和外伤性角膜白斑三大类。
先天性角膜白斑
先天性角膜白斑多是因为胎儿期晶体泡未能或延迟与体表外胚层分离或是中胚层瞳孔膜与角膜粘连而引起的,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病变区的角膜后弹力层及内皮层出现缺损。
先天性角膜白斑患儿除了角膜混浊外,眼内其他组织也多有异常,一般预后较差,患者大多终生残疾,少数可通过手术治疗改善视力。
炎症性角膜白斑
各种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角膜组织或由免疫因素引起角膜炎,在炎症因子刺激下,角膜出现溃疡,溃疡处组织再生修复后形成白色瘢痕,称为炎症性角膜白斑。
角膜感染如病毒性角膜炎等有复发可能性,病情稳定后病人仍需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的抗病毒药物,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风险。
外伤性角膜白斑
角膜外伤如酸碱烧伤、机械伤等引起角膜组织损伤,修复愈合后可形成白色瘢痕,白色且无法透见虹膜纹理,影响视力,称为外伤性角膜白斑。
外伤性角膜白斑一般预后较好,可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明显改善视力。
表现
症状特征
各种原因引起透明角膜组织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瘢痕,可伴随视力下降、结膜充血、眼部异物感等不适。
角膜白斑发生的时间
出生时即存在的角膜白斑多是先天性角膜白斑,眼外伤后出现角膜白斑多是外伤性角膜白斑,而眼部感染或免疫性炎症后出现的角膜白斑多属于炎症性角膜白斑。
引起角膜白斑的诱因
长时间用眼、熬夜、酗酒等不规律生活,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角膜炎,从而引起角膜白斑。
长期使用角膜接触镜或不注意眼部卫生,角膜接触感染的滴眼液或水源,容易导致角膜感染,从而可能出现角膜白斑。
伴随症状
视力下降
如果角膜白斑位于角膜周边,不干扰光线进入眼内,一般不会影响视力。如果角膜白斑位于瞳孔区,遮挡进入眼睛内的光线,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异物感
角膜白斑一般位于角膜深层,不会刺激眼表组织,眼部异物感不明显。角膜白斑是异常增生的瘢痕组织,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而出现局部角膜上皮糜烂或溃疡,引起眼部异物感等不适症状。
结膜充血
炎症性角膜白斑,可反复发生角膜炎,患者可出现结膜充血,也可伴有眼部分泌物增多等不适症状。
眼睛胀痛
先天角膜白斑或外伤性角膜白斑多伴有眼内组织异常,影响房水引流,导致眼压升高,患者可出现眼胀等不适症状。
原因
可导致角膜白斑的原因有很多,如需确诊,建议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
疾病因素
先天发育异常
胚胎第5周时由视泡基底层形成晶状体囊,将晶状体泡与表皮外胚叶完全分开。之后角膜开始发育,间充质细胞形成角膜基质层,神经嵴细胞形成角膜内皮细胞,表皮外胚叶则形成角膜上皮层。
如果先天发育异常,胎儿期晶体泡未能或延迟与体表外胚层分离,或者中胚层瞳孔膜与角膜粘连,患儿则可出现角膜白斑。
角膜炎症
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角膜组织,导致感染性角膜炎或者由局部或全身免疫因素引起的角膜炎,在炎症因子刺激下,角膜出现溃疡,患处角膜组织再生修复后形成透明程度不同的瘢痕。
如果瘢痕组织位于角膜浅层,薄如云雾状,通过混浊部分,仍能看清后面虹膜纹理,称角膜云翳。如果瘢痕组织较厚,呈白色,但通过瘢痕组织仍能窥见后面虹膜纹理,则称为角膜斑翳。如果瘢痕组织很厚,呈瓷白色,透过瘢痕组织无法看见虹膜纹理,称为角膜白斑。
如果瘢痕组织很厚,呈瓷白色,透过瘢痕组织无法看见虹膜纹理,称为角膜白斑。
角膜外伤
化学性损伤(酸碱烧伤)或机械性损伤(刀割伤、砸伤等)可导致角膜外伤,角膜组织被损伤后经过再生修复后痊愈,形成角膜瘢痕,严重者称为角膜白斑。
非疾病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也容易引起角膜白斑,如果长期熬夜或者酗酒,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角膜炎,从而导致角膜白斑。
如果长时间使用角膜接触镜或不注意眼部卫生,接触污染的水源,也可诱发角膜炎,引起角膜白斑。
就医
就医指征
如果角膜白斑面积较小且不影响视力,可观察随访,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眼角膜白斑面积较大,影响外观或者角膜白斑位于瞳孔区,影响视力,多需要就医治疗。
一般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就医:
角膜白斑影响视力且逐渐加重,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除了角膜白斑,还伴眼部异物感、结膜充血,需要警惕角膜感染复发。
就诊科室
发现角膜白斑后通常就诊于眼科,伴有发热等全身不适的小儿患者,还应到儿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什么时候出现角膜白斑的?是否有诱因?
最近白斑是否进展较快?
是否伴有发热、结膜充血?
是否伴有视力下降、眼部异物感?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糖尿病、白塞病等全身疾病?
是否有眼部外伤、手术史?
是否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时间熬夜、酗酒?
做过哪些眼部和全身的检查?
接受过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相关检查
可根据相关病史及伴随症状,分析可能病因,选择进行眼科专科查体,如考虑全身性疾病所致,则还需要进行全身检查。
眼科专科检查
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检查,可发现视力是否存在异常。
瞳孔区角膜白斑、或伴有白内障等,可引起视力下降。
应在中等光亮度下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视力。
检查时听从医生的指示,不随意眯眼、歪头或挪动身体。
眼压测量
判断是否存在眼压异常。
正常眼压值为10~21mmHg。
检查时应配合检查人员,避免眨眼或躲闪,婴幼儿可在熟睡时使用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
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
可观察角膜白斑的范围和程度,以及眼睑、结膜、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状体等情况。
将下颌放入下颌托,头顶住上额托,根据医生指令转动眼球。
眼表荧光素钠染色
评估角膜上皮是否有糜烂或缺损。
医生将荧光素钠染色条轻轻碰触结膜囊,然后通过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观察。
眼底镜检查
评估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是否正常。
检查时光线较强,尽量配合,避免频繁眨眼。必要时需散瞳后进行。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
角膜感染者如果感染严重,出现发热,可行血常规检查。
角膜刮片检查
角膜病灶刮片是简单、快速、门诊筛查致病微生物的有效检查方法。
感染性角膜炎患者如有角膜溃疡,需进行膜病灶刮片检查。
影像学检查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对眼透光组织做断层成像,从而对眼部的病情做全面了解的一种检查。
眼前节OCT检查主要用于角膜病变、房角结构、虹膜和晶状体等组织的检查,可测量角膜病变大小和深度。
眼部B超
如果角膜白斑面积较大、位于瞳孔区,光线无法进入眼内,眼底镜则无法进行,需通过眼部B超进行检查。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作息规律,不熬夜,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戒烟戒酒。
饮食均衡,适度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以降低出现角膜炎或角膜炎复发的风险。
注意眼部卫生
在风沙较大的环境中注意保护眼睛,可佩戴墨镜或者帽子,避免污染物进入眼睛诱发角膜感染。
停戴角膜接触镜。
避免污染的水源接触眼睛,不用脏手揉眼。
专业治疗
引起角膜白斑的原因不同,但治疗方法类似,需要在控制原发病后,通过手术治疗去除混浊的角膜,改善视力。
先天性角膜白斑
角膜白斑面积较大影响外观和视力患者,如果眼内组织发育正常,可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治疗,提高视力,改善外观。
炎症性角膜白斑
角膜感染后需规律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以控制炎症,尽量减轻角膜混浊的严重程度。
角膜炎症控制痊愈后,如果角膜白斑面积较小且位于角膜周边区,对外貌和视力的影响较小,一般可观察随访,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角膜白斑的面积较大或位于瞳孔区,严重影响患者外貌或视力,病人可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外伤性角膜白斑
角膜发生外伤后需积极治疗,缝合伤口、预防感染,尽可能保留眼球、挽救视力。
眼外伤痊愈后,如果角膜出现白斑,影响视力或外观,可通过手术治疗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层间染色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