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肠炎
概述
慢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慢性炎症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暴饮暴食、酗酒、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
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中医治疗等
定义
胃肠道是人体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消化食物、营养吸收的重要功能。
慢性胃肠炎不是临床规范疾病名称,通常指各种原因导致胃肠黏膜损伤,迁延不愈,可导致胃肠道产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分型和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胃肠炎: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杆菌及其他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感染,患病后迁延不愈可至慢性胃肠炎。
非感染性慢性胃肠炎:主要病因为长期食物刺激、肠道菌群失调、食物过敏、饮酒以及药物刺激等。
根据发病部位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慢性胃炎和慢性肠炎。
病因
致病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重要的发病原因和复发因素之一。
幽门螺杆菌是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螺旋形、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仅寄居于人类,可通过口-口或粪-口及内镜污染等途径传播。
其他因素
食物刺激:长期使用生冷、刺激食物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本病。
酒精:饮酒也可能会引起本病。
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磺胺、某些抗生素等,可能会引起慢性胃肠炎。
免疫性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可引起。
其他:肠道菌群失调、放射治疗、抑郁焦虑等精神原因也会引起。
诱发因素
饮食习惯差:包括暴饮暴食、长期使用不洁净的食物等。
症状
主要症状
慢性胃炎
腹痛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表现。
常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甚至是腹部痉挛。
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可诱发或加重腹痛。休息、进食、服用抑酸药物、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可缓解疼痛。
可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表现。
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患者常有腹泻表现。
通常表现为每日排便次数大于3次,形态为稀便或水样便。部分患者可出现大便中带有脓液、带血。
并发症
消化道穿孔
表现为突发腹部剧痛、压痛、反跳痛,伴有恶心、呕吐等。
消化道出血
严重溃疡可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便血、黑便、呕血等。
长期慢性出血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什么不舒服,持续多长时间了?
有无腹痛或腹部不适,通常什么时候疼痛会加重?
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较平常有何改变吗?
有没有腹胀,什么状况下可以缓解?
有没有反酸、恶心、呕吐?
近期有没有吃不洁净的食物,或饮用不卫生的水?
近期是否吃过什么药?
病史清单
是否曾患肠道疾病?
是否做过相关检查?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便常规
粪便培养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
腹部超声、腹部CT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止泻药物: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
抗胆碱药:消旋山莨菪碱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
氨基水杨酸制剂:阿司匹林、美沙拉嗪、奥沙拉嗪、柳氮磺吡啶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硫唑嘌呤、环孢素、英夫利单抗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
存在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液抗体测定:通过血液病原体的抗体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
粪便检查
病原学检查:通过粪便培养,可检出相关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判断是否有慢性感染存在。
食物回避和激发试验
食物回避和激发试验阳性证明患者对该食物过敏,是食物过敏导致慢性胃肠炎的确诊依据。
消化道内镜检查
消化道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胃、肠黏膜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充血、水肿、糜烂、表面附有黏液和炎性渗出物等病理改变。
消化道内镜还可同时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主要为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是患者服用医用硫酸钡,然后拍片观察消化道的病变影像。
X线钡餐检查能够观察消化道存在病变的范围。
鉴别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点:都可出现腹痛、腹泻。
不同点:但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可在夜间自行缓解。另外,肠易激综合征为功能性疾病,血常规等检查无异常。
胃癌
相似点:都可出现腹部疼痛、食欲下降等。
不同点:胃癌还可有出血、梗阻、腹部包块或转移症状。胃镜和病理检查可鉴别。
肠癌
相似点:都可出现腹泻、腹痛等。
不同点:肠癌还可出现腹部肿块、肠梗阻,肠镜和病理检查可鉴别。
治疗
慢性胃肠炎主要以解决病因为主,辅以对症治疗。
非细菌感染性胃肠炎并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一般治疗
慢性胃肠炎需要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以免增加消化道负担。
需要避免油腻刺激食物,选择一些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腹泻严重的患者应补充水分。
治疗期间适当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病因明确者需要积极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症状较重的胃肠炎可能需要药物对症治疗。
感染性胃肠炎遵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
遵医嘱可用止泻药、止吐药、解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进胃肠动力药物以及补液药等。
抗感染治疗
感染性胃肠炎症状较重时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对于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情况可选择必要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四联疗法,即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需要青霉素不过敏>)、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等)和铋剂(如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
其他感染
根据粪便培养结果,针对性选择抗寄生虫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解痉药物
解痉剂可以解除胃平滑肌的痉挛,减少胃酸分泌,缓解上腹部疼痛。
常用的解痉药有山莨菪碱等。
抑制胃酸分泌
应用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的保护药物包括铝制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等)和铋剂(如果胶铋),能够在酸性环境下可形成高黏度溶胶,对溃疡表面产生较强的亲和力,在胃黏膜表面形成较强的保护膜,对消化性溃疡和慢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促进胃肠动力药物
可改善与进餐相关的上腹部症状,以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人群常作为优先选用。
常用药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注意事项:需要在餐前服用;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益生菌
主要针对肠道菌群失调。
益生菌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对胃肠炎引起的腹泻有一定疗效。
中医治疗
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小檗碱(黄连素)等。
中医治疗方法还包括辨证方药、推拿、针灸等。
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中医师指导下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慢性胃肠炎经积极治疗后可以痊愈,预后一般良好。
危害性
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长期慢性胃肠炎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及营养吸收不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受限/成人免疫力以及身体素质降低。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选用易消化、少脂肪的食物。
禁食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等食物。
宜选用少渣清淡的饮食。
少食多餐,缓慢进食,充分咀嚼,增加食物的消化时间。
日常生活中应食物多样化,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和所含的必要营养素。
腹泻呕吐严重时需要多补水,可遵医嘱服用含有电解质的补液盐。
戒酒。
生活习惯
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
进行适当的和有规律的运动。
成人应戒烟,并避免压力过大,松弛有度。
预防
加强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及生食,少吃刺激性食物。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洗手。
如体检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及时根治治疗。
保持良好心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