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
概述
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受损未能恢复而遗留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为运动、认知、言语、吞咽、感觉等功能障碍
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
脑出血量大、关键脑功能区损伤、救治不及时者,发病率高
脑出血后遗症是什么?
定义
脑出血后遗症是指因脑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经过恢复期后仍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
脑出血后遗症时间范围在临床上多限定在发病6个月以上。
分型
主要根据受损功能分类
运动障碍型:手脚无力、瘫痪等。
认知障碍型: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社会活动能力减退等。
言语障碍型:理解障碍或表达障碍为主。
感觉障碍型:对痛觉、温度、触觉等的感受迟钝或过度敏感。
情感障碍型:以幻想、抑郁、易怒等为主要症状。
其他:包括癫痫、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或头痛等。
发病情况
脑出血多发生于50~70岁人群,尤其是60~70岁的老年人。
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约12~15人发病,其中约80%的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脑出血后遗症能完全恢复吗?
脑出血后遗症难以完全恢复,但经过积极治疗,可减轻、好转。
脑出血后遗症主要包括肢体偏瘫、失语、感觉减退、脑积水、认知下降等。
当出血量较小、神经功能受损较轻,经过及时救治及康复,部分后遗症可明显改善。
反之如果病情严重、神经细胞大量死亡或错失关键治疗期,造成的后遗症将难以恢复。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锻炼的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锻炼主要包括言语、吞咽训练和肢体功能训练。
对于言语交流障碍的患者,从听、说、读、写等方面逐字逐句进行训练。
对于进食困难、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进食姿势、口腔感觉刺激、吞咽手法等训练。
对于肢体功能训练,通过他人辅助下被动活动,健侧帮助患侧的方式,进行坐立练习或者扶床行走等。
脑出血后遗症手脚麻木的特效药有哪些?
脑出血后遗症出现手脚麻木没有特效药,常通过改善神经营养、促进脑细胞代谢进行治疗。
脑出血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属于中枢神经损害,可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起到营养神经、缓解麻木症状的作用。
同时可使用胞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脑细胞代谢。
此外本病患者还需要控制基础病,避免脑损伤加重。
病因
致病原因
脑出血后遗症是由于脑部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和脑室内出血造成脑组织损伤所致。
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引起,也可由淀粉样变、动脉瘤、动脉畸形、抗凝及溶栓治疗、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镰状细胞贫血)、颅内肿瘤、血管炎、烟雾病、静脉窦血栓形成、子痫、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感染(单纯疱疹、钩端螺旋体、炭疽病等)引起。
发病机制
脑出血可引起出血区域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经治疗如果损伤无法恢复,可造成相应的功能障碍,即脑出血后遗症。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基底核出血
基底核的主要功能为控制自主运动、整合调节细致的意识活动和运动反应,参与记忆、情感和奖励学习等高级认知功能。
基底核出血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
脑叶出血
脑叶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各叶的主要功能不同,受损后的表现也不同。
额叶:主要与运动、语言、精神活动等有关。额叶出血可造成随意运动、语言表达、执行功能及精神活动等方面的障碍。
顶叶:主要与感觉功能有关。顶叶出血可造成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缺失、肢体运用和空间认识障碍。
枕叶:主要与视觉功能有关。枕叶出血可造成视力障碍。
颞叶:主要与听觉、语言理解和记忆等功能有关。颞叶出血可造成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记忆障碍等。
岛叶: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岛叶出血可造成内脏运动功能紊乱。
丘脑出血
丘脑是辨认感觉性质、定位、对感觉刺激做出情感反应及保持觉醒的一个重要神经结构;也是全身感觉信息(除视觉、听觉外)向大脑皮质传递的最后中继站。
脑桥出血
脑桥是指位于小脑下方、延髓和中脑之间的部分。
脑桥的神经纤维,通到小脑皮质,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侧半球传至另一侧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脑桥处存在多组脑神经核如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
小脑出血
小脑的主要功能为维持身体平衡、肌张力及协调运动。
高危因素
脑叶、丘脑及小脑出血,易引起脑出血后遗症。
出血量大,累及脑部多个功能区,易引起脑出血后遗症。
脑出血后救治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脑部神经易受损,易造成脑出血后遗症。
高龄者脑出血后功能恢复差,易发生脑出血后遗症。
脑出血相关诱发因素控制不良,如抽烟、过食油腻等。
高血压、淀粉样变、血管畸形、血液病等,可反复引起脑出血,增加脑出血后遗症发生的概率。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活动、重体力劳动、咳嗽、用力排便等可引起脑出血复发,增加脑出血后遗症发生的概率。
症状
主要症状
运动障碍
偏瘫:脑出血后遗症中最常见的表现,主要包括一侧肢体力量减弱、活动不便,如不能举物、抬起费力或不能抬起、走路拖曳,也可出现一侧肢体完全瘫痪。
手脚无力:表现为握不住笔、行走缓慢等。
认知障碍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无法计算,甚至痴呆。
社会活动能力减退,包括人格改变、社交能力下降及认知能力和技巧的改变,无法正常融入社会。
言语障碍
失语症
主要是说话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受到影响。
运动性失语: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但是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感觉性失语:没有语言表达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有障碍,表现为不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命名性失语: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时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
构音障碍
表现为发声困难、吐词不清等。
吞咽障碍
感觉障碍
出现肢体偏身感觉障碍,如麻木、疼痛等。
情感障碍
情绪多变、焦虑、抑郁、激动、易怒等。
对待人事淡漠等。
出现幻想、幻听等幻觉。
视力障碍
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出现双眼视野各缺失一半的偏盲症状。
其他
可出现癫痫、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多汗、心悸、大小便失禁等。
并发症
压疮
保持同一体位时间过长,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肤组织缺血坏死。
可见受压皮肤的红、肿、热、麻木、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溃疡,甚至继发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或下肢下垂时间过长所致。
可见患肢肿胀、局部皮温稍高,严重者可有肢体远端坏死。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血等,危及生命。
肺炎
以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为主。
其他
运动障碍使活动减少,可造成肌肉萎缩、关节粘连。
吞咽障碍可影响进食,造成营养不良。
运动和吞咽障碍致骨质疏松症。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460
脑出血后遗症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若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记忆力减退、进食困难等症状加重时,建议及时就诊。
康复科
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于康复科就诊,进行相关康复训练及治疗。
急诊科
若出现剧烈头痛、呼吸困难、昏迷等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及之前脑出血诊治的相关信息,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特别提示:建议家属陪同就医,以防患者摔伤或发生意外。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症状持续多久了?
是否有肢体运动障碍、说话不清、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是否有进食困难、饮水时呛咳等症状?
是否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近期情绪怎么样?有过激动、发怒吗?
病史清单
发生脑出血多久了?
是否患有其他颅内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
其他检查:认知功能检查、吞咽功能检查、语言功能评估、心理状态评估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460
脑出血后遗症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很容易确诊,不过还需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变程度或排除其他病变。
病史
有脑出血史。
临床表现
有偏瘫、走路不稳、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记忆力下降、人格改变、视力障碍等症状。
神经系统专科检查
以下检查可以让医生更充分的了解病情,更有针对性的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肌肉力量检查:通过患者抬手、坐起、站立、行走等动作,判断肌肉情况。
皮肤感觉检查:用棉签在患者皮肤上滑动,或用钝针轻扎皮肤,根据患者反馈的情况,评估感觉障碍的程度。
吞咽功能检查:通过观察患者喝水有无呛咳来评估吞咽功能。
认知功能检查:可通过常识问答、计算、图片辨认等评估智力水平。
语言功能评估:通过让患者复述完整句子,或主动说出完整句子,或阅读等,评估语言障碍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目的:了解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情况。
意义: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贫血等。
注意事项:无需空腹。
血生化检查
意义:可以明确电解质水平、肝肾功能、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是否正常,整体了解机体状况。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空腹。
凝血功能检查
意义:明确凝血功能是否存在异常,以评估出血风险。
注意事项:无需空腹。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目的:了解颅骨、脑实质的病变情况。
意义:可明确脑组织损伤情况、是否有新发出血。
注意事项:检查前摘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等。
头颅MRI
目的:了解颅骨、脑实质的病变情况。
意义:可明确脑组织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病变所处时期,从而评估恢复情况。
注意事项
需提前去除身上的金属或磁性物品。
体内如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或磁性物者不能进行检查。
鉴别诊断
脑梗死后遗症
相似点:都会出现偏瘫、吞咽障碍、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等症状。
不同点:病史不同,脑出血后遗症由脑出血引起,脑梗死后遗症由脑梗死引起,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纠正脑出血病因或危险因素,防止复发;通过康复锻炼和日常自理能力训练,达到最大限度生活自理。
病因治疗
康复治疗
尽早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可获得最佳的功能水平,并能减少并发症。
运动障碍
肢体功能锻炼
被动锻炼: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活动上、下肢,以能耐受为度,可预防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
主动锻炼
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翻身训练、座位训练、起床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
锻炼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劳逸适度,以不觉劳累为准,不要过度劳累,否则易致病情加重或复发。
生活训练:右侧偏瘫且平时习惯使用右手者,要训练左手功能,逐渐适应使用左手进行吃饭、穿衣、洗漱、如厕等活动。
防治痉挛
正确摆放体位、被动伸展等可以缓解痉挛,每天应该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数次训练。
夹板疗法也可缓解痉挛。
口服药物:常用药物有替扎尼定、巴氯芬和丹曲林等。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可用于选择性治疗局部痉挛。
其他
抗阻训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功能电刺激治疗等有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
矫形器具有稳定与支持、固定与保护、预防与矫正畸形、减轻轴向承重等功能,也可用于辅助肢体锻炼,减轻肢体畸形和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触觉(浅感觉)和肌肉运动感觉(深感觉)可通过特定感觉训练而得以改善。
浅感觉障碍训练
以对皮肤施加触觉刺激为主,如使用痛触觉刺激、冰-温水交替温度刺激、选用恰当的姿势对实物进行触摸筛选等。
深感觉障碍训练
须将感觉训练与运动训练结合起来,如在训练中对关节进行挤压、负重,充分利用健肢引导患肢做出正确的动作并获得自身体会。
认知障碍
非药物治疗
记忆训练
通过调动自身因素,以损害较轻或正常的功能代替损伤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或补偿记忆障碍的目的,包括复述、首词记忆等。
借助特定物品,将记忆障碍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到最低,可辅助使用笔记本、时间表、计算机、报时手表、定时器、闹钟等。
调整环境,减轻记忆负荷,如房间要整洁、家具杂物不宜过多、用醒目的标志等。
计算力训练:包括数字概念、算术法则、心算、估算等训练,如数字卡片、加减法计算等。
思维训练:通过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训练,如问答、拼图等,训练患者的思维活动。
知觉障碍训练:空间关系综合征基本技能训练与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如图形-背景区分障碍训练方法、地方位置辨别困难训练方法等。
药物治疗
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改善认知功能和全脑功能。
钙通道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来预防和延缓脑出血后认知功能损害。
心理障碍
患者突然丧失肢体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等,且病程较长,容易产生持续情感低落、兴趣减退等,严重者甚至发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喜怒无常,甚至人格改变。
家属要关心尊重患者,耐心照护,帮助其重新树立信心,不能有嫌弃情绪。
对焦虑、抑郁等明显的患者,应尽早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抗焦虑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言语障碍
失语症
需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训练患者做出正确回应,从而改善语言能力。
构音障碍
需要在专业的言语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患者的肌肉松弛水平、发声水平和构音器官的运动等。
可使用生物反馈、扩音器、颚托等辅助训练。
对严重构音障碍者,可用增强和代偿性交流系统,如交流器等,提高和改善交流能力。
吞咽障碍
代偿性方法
包括保持口腔卫生、改变进食姿势、调整食物性状等,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克服吞咽障碍。
治疗性方法
主要是通过直接(有食)及间接(无食)训练来改变吞咽的过程,改善运动及感觉,包括温度刺激、触觉刺激、吞咽手法等方法。
排泄障碍
尿失禁
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改善尿失禁。
大便失禁及便秘
大便失禁:多数可在2周后消失。
便秘:一般便秘更为常见。
可通过保证水的摄入,适当食用芹菜、红薯等高纤维素食物缓解。
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便软化剂、缓泻剂等。
心肺功能障碍
下肢肌力好者,可以进行平板训练、水疗等训练。
伴有呼吸睡眠暂停者,可以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继发障碍
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等,清除氧自由基。
早期运动、抗凝治疗、穿着弹力袜等,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
使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支具,改善关节活动度。
中医治疗
按摩治疗
可以缓解疲劳,减轻肌张力,改善肢体痉挛。
针灸治疗
可以促进偏瘫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吞咽障碍等。
其他治疗
可服用胞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脑细胞代谢。
可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神经营养因子等,以营养神经,帮助神经恢复。
可进行高压氧疗,以改善脑细胞功能,促进运动、认知、语言等功能恢复。
预后
治愈情况
脑出血发病凶险,仅有约20%的患者在6个月后能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需尽早干预治疗,以改善预后。
脑出血后遗症的治愈情况与脑出血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有关。
神经细胞受损程度
当出血量较小、神经细胞受损较小时,部分后遗症可随时间推移而明显改善。
神经细胞大量死亡所造成的后遗症难以恢复。
治疗时间
在病情稳定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改善后遗症的效果较好。
如果延误治疗,超过半年甚至一年后,恢复速度以及康复可能性则逐渐降低。
危害性
运动障碍:包括一侧肢体力量下降、活动不便或完全偏瘫。
沟通障碍:失语会导致无法理解他人言语或不能自我表达等。
精神障碍:引起人格改变、抑郁、精神萎靡、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痴呆等。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不能正常进食,需要鼻饲管喂养者
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如鸡蛋羹、稀粥、肉泥、蔬果汁等。
同时可适当添加蛋白粉,以增强免疫力。
也可选择专用的营养液喂养。
可以正常进食者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当食用鸡蛋羹、面条汤等。
增加蛋白的摄入,如牛奶、瘦肉等。
适当食用猕猴桃、草莓等质地较软、富含维生素的果蔬,以保证营养均衡。
适当食用芹菜、小白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预防便秘;如果血糖正常,也可适量食用香蕉和蜂蜜等促进排便,以免排便时过于用力诱发脑出血。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为宜,以免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使血压升高。
戒酒。
生活习惯
规律生活,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
避免用力咳嗽,防止再出血。
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以最大限度的改善症状。
戒烟。
日常康复训练
患者及家属要认真学习家庭训练方案,出院后坚持训练。
家庭训练以恢复运动及语言为主要目的,需长期坚持。
家属应积极、耐心的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及语言锻炼,同时做好防护,避免坠床、跌倒等意外伤害。
肢体锻炼方式包括翻身、坐起、站立、步行、握力等。
家庭护理
口腔护理:协助患者漱口、刷牙等,以保证口腔卫生,增进食欲。
皮肤护理:定期洗澡,卧床患者每2~3小时翻身一次,保持被褥清洁、干燥。
大小便护理: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可在床上垫塑料中单,也可用成人尿不湿,但要注意及时更换,并清洗会阴部位。
维持适宜环境:每天清扫房间并消毒,定时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室温18~22℃,湿度50%~70%)。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1~3个月需要复查一次,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发现血压异常波动,或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肢体麻木、乏力、语言交流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预防
预防脑出血后遗症的重点在于积极治疗并预防脑出血复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治疗脑出血:出现偏侧肢体麻木无力、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时,立刻就医,脑出血越早得到控制,脑部损伤就越轻,后遗症的程度也越轻。
改善饮食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肥肉等。
低盐饮食,避免进食咸菜、腊肠、腌肉等。
适量摄入牛奶、鱼类、瘦肉等优质蛋白。
进食西红柿、西蓝花、菠菜、猕猴桃、草莓等蔬果,以补充维生素。
多吃芹菜、油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戒酒。
规律生活: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适当运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可增强心血管功能,并控制体重。
情绪舒畅:放松心情,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大悲大喜,心态要积极乐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