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
概述
健康的母乳喂养儿在生后1~3个月内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小儿全身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颜色发黄
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及新生儿自身原因影响了小儿体内胆红素代谢
多数无须特殊干预,可继续母乳喂养,胆红素值达到光疗水平需要治疗
定义
母乳性黄疸常指健康的母乳喂养儿在生后1~3个月内仍有黄疸,表现为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是人体自然产生的黄色色素样物质。
当小儿血清胆红素超过85 μmol/L(5 mg/dl),可以观察到皮肤、巩膜(眼白)、黏膜及体液发黄,也就是出现了黄疸。
发病情况
过去报道母乳性黄疸患儿占母乳喂养儿的0.5%~2%。
近来的研究指出高达30%的母乳喂养儿在出生后可出现母乳喂养相关或母乳性黄疸。
病因
致病原因
以下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小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是母乳性黄疸产生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或婴儿肝脏、肠道等胆红素代谢器官还未发育成熟。
母乳中的相关成分影响婴儿胆红素代谢。
发病机制
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在正常细胞周期结束时破坏形成的一种色素。
新生儿或婴儿时期胆红素的代谢特点
胆红素生成相对过多: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明显高于成人(新生儿8.8 mg/kg,成人3.8 mg/kg)。
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相关蛋白的活性要到生后5~10天才接近成人水平。
肝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可催化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但新生儿的活性较低。
足月新生儿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为成人的1%~2%,3月龄达成人水平。
胆红素肠肝循环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
当肝脏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后,肠道可以通过β-葡萄糖醛酸酐酶将结合胆红素再转化为未结合胆红素。
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酐酶活性较高,导致未结合胆红素较多,经肠道吸收入血,引起血胆红素水平增高。
新生儿肠蠕动性差和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导致胎粪排出延迟也可增加这一过程。
母乳对胆红素代谢影响
母乳喂养并不能增加胆红素产生量,一般认为母乳对黄疸发生的影响与胆红素排泄减少有关,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
母乳中的孕二醇和非酯化脂肪酸等抑制肝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活性,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
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酐酶,促进胆红素肠肝循环时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
母乳喂养儿肠道中缺乏转化胆红素为尿胆原的梭菌生长,导致肠道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血胆红素升高。
症状
主要症状
母乳性黄疸小儿主要是皮肤、巩膜、黏膜及尿液等颜色发黄,其精神、吃奶、大小便、发育、睡眠等一般状况良好。
黄疸通常起自面部,然后是胸部和腹部,最后表现在四肢,消退时顺序则相反。
黄疸初期孩子眼球巩膜变黄,而要等黄疸几乎完全消退后才会消失。
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新生儿生后第1周后期,至2~3周左右达到高峰,持续4~6周或可延长到2~3个月。
黄疸程度以轻到中度为主,遵医嘱暂停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后黄疸明显减轻。
就医
就医科室
小儿内科
发现孩子身上皮肤发黄、尿液发黄、巩膜发黄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当孩子出现高热,吃奶不好,吐奶,精神弱,抽搐等症状,建议尽快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可记录孩子的喂养情况,为医生提供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皮肤发黄多长时间了?有没有加重?
有无发热、吃奶不好、吐奶、精神弱、尖叫、抽搐等症状?
病史清单
有无溶血性疾病家族史?
是否母乳喂养?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化验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
影像学检查:颅脑CT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一般无特殊病史,可通过新生儿出生记录了解出生情况。
单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混合喂养。
临床表现
母乳喂养儿的精神、吃奶、大小便、发育、睡眠等一般状况良好。
主要症状是巩膜(眼白)、皮肤、黏膜、尿液等颜色变黄。
胆红素水平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TSB)
血清胆红素水平是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的金标准,一般胆红素值在205.2~342 μmol/L(12~20 mg/dl),重者可达427.5 μmol/L(25 mg/dl)。
生后2周黄疸未消退应行肝功能检查,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经皮胆红素水平测定(TcB)
测定结果和血清胆红素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代替血清胆红素作为高胆红素血症的筛查工具。
其他检查
如怀疑病理原因,医生会安排血常规、血生化、细菌培养、B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足月儿多见,主要见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
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期,血清胆红素超过相应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第95百分位值。
或黄疸迁延不退,超过生理性黄疸期限仍有黄疸,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2 mg/dl)。
一般状况好,生长发育正常。
停母乳1~3天后黄疸明显消退,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
详细采集病史、查体和各种必要的辅助检查,将各种可能引起的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逐一排除。
鉴别诊断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在正常范围,新生儿通常在生后2~3天开始逐渐出现巩膜、皮肤等变黄。
足月儿大部分在5~7天逐渐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能持续4周。
母乳不足导致的黄疸
新生儿出现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一般存在生后1周内热量和液体摄入不足、排便延迟等。
患儿可有明显体重下降及血钠增高。
黄疸常可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而得到缓解。
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
可以有干呕、呕吐、腹胀、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体重增长缓慢、面色差等。
可伴有尿色变黄,便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肝功中氨基转移酶增高或伴有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高。
新生儿败血症
有反应差、食欲差、嗜睡、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
黄疸可以退而复升。
肝功中氨基转移酶增高或伴有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高。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常过于安静,伴有低体温、哭声嘶哑、嗜睡,喂养困难。
常需唤醒以进行哺乳,生长受限,有腹胀、便秘、皮肤干燥、脐疝、颜面水肿等。
治疗
治疗原则
对于母乳性黄疸,多数无需特殊干预,可自行消退。
不建议停母乳,可少量多次喂养,当胆红素水平达到光疗标准时应给予干预。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适当晒太阳对黄疸消退也有一定的帮助。
为了避免直射光的损伤,要用衣物或帽子遮挡住孩子眼睛和生殖器部位,并充分暴露身体皮肤,但注意不要着凉。
照射时间以上午、下午各半小时为宜,应经常变换体位,避免晒伤。
肠道微生态调节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益生菌帮助建立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中医药治疗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帮助胆红素排泄的中药制剂。
其他
当胆红素水平达到光疗标准时,也就是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应给予干预,如蓝光照射、换血疗法等。
预后
治愈情况
可自愈。家长给予新生儿正确的喂养护理,母乳性黄疸可自行消退,预后较好。
危害性
有研究显示患儿血清胆红素在256.5~427.5 μmol/L(15~25 mg/dl)时,约1/3可出现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风险,可能损害听觉。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一般不建议停母乳,新生儿期间继续每天哺乳8次以上,增加大小便的次数,促使胆红素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
生活管理
家长可以学习抚触按摩,可在婴儿洗澡后或睡前轻柔抚触和按摩。
抚触可促进胃液的释放,加快婴儿对食物的吸收,并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排出,降低胆红素水平。
居家自行晒太阳时注意室内温度,适当保暖,避免着凉。
计划免疫
建议生长发育正常、没有其他禁忌的小儿按时接种疫苗。
具体情况以当地儿科医生或社区接种医生建议为准。
病情监测
观察并记录精神状态、睡眠、奶量、大小便情况。
在良好的光线下,观察孩子皮肤黄疸的情况,如果黄疸有反复或者明显加重,需要去医院就诊。
预防
母乳性黄疸目前机制不明,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新生儿住院期间应注意配合医护,监测胆红素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趋势。
在出院时进行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检测,并在出院后定期接受家庭随访。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