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出血
概述
通常指大脑丘脑部位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
常表现为头痛、呕吐、偏瘫、偏身感觉障碍、重者可出现嗜睡、昏迷
多因高血压导致供应丘脑的动脉血管破裂所致
与一般脑出血类似,主要通过药物、手术治疗
定义
丘脑出血通常指非脑外伤所致的丘脑内出血,多为在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导致动脉硬化的基础上,骤然血压增高后动脉破裂所致。
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脑功能缺损为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头痛、呕吐、偏瘫、偏身感觉障碍、重者可出现嗜睡、昏迷。
分型或分类
丘脑出血可以分为局限型和扩延型。
局限型指血肿仅局限在丘脑内。
扩延型指血肿侵入基底核区或破入脑室系统。
发病情况
脑出血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丘脑出血占脑出血的10%~15%。
常见于50岁以上患者,男性稍多于女性,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吸烟酗酒习惯人群好发。
病因
致病原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
诱发因素
情绪激动、剧烈活动、用力排便等。
高危人群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人群。
吸烟、酗酒。
缺乏锻炼、肥胖。
发病机制
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供应丘脑的细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时发生动脉破裂。
非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由于其病因不同,发病机制各不相同。
症状
主要症状
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偏身感觉障碍
最常见,且程度较运动障碍更重。
出现一侧面部和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以对疼痛和冷热刺激的敏感性缺失最为突出。
运动障碍
常表现为偏瘫,即一侧面部及肢体力量减弱、活动不便,如口角歪斜、上肢抬起费力或不能抬起、走路拖曳,也可出现一侧肢体完全瘫痪,不能活动。
也可出现运动时肢体不由自主的颤动,活动僵硬,走路迈步小,一侧身体出现类似跳舞或扔东西的动作等。
眼球和瞳孔异常
可出现双眼球不能向上看,眼球凝视鼻尖,类似“斗鸡眼”,两侧眼球注视方向不一致,斜视。
瞳孔缩小,且不能随光线变化而扩大。
言语障碍
可出现音量小、语调低、表情淡漠、 不主动讲话。
说话时想不起要说的词语(找词困难),词不达意。
其它表现
出现淡漠、躁动、记忆力下降、人格改变等。
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呕吐、情绪烦躁不安。
血压升高、心率及呼吸缓慢等。
意识障碍
丘脑出血量较大或者破入脑室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昏睡和不同程度的昏迷。
并发症
脑疝形成
丘脑出血量较大或破入脑室后易导致脑疝形成。
可出现昏迷、瞳孔散大,血压、呼吸、心率和脉搏不稳定,严重时可致死。
脑积水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可形成血凝块阻碍脑脊液正常循环,发生急性脑积水。
轻者表现为嗜睡、思维变慢、记忆受损、眼球活动异常。
严重时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出现生命危险。
脑心综合征
丘脑出血累及脑干、下丘脑等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时,易出现脑心综合征。
常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
深静脉血栓
丘脑出血导致肢体瘫痪,下肢活动减少,可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
肺部感染
丘脑出血导致患者卧床,呼吸和咳痰能力受影响,导致肺部感染。
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期应激反应可导致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出血。
主要表现为排黑色大便(柏油样黑便),呕吐物为咖啡色。
压疮
患者可因瘫痪或昏迷而卧床,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即压疮。
常表现为受压部位发红、发紫、水泡、破溃等。
就医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如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步态不稳等症状时,建议到神经内科及时就诊。
出现上述表现时,也可以到神经外科就诊。
急诊科
如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建议减少搬动及活动,由家人陪同就诊,不要自行前往。
避免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影响诊断,延误或加重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头痛是否突然发生?有没有呕吐?
呕吐物是喷出来的吗?是什么样的?
有没有嗜睡、昏睡、昏迷的表现?
有没有肢体无力麻木,不能活动?
有没有说话言语不清?
症状持续多久了?
症状有无时好时坏的波动性?
病史清单
发病前是否有情绪激动、过度用力等情况?
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
有无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病史?
近期有无头颈部外伤史?
这次发病前有无其他异常表现?如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
是否曾经发生过脑卒中或家族中有人曾发生脑卒中?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多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
男性可有长期吸烟、酗酒史。
部分病人发病前有情绪激动、过度用力情况。
有脑卒中病史或家族史。
症状
出现头痛、呕吐、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力弱、嗜睡、昏睡、昏迷等症状。
查体
生命体征检查:检查体温、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是否稳定。
意识状态的评估
观察患者是否能睁眼、肢体是否有自主活动,对语言及疼痛刺激的反应情况。
如患者已昏迷,观察瞳孔大小及用光线照射眼睛时瞳孔的反应。
肌肉力量检查
通过患者吹气、鼓腮、呲牙示齿等动作,判断是否存在偏侧面部肌肉力量减弱。
通过患者抬手、握手、抬腿、行走等动作,判断是否存在偏侧肢体力弱情况。
感觉检查
通过针刺、棉签轻触、温度刺激双侧面部及肢体,对比检查是否存在偏侧面部及肢体的感觉异常。
检查检验
实验室检查
目的是评估身体整体情况,帮助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危险因素。
治疗过程中,部分项目可能需要定期复查,以便评估治疗效果,同时监测身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头颅磁共振检查(MRI)
头颅CT是怀疑脑卒中时的首选影像学检查,绝大多数颅内出血用头颅CT平扫检查就可以确诊。
头颅CT平扫不能确认、CT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相符、高度怀疑存在颅内血管畸形或因辐射问题不宜进行CT检查的孕妇时,需要做头颅MRI检查。
注意事项
CT检查时避免头颈部佩戴金属首饰或穿着带有金属纽扣拉链等的衣物。
戴金属假牙、体内有心脏支架等金属植入物时,要咨询医生能否做头颅MRI检查。
脑血管检查
脑血管检查有助于了解脑出血病因和排除继发性脑出血,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
注意事项:CTA、DSA具有一定辐射性,且需要防止造影剂过敏;MRA检查注意事项同MRI检查。
其他检查:心电图检查,了解心率、心律和心脏供血情况。
鉴别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不同点
与脑出血相比,大多数缺血性卒中起病相对较慢,一般较少很快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头颅CT及MRI检查可以鉴别。
颅内占位病变
不同点
颅内占位性病变多为缓慢性发展,在突发偏瘫等症状之前,一般就已经有头痛等表现。
头颅CT及MRI检查可以鉴别。
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点: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以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不同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剧烈,较少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头颅CT及MRI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减轻脑损伤,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复发率。
治疗原则:安静卧床,避免情绪刺激,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根据出血量多少决定是否行开颅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适度抬高床头,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刺激,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心率、呼吸和血压变化。
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排便费力时可适度给予缓泻剂。
出现排尿障碍时应留置导尿管,每4~6小时放开引流管1次。当膀胱功能逐渐恢复,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不再导尿。
出现呼吸困难时应该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吸痰,必要时行人工辅助呼吸和气管切开。
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易受压部位加用气垫或软垫以防发生压疮。
使用间断充气压迫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脱水降颅压
对于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要用药物降低颅内压。
治疗目的: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需要监测尿量、电解质,避免出现低钠血症、肾功能损伤等。
调整血压
治疗目的:维持血压在合理范围,减少再出血风险,同时要保证足够的脑灌注。
注意事项: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调整降压速度,常将 140/90mmHg作为降压目标参考值。在降压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每隔5~15分钟进行1次血压监测。
血糖管理
治疗目的:维持基本正常血糖水平,血糖值可控制在7.8~10.0mmol/L。
注意事项:在用药调整血糖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抗感染治疗
治疗目的:治疗卧床后出现的肺部感染。
注意事项:抗感染过程中需注意菌群失调和耐药现象发生。
抑酸治疗
治疗目的:防治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注意事项:脑出血急性期后,无应激性溃疡风险时,应及时停药。
手术治疗
适应证:丘脑出血量≥30ml时结合病情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术等。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避免头部过屈、过伸及过度侧转,以免影响脑部静脉回流。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康复
早期良好的肢位摆放和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能够减少并发症、加快卒中患者的康复速度。
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交互性屈伸肌肉肌力强化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瘫痪肢体的功能。
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功能电刺激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 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瘫痪肢体的肌力和功能。
感觉障碍康复
感觉障碍患者可采用疼痛、触觉刺激、冰-温水交替温度刺激等进行特定感觉训练。
经皮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可能提高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能力。
认知障碍康复
可待急性期过后进行认知障碍详细地评测和针对性的康复,早期发现和干预偏侧忽略是卒中后认知康复重要部分。
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康复训练,全面提高认知功能。
语言障碍康复
早期可针对患者听、说、读、写、复述等障碍给予相应的简单指令训练、口颜面肌肉发音模仿训练、复述训练。
口语理解严重障碍的患者可以试用文字阅 读、书写或交流板进行交流。
构音障碍康复
采用生物反馈和扩音器提高语音和改变强度,使用腭托代偿腭咽闭合不全,使用诸如降低语速、用力发音、手势语等方法。
吞咽障碍
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建议应用口轮匝肌训练、舌运动训练、增强吞咽反射能力的训练、咽喉运动训练、空吞咽训练、冰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法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不能经口维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的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预后
治愈情况
脑出血总体预后较差,发病30天的病死率高达35%~52%,仅有约20%的患者在6个月后能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丘脑出血是脑出血中预后较差的一个类型。
预后因素
预后与丘脑出血量、出血的类型、是否有并发症有关。
局限型丘脑出血预后相对较好,扩延型预后较差。
危害性
丘脑出血是脑出血中预后较差的一种出血类型,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严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也可导致患者死亡。
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等后遗症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严重而不可逆的残疾状态可带来巨大的心理障碍,引发心理疾病,同时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营养,以优质蛋白质、低脂、低盐、低油、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如鸡蛋、鱼禽肉、新鲜蔬果等)。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易胀气及过于油腻的食物。
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戒酒,不饮浓茶、咖啡。
昏迷、吞咽障碍的患者可以经鼻饲管进食。
生活管理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该注意做好翻身、清洁等工作,避免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以及褥疮等。
患者存在肢体无力,活动不便时,需加强保护措施,防止跌倒致头部和四肢发生外伤、骨折损伤。
尿失禁患者,可使用接尿器或纸尿裤,勤换洗,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运动管理
可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锻炼形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锻炼时需要有家人陪伴,防止跌倒、脑外伤等意外发生。
保证锻炼环境安全,锻炼时要移开周围尖锐物品,不让杂物阻碍路线。
保证训练强度适宜,循序渐进增加训练频率。
心理支持
患者常有情绪低落、抑郁、焦虑情绪。
家属要配合医生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接纳疾病,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多鼓励患者参与一些社会、家庭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增强自信心。
当有情绪不稳定、心理压抑等情况时,及时向亲友倾诉,也可以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以免由于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病情监测
监测意识状态,出现嗜睡、昏迷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监测肢体运动及感觉恢复情况,以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监测体温变化,以了解是否继发感染,及时发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监测皮肤变化,避免发生压疮,如有皮肤发红、水泡、变紫等变化,应引起重视。
随诊复查
出院后遵医嘱定期随诊复查,如有病情变化,需随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
戒烟戒酒,不吸烟者远离吸烟环境,吸烟者戒烟。
保持乐观、保证睡眠。
适当锻炼,肥胖和超重者应减轻体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