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
概述
用人工假体取代病变关节,恢复关节正常功能
多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关节炎、骨关节肿瘤、骨关节周围骨折等
通常术后1~2周可逐渐恢复活动
人工假体有使用寿命,可能需要二次置换
定义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如果置换术后需要二次手术,又称为人工关节翻修术。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各种类型的关节炎。
治疗效果
缓解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良好的手术技术,选择合适的人工关节假体,在患者的充分配合下,人工关节置换的优良率较高。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以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中。
安全性
目前关节置换手术技术非常成熟,风险较低。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人工关节置换术均属于3~4级手术,即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存在一定风险的手术。
人工关节翻修术,是骨科难度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手术。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关节置换手术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等。根据医院等级、耗材种类、麻醉和手术操作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一般而言,膝关节置换(4~10)万、髋关节置换(3~10)万、肩关节置换(4~7)万、肘关节置换(5~8)万、踝关节置换(5~8)万、腕关节置换(4~6)万、指间关节置换(3~4)万、跖趾关节置换(3~4)万。
通常关节置换翻修术所需的手术时间要大于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时间,麻醉时长也会相应增加,费用也会增多。价格差异较大的原因除了手术复杂程度还有耗材的厂家,材料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二级医院和以上级别的医院都可以完成这些手术。这项手术一般是在骨科或关节外科、手足外科完成。对手术室的无菌要求较高,不建议在手术室条件差的医院开展,会增加围手术期感染的风险。
应用范围
适宜情况
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终末期的关节疾患,如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发育畸形导致的关节炎,以及骨关节的肿瘤等。
出现以上疾病的患者尚需符合以下标准才适宜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节骨和软骨破坏的影像学改变;
有中度到重度持续性疼痛;
经过至少半年的保守治疗,功能和疼痛无法改善。保守治疗至少应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其他类型的止疼药物、理疗、助行装置以及有意识地减少关节负荷的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
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
不宜情况
有全身多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如预期寿命比较短,手术的耐受性较低,一般不建议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节周围的肿瘤,伴有全身性的转移,考虑病人生存时间较短,不建议进行关节置换的手术。
关节周围存在感染,像化脓性关节炎
治疗前
由于需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术后需要换药、进行影像学检查等,患者通常需要住院。住院时间一般为5~10天。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传染病指标等,目的是排除手术禁忌证,发现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等情况时予以纠正。
一般还会检查血型,是备血所需,以防手术时出血较多需要输血。
影像学检查
通常要拍摄患处的X线片,情况复杂时可能需要拍摄CT、磁共振成像(MRI),目的是明确疾病的类型,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
其他检查
通常在手术前还会做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否耐受手术,对心肺功能较差者在术前、术中可能需要调整药物。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的药物影响到凝血功能,往往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时,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安排生活工作
手术住院大约需要5~15天,完全恢复大约需要1~6个月。其中上肢关节置换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康复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请安排好休假时间。
下肢关节置换术后2个月内通常需要陪护人员协助搀扶患者逐渐负重。可以提前向医生了解需要轮椅或助行器的型号功能,以便于术后使用,辅助康复和生活。
术前锻炼
为手术后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训练,了解术后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练习在床上大小便。也可以向医护人员了解术后正确的体位保护方法,哪些动作是术后脱位的高风险动作,要尽量避免。
用药准备
通常会在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也会继续用药避免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饮食准备
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进行,所以通常在术前8~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手术前建议戒烟、限酒。
清洁备皮
一般可以患者自行清洗手术部位,然后由护士备皮,也就是剪除手术区域周围的毛发,目的是清洁手术区域。
留置导管
手术时长预计超过2小时,术前一般会留置导尿管,方便手术中排尿,并记录术中、术后的尿量,了解患者身体的液体出入情况。
全麻手术者留置导尿管一般是在麻醉后进行,患者对此过程不会有感觉,但术后尿道处常会有轻微不适。伤口周围也可能保留引流管,将创面内渗血渗液引流出去。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或宽松衣服,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完成的,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
麻醉情况
该治疗需要术前麻醉,一般包括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和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
治疗部位和切口位置
手术部位在患病关节周围。
膝关节置换常用入路有膝正中切口、偏内侧弧形切口和偏外侧弧形切口。
踝关节置换通常采用踝关节前方入路。
肩关节置换通常采用经胸三角肌入路。
肘关节置换通常采用后侧入路。
腕关节置换通常采用腕关节背侧入路。
指间关节置换通常采用指关节背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常见的手术切口有前侧切口。
治疗过程
手术步骤主要包括显露关节→关节远近端截骨→安装假体→冲洗缝合。
治疗感受
如果是椎管内麻醉或者神经阻滞麻醉,在注射局麻药时针刺入皮肤会有刺痛但可忍受,随着麻药注入会有肿胀感,肢体逐渐变得麻木。
如果是全麻,手术中患者没有意识,也不会感到疼痛。
治疗时间
手术时长短和手术复杂程度相关。
手术时间可能会受到麻醉效果、关节损伤情况、关节周围软组织状态,初次还是翻修等因素影响。
复杂的髋膝关节翻修手术可达6~8小时,指间、跖趾关节初次置换仅需1~2小时。
治疗后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伤口干燥和卫生,坚持伤口换药,术后2周伤口可拆线。
下肢关节置换,辅助患者起床活动,避免交叉腿、二郎腿及屈髋超过90度的活动,会增加髋关节假体脱位的风险。
肩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外展固定,注意保护桡神经和尺神经,可在患者腋下垫大棉垫,使肩关节位于外展45度、前屈45度、旋转中立位。
监测与检查
术后前几天通常会监测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并抽血检查电解质,以防止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衡等。
在麻醉恢复后,常规拍患处X线片,检查人工关节的位置,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术后观察患肢运动、皮肤温度、肢体肿胀及桡动脉搏动情况,如发现皮肤感觉迟钝或动脉搏动减弱、皮肤温度降低、肢体明显肿胀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饮食营养
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粗纤维食物,多食用蔬菜。有助于增加肠蠕动,避免便秘;
食用高蛋白食物。建议患者多吃鸡蛋白;
老年患者,术后可以多喝牛奶、适当晒太阳、多吃豆制品,有助于增加钙的吸收;
关节置换手术后,存在贫血的患者,可以适当食用富含铁的食物,比如猪肝等。
并发症及应对
人工关节假体松动
术后假体松动主要分为感染性松动和无菌性松动。感染性松动一般多出现在术后一年内,可出现关节不稳,需要再次进行手术。
如果是非感染性的松动,主要是人工关节磨损,造成了假体术后无菌性的松动,通常也需要进行手术翻修。
人工关节植入失败
如脱位,磨损,锁定机制失败。
术后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
深静脉栓塞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危害严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表现为下肢皮温升高,肿胀,皮肤发紫,下肢水肿。肺栓塞可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需要立即急诊治疗。
术后常规应用抗凝药,下肢穿戴弹力袜等。
假体周围感染
关节感染对关节置换患者来说是灾难性的并发症,可表现为关节处红肿热痛,可能伴有积液。预防术后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治疗方面,术后按时换药,按时拔除各种管路,应用敏感抗生素等。
关节不稳定或僵硬
术后关节不稳定多数由关节周围软组织不平衡造成,关节僵硬则是因为术后功能练习不当造成。
治疗上,术后关节不稳定需再次手术治疗,关节僵硬则需加强康复治疗。
关节疼痛
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关节松动。
治疗方面首先要排除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情况,一般要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比如拍X线片检查,检查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以及血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恢复过程
疼痛、手术部位恢复情况
术后3~7天内常会感觉到手术切口周围疼痛,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医生反映,开具止痛药物。
拔管与拆线
24小时后通常可以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前护理人员会指导定期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
引流管留置不应超过48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后可拔管,具体根据手术方式来确定。
手术切口一般在12~14天愈合,此时可拆除缝线,高龄患者、合并一些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者愈合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应当晚一些拆线,避免伤口裂开。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抗凝药物:预防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抗生素:目的是预防或抗感染。
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康复训练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主要围绕关节功能的恢复(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的提高(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恢复)以及关节的持久性和耐力的训练。
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主要强调负重状态下的步态练习和运动协调性练习。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主要强调髋周围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力量性训练。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主要强调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的力量性训练。
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主要强调肘关节的活动度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肉力量的恢复。
人工全腕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主要强调腕和手指的活动度。
复查
人工关节置换术固定的复查时间为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2年,部分患者需术后2周拆线同时复查,要按照术者建议来进行。
术后复查目的为指导、调整功能训练,进行必要的检查,如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关节有无异常。
术后6个月,需关注是否有残留的症状,或者由于肌力不平衡造成跛行。
术后1年、2年、3年每年都进行复查,拍X线片,记录假体的位置,随着时间延长可能出现远期磨损、松动、移位、断裂的可能。
日常生活
减轻体重:对于髋部及下肢关节置换,超重会增加关节的压力,因此超重人群建议适当减重。术后要合理安排饮食,保持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对关节的磨损。
保持正常的肢体对线和步态:正常的肢体对线和步态能够使关节面保持足够的接触面积,均匀受力,这样就不至于使力量过于集中在某些区域,加重磨损。
增强肌肉力量:良好的肌力不仅能使患者活动自如,增强运动协调性和姿势反射灵敏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关节受力,平时要坚持锻炼患肢肌力。
避免大量和高难度活动:做了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应该根据自身恢复情况控制好活动量,尤其是老年患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应用范围
治疗前
治疗过程
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