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综合征
概述
概述
巴特综合征即Bartter综合征,以低血钾性碱中毒,血浆肾素、醛固酮增高但血压正常,肾小球旁器增生和肥大为特征。早期表现为多尿、烦渴、便秘、厌食和呕吐,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肾内科、儿科
别名
Bartter综合征、巴特尔综合征、异型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综合征、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综合征、肾小球旁器增生综合征、肾小球旁细胞增生症、肾小管碱中毒、先天性低血钾症、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弥漫性肾小球旁细胞增生症、巴特氏综合征、血压正常性醛固酮增多综合
临床症状
多尿、烦渴、便秘、厌食、呕吐、肌力软弱等。
危害
可并发高尿酸血症、肾钙化、肾结石、肠梗阻、发育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进行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高尿酸血症、肾结石、肠梗阻、发育障碍、维生素D缺乏病等。
检查
血清电解质检查、尿电解质检查、血浆肾素活性测定、组织病理检查、X线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
诊断
据疲乏、肌肉无力、多尿、食欲减退等症状,结合血、尿电解质检查及肾活检等检查可诊断。
治疗原则
调节电解质平衡、减轻心、脑和肾等靶器官损害、保钾利尿等治疗原则。
治愈性
经治疗可改善病情。
饮食建议
多饮盐水,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巴特综合征是什么病
巴特综合征是一组少见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亨氏袢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氯化钠重吸收功能异常。
1.临床症状:多饮、多尿、嗜盐、脱水倾向、反复呕吐、便秘、间断性肢体疼痛、四肢无力、抽搐、心悸、食欲降低、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
2.严重性:婴儿期发病者症状中,部分患者伴有智力障碍;成人未经积极治疗可导致骨质疏松,且持续的低钾、高肾素血症会导致进展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严重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未得到有效进行治疗时,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3.治疗:巴特综合征的治疗以控制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为主要目的。可遵医嘱进行补钾,如通过长期大剂量口服氯化钾以纠正低血钾,并在医生指导下加用螺内酯、氨苯蝶啶等药物进行治疗。
4.饮食注意:患者应少吃或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洋葱、芥末等,避免摄取油腻、油炸的食物,戒烟,戒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本病为基因遗传性疾病,积极进行产前检查或可降低巴特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病因
病因
本病主要由肾小管上几个关键离子泵的基因突变,导致相应的离子的转运紊乱引起。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低血钾症状为主。1.胎儿期Bartter综合征表现为间歇性发作的多尿。2.儿童型最常见症状为生长延缓,其次为肌乏力,还有消瘦、多尿、烦渴等。3.成人型最常见症状为肌乏力,其次为疲劳、抽搐,较少见症状有轻瘫、感觉异常遗尿、夜间多尿、便秘、恶心、呕吐甚至肠梗阻,嗜盐、醋或酸味腌菜,智力障碍,痛风,高钙尿症,肾钙化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佝偻病镁缺乏,红细胞增多症等。
诊断依据
⒈患者有肌乏力、生长延缓、多尿等症状。2.血钾、钠、氯、镁降低。3.尿钾、氯增高。4.尿比重低,碱性尿。5.肾活检有肾小球旁器增生,肥大。6.血管壁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反应低下。
治疗
治疗方针
可采用电解质平衡调节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保钾利尿药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补钾长期大剂量口服氯化钾以纠正低血钾,再加用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可纠正大多数症状。
预后情况
轻者预后较好,重者可出现智力障碍、生长迟缓、肾功能不全等后遗症。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和心理压力。2.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3.应做好口腔、皮肤黏膜的清洁,防止继发性感染。
饮食调理
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