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咬热
概述
鼠咬热是一种由家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实为两种病原体各异、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的疾病。病原体分别是小螺菌及念珠状链杆菌,临床上也按病原体分类将鼠咬热分成两型。①小螺菌型:本型分布于世界各地,以亚洲为多。中国有散在病例报道,多在长江以南。鼠类是传染源,咬过病鼠的猫、猪及其他食肉动物也具有感染性。人被这些动物咬伤后得病,人群对本型普遍易感,以居住地卫生情况差的婴幼儿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机会为多。经抗生素治疗,预后较好。未经治疗者死亡率达10%。②念珠状链杆菌型:传染源是野生或实验室饲养的鼠类等啮齿动物。人被病鼠咬伤或食入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而发病。中国至今无此型鼠咬热的报道。两型在感染方式、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各方面均有差异。
病因
病原体有两种:一为小螺菌或称鼠咬热螺旋体,属螺菌科,长3~5μm,有鞭毛,运动迅速,其所致疾病为螺菌热;另一种为念珠状链杆菌,属弧菌科,长1~3μm,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等,其所致疾病为链杆菌热。前者由啮齿类动物传染;后者除由啮齿类动物传染外,还可由污染的牛奶和食物传染。
症状
发热、皮疹和全身症状是二者的共同表现。
1.念珠状链杆菌
2.小螺菌型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多,(15~30)×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也可增多。
2.细菌学检查
对小螺菌所致病例,除鼠咬史外,须从患者的血液、关节液或局部脓液寻找病原体,或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出螺旋体,或将涂片染色后检查。如将血液接种小白鼠、豚鼠或兔的腹膜内,1周后检查血液及腹腔液,易于发现此病的小螺菌。因为动物本身可带这类病原体,在接种前须先检查血液,以肯定没被感染,然后再接种。对于链杆菌所致的病例,除上述方法找病原体外,可用气-液相色谱法做快速诊断,还可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凝集素的存在。
诊断
根据啮齿类动物咬伤史、发热、皮疹和全身症状及相关检查可确诊。
治疗
咬伤部位立即用硝酸腐蚀局部,清洗伤口,预防破伤风。用青霉素、四环素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