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细胞淋巴瘤
概述
一种少见的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以淋巴结套区侵犯为特征性表现
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还可侵犯骨髓或外周血、胃肠道及咽部韦氏环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
以免疫化疗为主,还有靶向治疗、放疗等
定义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少见的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会累及淋巴结、脾脏,表现为淋巴结及脾肿大。结外病变以骨髓或外周血浸润多见,还可有胃肠道、咽部韦氏环受累。
淋巴结套区侵犯是MCL的特征性表现。95%以上的MCL患者有t(11;14)(q13;q34)染色体异常,导致CCND1基因与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易位。
MCL兼具侵袭性淋巴瘤疾病迅速进展和惰性淋巴瘤不可治愈的特点。
分型
根据组织学和成熟B细胞免疫特征,可将套细胞淋巴瘤(MCL)分为经典型、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和原位套细胞肿瘤
经典型MCL
是最常见的MCL。常常累及淋巴结和胃肠道,生物学行为多样。
目前认为,经典型MCL起源于异常表达SOX11的初始B细胞。侵袭性强,预后差。
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
占比较少。主要累及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不侵犯淋巴结。
此型起源于不表达SOX11的B细胞,伴IGHV突变,临床表现为惰性,预后较好。但有少数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可出现高侵袭性,病情迅速进展。
原位套细胞肿瘤( ISMCN)
偶然被发现,表现为Cyclin D1阳性的B细胞局限分布于淋巴结套区,但未破坏淋巴结结构,并没有达到MCL的诊断标准。
常伴CCND1基因重排。临床呈惰性,很少出现进展,有时与其他淋巴瘤并存,可呈播散性表现。
发病情况
套细胞淋巴瘤(MCL)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8%,发病率约为0.4/10万人/年。
多见于老年男性,中位发病年龄约60岁,男女比例为(2~4):1。
病因
致病原因
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遗传学改变:95%以上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有t(11;14)(q13;q34)染色体异常,导致CCND1基因与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易位。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除草剂、杀虫剂、苯剂等物理因素和化学品也可能与MCL的发生相关。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感染也被认为与MCL的发生相关。
症状
主要症状
诊断时80%以上的患者已处于疾病的晚期。最常见的表现是淋巴结肿大,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可没有淋巴结受累的表现。
其他常见的受累部位还有脾脏、骨髓和外周血、胃肠道和咽部韦氏环。表现为脾肿大;白细胞升高、贫血、血小板减低;胃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息肉、咽部疼痛等。
部分患者可有淋巴瘤的全身B症状,即不明原因的低热、盗汗和体重下降。
就医
就医科室
血液内科、淋巴瘤科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乏力、盗汗、腹胀、淋巴结肿大、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时,需就诊于血液内科或淋巴瘤科。特别是老年人群,如体检发现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白细胞升高、贫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应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记录出现症状的时间,是否进行治疗及何种治疗。
对于淋巴结肿大或脾肿大的患者,建议穿宽松合宜的衣服,方便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淋巴结肿大?
是否有脾肿大、左上腹不适、饱腹感?
是否有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咽喉疼痛?
是否有胃肠道息肉,消化不良?
是否有乏力、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病史清单
既往史:有无基础疾病
家族史:有无淋巴瘤等血液恶性肿瘤家族史
其他:有无病毒感染史,是否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水平、β2-微球蛋白、血沉,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毒相关检测。
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活检病理、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表型、基因检测结果等。
影像学检查:全身PET-CT检查或颈、胸、全腹部增强CT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是否有长期电离辐射或苯剂接触史。
是否有病毒感染史。
是否有淋巴瘤或血液恶性肿瘤家族史。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也有部分患者伴有疼痛。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导致胸闷、憋气和咳嗽等。
脾肿大可出现左上腹胀痛、饱腹感等。
侵及胃肠道,表现为腹痛、腹胀、息肉、便血等。
侵及骨髓可出现血常规异常,表现为感染、贫血、皮肤出血。
侵及咽部,可出现咽部不适、疼痛、韦氏环肿胀等。
还可出现全身B症状,即不明原因的低热、盗汗和体重下降。
实验室检查
骨髓受累时,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可有血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血沉升高。
影像学检查
增强CT或PET-CT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脾肿大。骨髓受累时PET-CT可见骨髓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增高。
内镜检查
病变累及胃肠道时可出现胃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样息肉。
病理检查
有肿大淋巴结时,多选择进行淋巴结活检。
可见形态单一、小到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多呈弥漫性、结节状或套区型生长。免疫组化提示单克隆性成熟B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CD5和Cyclin D1阳性。基因检测多有染色体t(11;14)(q13; q32)异常。
诊断标准
主要依赖病理、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结果。
典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
成熟B细胞免疫特征。
免疫组化CD5和Cyclin D1核内阳性。在不表达Cyclin D1的病例中,还可以检测SOX11。
检测到t(11;14)异常。
分期
经典型套细胞淋巴瘤(MCL)
按照Lugano修订的Ann Arbor分期系统分为Ⅰ~Ⅳ期。
每一期根据有无全身症状,又可以分为A组和B组。
A组:无全身症状。
B组:有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发热(>38℃,连续3天及以上)、盗汗(如睡眠时出现需要更换床单或被罩的大汗,连续7天及以上),或体重减轻(6个月内下降10%以上,并且无其他可解释的原因)。
Ⅰ期:侵及一个淋巴结区(Ⅰ),或侵及一个单一的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ⅠE)。
Ⅱ期:在横膈的一侧,侵及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Ⅱ)或外加局限侵犯一个结外器官或部位(ⅡE)。
Ⅲ期:受侵犯的淋巴结区在横膈的两侧(Ⅲ)或外加局限侵犯一个结外器官或部位(ⅢE)或脾(ⅢS)或二者均有(ⅢES)。
Ⅳ期:弥漫性或播散性侵犯一个或更多的结外器官,同时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侵犯。
注:单一结外部位受侵,病变侵犯到与淋巴结/淋巴组织直接相连的器官/组织时,在各期后记入字母“E”。
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
尚无统一分期标准,可参考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标准。
鉴别诊断
主要与其他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进行鉴别,尤其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相似点:套细胞淋巴瘤(MCL)和CLL的肿瘤细胞都是小到中等淋巴样细胞。两者的免疫表型相似,均可表现为CD5阳性、CD20阳性。
不同点:MCL多有Cyclin D1阳性或t(11;14)(q13;q32)异常,而CLL为阴性。
治疗
治疗目的:延长生存时间,减缓肿瘤进展速度,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首先需确定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不同分型,再评估患者是否有治疗指征。对具备治疗指征的患者,依据临床分期或高危因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局限的原位套细胞肿瘤(ISMCN)多不需要治疗,临床随诊。
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多表现为惰性,治疗指征参考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症状且无治疗指征的患者可以先采取观察等待,密切随访。通常中位至治疗时间为2~3年。
经典型MCL多应在诊断后即开始治疗,极少早期局限型患者可观察等待。
免疫化疗
免疫化疗是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案。适用于临床分期为III~IV期,伴高危因素的I~II期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案有:
R-DHAP: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大剂量阿糖胞苷+顺铂
BR: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
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
放射治疗
多适用于不伴高危因素的I期或连续型II期患者,连续型指可放一个靶区放疗。
此外,放疗还可用于淋巴瘤的局部控制、巩固治疗和姑息治疗,其对早期淋巴瘤效果更好。
靶向治疗
目前,靶向治疗主要用于一线治疗后复发患者的治疗。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布替尼。
此外,还有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如维奈克拉。
蛋白酶体抑制剂
常用的药物有硼替佐米、卡非佐米
可与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联合用于复发患者的治疗。
新型烷化烃
苯达莫司汀是新型烷基化剂,可与利妥昔单抗协同增效,即RB方案。通常用于治疗老年MCL患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
CAR-T疗法通过提取患者的部分T细胞,用基因工程技术给T细胞加入能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体外培养并激活CAR-T,再回输给患者,用于抗肿瘤治疗。
目前,有靶向CD19的CAR-T疗法在MCL患者中的应用探索。
造血干细胞移植
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者适用于初治患者,后者适用于复发或疾病进展的患者。
预后
治愈情况
目前,套细胞淋巴瘤(MCL)无法治愈。理论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MCL的潜在治愈方案。
预后因素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简易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系统(MIPI)和MIPI-c进行预后分层。
除了患者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增殖系数(Ki-67)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其他预后不良因素还有del(17p)或TP53突变、MYC扩增/易位、CDKN2A (9p)缺失等。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BTK抑制剂等新药的临床应用,MCL患者的预后有了改善,其对预后因素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
简易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系统(MIPI)
分数年龄 (岁)ECOG评分(分)LDH值/正常值WBC(×109/L)
0<500~1<0.67<6.70
150~590.67~0.996.70~9.99
260~692~41.00~1.4910.00~14.99
3≥70≥1.50≥15.00
MIPI分组
低危组:0~3分
中危组:4~5分
高危组:6~11分
结合Ki-67指数的联合MIPI预后评分系统(MIPI-c)
MIPI-c分组MIPI分组Ki-67指数患者比例(%)5年总生存率(%)
低危低危<30%32~4485
低中危低危≥30%5~972
中危<30%25~29
高中危中危≥30%6~1043
高危<30%10~13
高危高危≥30%5~1117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清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宜选择清淡易消化、高蛋白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诸如鸡蛋羹、牛肉、豆制品、牛奶、苹果、西红柿等。
放、化疗期间,可能食欲较差,可选择流食、半流食,如小米粥、面条,酌情予蛋白粉加强营养。
生活管理
患者可能因血象变化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下降。注意预防感染、避免磕碰等。
养车良好的作息习惯,体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心理支持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套细胞淋巴瘤(MCL)容易复发,关注患者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病情监测
平素注意有无发热、乏力、盗汗、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加重,病情变化随时就诊。
放化疗期间,重点关注血常规、生化常规检查结果,注意监测体温、大小便情况。
随诊复查
套细胞淋巴瘤(MCL)需要长期随访复查。
完成治疗后的前2年: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包括体格检查、血细胞计数及生化检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CT检查,主要包括颈部、胸部及全腹部。
完成治疗后第3~5年: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每12个月进行一次CT检查。
完成治疗5年后:每年进行一次随访或有症状时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或考虑疾病进展,则进行增强CT检查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