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纳综合征
概述
一种性发育异常疾病中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
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良、其他躯体畸形等
体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完整,另一条X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或结构异常所致
主要应用生长激素促进身高增长、性激素诱导性发育等,同时防治各种并发症
定义
特纳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良,并伴有一项或多项其他躯体畸形等。
人类体细胞正常具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两条与性别分化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及一条Y染色体。特纳综合征的发生则与X染色体异常有关,包括其结构异常及数目异常。
特纳综合征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无法治愈,但合理的激素补充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使其正常生存生活。
发病情况
特纳综合征的外生殖器表型为女性,其发病率在活产女婴中约为1/4000~1/2500。
病因
致病原因
人生来就有两条性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两条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两条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特纳综合征的发生原因是因为女性的XX染色体,在胚泡连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其中一条X染色体出现完全或部分的缺失,或发生结构异常所导致。
其中约半数为X单体型(45,X0),即少了一条X染色体,绝大部分单体型会发生自然流产。
20%~30%为嵌合型(45,X0/46XX),即受精卵卵裂过程中或胚胎发育早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不分离,产生一个个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物质构成的情况。嵌合体病情与体细胞中正常的细胞株所占比例有关,往往病情较轻,较单体型易生存。
其余类型为X染色体结构异常,同样病情较轻。
X染色体数量、结构问题可导致其基因表达障碍,导致女性的躯体、骨骼及性腺发育障碍,甚至可并发心血管及内分泌疾患、智力发育迟缓等,严重影响生存和生活。
症状
主要症状
特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患儿可有典型的躯体特征,也可仅有轻微可见的特征。
身材矮小
95%~100%的患儿会出现身材矮小情况,通常在胎儿时期即出现宫内轻度生长受限,出生身长和体重可在正常范围低限。
在婴儿期和整个儿童期,身高增长缓慢,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情况也不会出现。
患儿的成年身高与父母身高相关,但明显低于正常女性。未经治疗的成人身高常低于正常人平均身高20厘米左右,一般不超过150厘米。
原发性性腺发育不良
常表现为青春期乳房不发育、女性外阴没有随年龄增长而发育、幼稚外阴、初潮延迟或原发性闭经、阴毛和腋毛少等性腺不发育症状。
少数患儿最初在青春期可有乳房发育,大多数会发生自发停滞;或者在青春期发育后,出现继发性第二性征发育迟缓,90%会发生卵巢早衰。
大多数患有特纳综合征的女性在成年前即潜在面临不孕症,仅约有2%~5%的女性可成功自然受孕,但其流产率高达30%~45%。
面部及躯体特征
颅面部:小下颌、腭弓高、颅底角增大、后发际低。
颈蹼:颈两侧与肩呈蹼状连成一片,看上去颈短而宽。
眼部:内眼角被皮肤皱褶遮盖、上睑下垂、眼距宽、睑裂上斜、红绿色盲、斜视、远视或弱视等。
耳部:可表现为杯状耳、招风耳、耳廓低位、外耳道狭窄等外耳畸形。由于咽鼓管和颅底异常,中耳炎和中耳积液发生率高,所以听力下降、传导性听力问题发生率高。超过50%的患者到成年期出现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皮肤:皮肤色素痣增多,多分布在面、颈、胸和背部。
骨骼:胸廓呈盾形、乳间距增宽、手和脚相对大、颈短、肘外翻膝外翻、第4掌骨短,腕部马德隆畸形等。少数患儿可出现脊柱异常,如脊柱侧凸、脊柱后凸等。
牙齿:可有牙冠、牙根形态的改变,甚至出现牙齿脱落。
智力及神经认知功能
大部分患儿智力正常。
部分患儿可能伴有特殊类型的学习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以及特异性的社会认知障碍等心理缺陷。
并发症
心血管异常
23~50%的特纳综合征患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缺陷,例如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夹层等。
常表现高血压,以收缩压及夜间血压升高为主,同时容易并发感染性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出现胸闷、气促、胸痛等症状。
泌尿系统畸形
30%~40%的患儿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较常见的异常包括集合系统畸形、马蹄肾及肾旋转不良等。
集合系统异常会增加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风险,出现发热、尿频、尿急等感染症状。
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儿更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乳糜泻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且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主要有手抖、怕热、容易流汗、躁动、心悸、体重减轻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主要有怕冷、虚胖、容易便秘、无精打采等。但特纳综合征合并甲减通常无明显症状,因此需要定期筛查。
糖尿病
特纳综合征患儿患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常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血糖监测超过正常范围。
骨质疏松
由于性腺发育不全,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质疏松症,骨骼质量和强度降低,未接受适当雌激素治疗的 特纳综合征年长患者,骨折风险增加 。
就医
就医科室
小儿内科
如果婴幼儿出现身材矮小,颈蹼、盾状胸等躯体发育畸形,青春期后乳房不发育、幼稚外阴、阴毛和腋毛少等性腺发育不良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小儿内科或遗传内分泌科等科室就医。
妇科
年长儿出现乳房不发育、闭经等症状也可前往妇科内分泌专业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家长应记录儿童出现症状的时间、规律等,以供医生参考。
就医时建议给儿童穿着易穿脱的衣物,以方便进行相关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孩子是否有身材矮小,颈蹼、盾状胸等躯体发育畸形表现?
是否出现青春期后幼稚外阴、乳房不发育、阴毛和腋毛少等症状?
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病史清单
母亲孕期超声检查有无水肿胎及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瘤、浆膜腔积液、颈项透明层增厚等异常病史?
检查清单
近3个月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性激素检查、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骨密度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骨龄片、泌尿生殖系统超声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母亲孕期超声检查有水肿胎及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瘤、浆膜腔积液、颈项透明层增厚等异常病史。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颈蹼、盾状胸等躯体发育畸形,青春期后乳房不发育、幼稚外阴、原发性闭经、阴毛和腋毛少等性腺发育不良症状。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诊断特纳综合征的金标准,同时核型分析也能判断疾病的预后。
约半数患者为 X 单体型(45,X0),20%~30%为嵌合型(45,X0/46,XX),其余多为另一条X染色体结构异常。此外,5%的患者存在Y染色体物质,3%的患者存在标记染色体。
有标记染色体和环状染色体的患者,必需明确标记染色体或环状染色体的来源,进行是否含有Y染色体物质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的检测。
如高度怀疑特纳综合征而外周血核型正常时,应对机体其他组织如皮肤成纤维细胞或颊黏膜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性激素检查
应在11岁青春期开始前监测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了解有无自发性性发育的可能性。
LH及FSH在患儿婴儿期及儿童早期即已升高,6岁前逐渐降低,其后在正常青春期年龄又再次升高,血雌激素水平低下。
骨密度检查
骨量减少在患儿中常见,与雌激素缺乏有关,骨折发生率高于同龄人。
大于13岁的患儿骨密度逐年下降,因此推荐对大于13岁的患儿进行骨密度检查测定。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可进行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试验等检测。
特纳综合征患者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高。
无糖尿病的特纳综合征患者中也发现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障碍、糖耐量降低等异常。
甲状腺自身抗体
患儿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需要监测特纳综合征患者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泌尿系统超声常见集合系统畸形和位置异常,包括马蹄肾及肾旋转不良。
子宫及双附件超声常见始基子宫或子宫小、卵巢未探及或呈条束状。
心脏超声可见主动脉缩窄或扩张、部分肺静脉异常回流等改变。
骨龄片
临床常通过观察手腕部骨的骨化中心发育程度来评定骨龄。
由于手腕部各骨骨化中心出现时间不同,且远离躯干,所受辐射较小,故可通过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
鉴别诊断
Noonan综合征
相似点:均有身材矮小、躯体发育异常(颈蹼、胸廓畸形)、心血管畸形、青春期延迟症状。
不同点:Noonan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染色体核型正常,为46,XX。青春期可有正常的性发育,不影响生育。
生长激素缺乏症
相似点:均有身材矮小、第二性征不发育症状。
不同点:一般不会出现躯体畸形发育,如颈蹼、盾状胸、肘外翻,皮肤黑痣增多等,实验室检查生长激素与性激素可鉴别。
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
相似点:均有身材矮小、第二性征不发育症状。
不同点: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人群性发育时间晚于普通人群,大部分延迟2~3年,极少数人可延迟到20~21岁才出现青春发育,是正常生长的变异现象,生长速度正常,骨龄落后。可通过躯体发育异常、性激素检查、染色体核型检查等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尽早获得与年龄匹配的身高,提高患者最终成人身高,诱导性发育及维持第二性征,提高患儿骨密度,同时防治各种并发症。
治疗原则:以生长激素补充治疗、性激素替代治疗为主,需多学科联合参与治疗。
促生长治疗
重组人生长激素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目标是改善患儿成年身高。
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建立统一的特纳综合征开始rhGH治疗的最佳起始年龄,中国共识建议一旦出现生长障碍或身高位于正常女性儿童生长曲线的第5百分位数以下时,即可开始rhGH治疗。
一般从4~6岁开始,甚至是从2岁时开始治疗。
当达到满意身高或生长潜能已经较小(骨龄≥14岁或年生长速率<2厘米/年),建议终止rhGH治疗。
联合用药
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与rhGH有协同促生长作用,当rhGH 治疗效果欠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推荐司坦唑醇或氧雄龙
联合治疗适用于年龄≥10岁,或单独应用 rhGH治疗不能获得满意成人身高者。
诱导并维持第二性征发育
性激素替代治疗可诱导患儿性发育,维持第二性征,还可提高患儿骨密度,以及提高其生存质量。
早期诊断的患儿,推荐骨龄11~12岁时开始性激素替代治疗。对诊断较晚,特别是青春期年龄诊断的患儿,可权衡生长潜能和性发育的情况后,采取个体化治疗。
不推荐在青春期前常规给予极低剂量雌激素来进一步促进生长。
生育力保护与生育策略
特纳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导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疾病之一,大约90%特纳综合征女性的卵巢储备会在成年前耗尽,因此大多数患有特纳综合征的女性在成年前即潜在面临不孕症。
对所有准备进入生育阶段的特纳综合征患者,可考虑在孕前准备阶段,进行辅助rhGH治疗预处理。
特纳综合征患者的生育策略主要包括卵巢组织冷冻保存、自然妊娠、赠卵辅助生殖技术
目前赠卵仍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妊娠的主要途径之一。
卵巢组织冻存是一种新的被国际、国内指南推荐的青春期前儿童及放化疗女性保留生育力的唯一方法
预后
治愈情况
典型的特纳综合征虽然易于诊断,但患者的表型个体差异较大,不典型及漏诊的患者诊断时年龄较大,治疗时机往往容易流失,因此预后欠佳。
如诊断、治疗及时,患者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使其身高发育、体型发育和性发育不至于落后正常人,但目前仍未有治愈该疾病的方案。
危害性
特纳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复杂多样,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较大。
成年患者面临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风险,健康状况下降明显,如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可对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可导致患者出现自卑心理,社交孤立、焦虑情绪等。
仅有2%~5%的特纳综合征女性可成功自然受孕,对患者夫妻生活及家庭造成较大压力。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特纳综合征患者因雌激素下降,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因此饮食方面应以高钙、高蛋白为主,可适当多食牛奶、鸡蛋、鱼肉等食物。
成年患者由于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疾病风险,因此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生活管理
家长护理患儿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以避免发生骨折。
适度的阳光照射,可以促使皮肤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这将会使骨骼更健康。
衣着宜柔软、宽松,床铺松软。
对已有骨骼畸形的患儿可采取主动和被动的方法矫正,如鸡胸、脊柱侧弯,可进行广播操、游泳、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
保证睡眠充足,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支持
身材矮小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可导致患者自卑心理、社交孤立、焦虑情绪风险增加,促生长和青春期诱导治疗后,随着身高增长和第二性征发育,情绪会有所改善。
诊治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干预,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走出自卑心理,社交孤立、焦虑情绪。
病情监测
日常生活中应记录症状出现及加重的时间。
如果出现症状加重以及严重并发症,应当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患者每年需要遵医嘱复查体重、身高、皮肤、血压、甲状腺、糖尿病及肝脏情况,复查时可能需进行体格检查、皮肤检查、肝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确诊时需完善心血管超声检查,此后根据情况复查心血管超声,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
按需复查主动脉MRI、肝脏超声等。
预防
目前特纳综合征没有明确的预防方法,充分的产前咨询和孕检对于早期发现本病至关重要。
特纳综合征患者备孕前应充分知晓胎儿染色体出现异常的风险增加。因此,所有患者都应进行产前筛查,必要时应行胚胎植入前染色体核型分析
如果非侵入性检查多次或高度提示胎儿患特纳综合征的可能,则建议母亲行羊水穿刺术检查染色体核型以明确诊断。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