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概述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发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右侧束支的完全性传导阻滞
多无明显症状
主要由心脏病引起,也可因高钾血症、心脏手术等引起
无原发病且不合并其他束支阻滞者无须治疗
定义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发生了异常,在希氏束分叉以下的右侧束支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使传导信号不能下传到心室,是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一个类型。
心脏的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希氏束又称房室束,是将心房和心室的电信号连接起来的组织。
右束支传导速度减慢或传导功能丧失,即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分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0.12秒)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0.12秒)。
病因
致病原因
疾病因素
心脏病
常因引起右心负荷过重的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急性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
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
其他疾病
医源性因素
心脏介入或外科手术可引起。
发病机制
正常的心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传导路径为“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从而形成规律的心脏搏动。
多种因素导致右束支损伤,心脏电信号传递出现异常,引起相应的改变。
症状
主要症状
单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多无明显症状,只是心电图出现异常。
其他症状
原发病症状
如因其他疾病引起,可出现原发病的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口唇青紫)、活动量下降等。
多支阻滞症状
如合并左束支,或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阻滞,可能会出现黑矇、眩晕、晕厥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就医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常规体检发现心电图结果有异常,或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建议到心血管内科及时就诊。
急诊科
突发严重心悸、呼吸困难等情况,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及心跳停止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同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单纯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目前有什么感觉?是否有心悸、头晕、黑矇、气促等?
发作时是否有诱因?
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分别是什么?
病史清单
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近期是否进行过与心脏相关的手术?
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是否曾经治疗过?怎么治疗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食管心电图
心内电生理检查
超声心动图
常规心电图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降压药:硝苯地平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降脂药: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依折麦布
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华法林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临床表现
多无明显症状。
心脏听诊时可能会听到第一、第二心音分裂。
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
检查血脂、电解质等,有助于明确或排除病因。
注意事项:门诊检查前须保持空腹,即禁食至少8小时。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有助于明确病因,了解病情严重程度等。
注意事项
检查前按照医生要求暴露胸部。
检查时会在检查部位皮肤涂抹耦合剂。一般情况下,耦合剂对皮肤没有损伤。
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保持固定姿势,避免乱动。
检查后可将耦合剂用纸巾擦除。
心电图检查
是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心电图改变
QRS波时限增宽:≥0.12秒。
QRS波形态改变:V1、V2导联出现 rsR′,R′波粗钝;V5、V6导联呈qRS或RS,S波宽阔。
T波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去除身上的电子产品等。
检查时暴露前胸、双侧手腕和脚腕的皮肤,按照医生要求摆好体位,保持均匀呼吸,避免活动。
鉴别诊断
本病通过心电图检查即可确诊,无须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本病,常需完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或排除原发疾病。
治疗
如无原发疾病且无症状,则无须治疗。
如有原发疾病但无症状,主要对原发疾病进行病因治疗。
如存在双支、三支传导阻滞,出现明显症状,常须使用起搏器进行治疗。
原发病治疗
如因冠心病引起,可能会使用降脂药物、扩张血管药物、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冠状动脉支架等进行治疗。
如因高血压心脏病引起,可能会使用降压药等进行治疗。
植入起搏器
起搏器是一种电子仪器,安装在心脏内,可以发出电信号维持心脏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植入起搏器后应尽量远离电子产品、磁性物质,不能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随时注意心率和心律变化,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预后
治愈情况
无原发疾病,未合并其他支阻滞者无须治疗。
及时治疗原发病,或及时安装起搏器,可以使病情缓解或治愈。
危害性
合并其他束支阻滞时可出现黑矇、眩晕、晕厥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减重,维持健康体重。
应采取低脂饮食,减少肥肉、油炸食品的摄入。
增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可选择鱼肉、豆制品、脱脂奶类、蛋清、新鲜水果(含糖量低的水果为宜)、新鲜蔬菜、坚果类。
减少精米、精面的摄入量,可适量选择玉米、小米、白薯、山药等替代主食。
避免高糖食物,如含糖饮料、点心、过甜的水果等。
控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生活管理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避免过度劳累。
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坚持适量运动,每天运动至少30分钟,可选择快走、慢跑、骑车、游泳、打太极拳等。或按照医生要求选择运动时间和运动项目。
运动时注意安全,避免过度运动。
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须立即停止运动。
情绪管理
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可通过听轻音乐、与亲友聊天、读书、看剧情舒缓的影视剧等方式缓解压力。
严重时可到正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
随诊复查
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
如出现症状,或检查发现变化,应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