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概述
胃内壁黏膜和黏膜下层异常生长形成的赘生物
早期多无症状,息肉较大时可出现腹胀、反酸、恶心、呕吐等
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有关
可通过内镜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胃息肉是什么?
定义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有蒂或无蒂病变,呈局限性并向胃腔内突出,表面较光滑。大多由胃镜检查发现。
可单发也可多发,常见为散发性胃息肉。
分型和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
可分为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
增生性息肉:慢性炎症导致上皮过度再生,常见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胃底腺息肉:常见于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普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西方国家中,可能与高胃泌素血症相关。
腺瘤性息肉:常发生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也称上皮内隆起性瘤变,可能呈管状、管状绒毛状或绒毛状,常见于胃窦部。
炎性息肉:少见,通常质硬、孤立性生长,以梭形细胞、小血管增殖和炎性浸润为特征。
根据内镜下形态分型
根据山田分型将息肉分为四型。
Ⅰ型:息肉呈丘状,隆起处较为平滑,与黏膜间夹角>90°。
Ⅱ型:息肉呈半球状,隆起与黏膜间夹角近似90°。
Ⅲ型:息肉类球状,隆起与黏膜间夹角小于90°。
Ⅳ型:息肉有明显的蒂部。
根据巴黎分型
可将隆起的息肉分为Ip(有蒂)、Is(广基底,无蒂)、Isp(介于两者之间,有亚蒂)三型。
发病情况
胃息肉的患病率为1.0%~6.4%,多位于胃体、胃窦,分别占比约为37.3%和35.3%。
患者中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约为1∶(1.245~3.21)。
恶变率为0.4%,增生性息肉占首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胃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胃息肉可能由胃部的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引起,也与遗传、激素等存在一定关系。
如增生性息肉常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胃底腺息肉可由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引起,也可与家族性息肉病相关。腺瘤性胃息肉常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引起。炎性息肉病因不明,但也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胃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胃息肉不一定要切除,需根据息肉大小、性质、数量等决定。
对于单发的小息肉通常建议切除活检,多发的息肉建议切除最大的息肉,并对其他的息肉取代表活检。
如为腺瘤性胃息肉,由于其癌变风险较高,通常建议完全切除。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如果较大或者活检发现有异形增生也建议切除。
胃息肉会变成癌吗?
胃息肉可能会变成癌,癌变风险与不同分型、息肉大小等相关。
腺瘤性胃息肉癌变风险最高,达8%~59%,存在高级别异型增生、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的癌变风险更高。 约1%~20%的增生性息肉存在异型增生,其中一少部分可能演变为癌。胃底腺息肉和炎性息肉通常不会癌变。
通常息肉越大,形态越不规则,其癌变风险也相应增高。
病因
致病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
胃息肉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长期受到慢性炎性刺激,导致胃上皮细胞的过度再生。
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使体内出现持久的低胃酸状态及高胃泌素血症,增加胃底腺息肉的发病率。
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入胃可造成胃黏膜的炎性增生,同时使胃内pH升高,胃泌素分泌增加,胃内腺体增生,形成胃息肉。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胃黏膜炎性反应、萎缩和化生,可引发胃息肉。
其他因素
胃息肉可能还与体内激素水平、年龄、遗传等有关。
症状
主要症状
息肉较小时无明显症状。
少数可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消化不良。
息肉较大时可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反酸嗳气(打嗝)、消化不良等症状。
以上症状是胃肠疾病常见症状,并非胃息肉特有的临床表现。
其他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
如伴有胃黏膜糜烂、溃疡,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以黑便最为常见,少数患者出现呕血。病情迁延者可有贫血、体重减轻。
幽门梗阻
幽门口附近的息肉,如体积较大、堵塞幽门口,可出现幽门梗阻症状。可出现反复呕吐,且呕吐物中含宿食,胃排空延迟,饱腹感,呕吐后病人自感腹胀明显缓解。
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出现吞咽困难。
并发症
癌变
息肉的体积越大,恶变概率越高。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或餐后饱胀。进一步还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恶心、呕吐和疲劳感。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238
胃息肉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胃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建议及时就诊。
反复出现的上腹部的不适、腹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持续多长时间?
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怎样?
进行过治疗吗,怎么治疗的,治疗效果怎样?
近期是否服用水杨酸盐类、抗凝药物等?
病史清单
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
是否有胃炎、胃溃疡等相关病史?
父母等家人有没有患胃息肉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胃镜检查、病理报告单
心电图
血常规,输血前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抑酸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法莫替丁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布洛芬、吲哚美辛
抗凝药:华法林、依诺肝素、利伐沙班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238
胃息肉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本病常用的诊断方法为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胃镜检查
病史
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用药史。
长期吸烟喝酒、长期使用抑制胃酸药。
临床表现
早期大多无症状,息肉较大时,可出现腹胀、反酸、打饱嗝、恶心、呕吐等。
查体一般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有剑突下压痛。
粪常规+粪便隐血试验
判断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
合并黏膜糜烂或胃溃疡者,多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黑便。
检查前3天禁食肉类及动物血,并禁服铁剂、维生素C等。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
观察胃的大小、形态、位置、弹性、黏膜皱襞和活动情况。
表现为充盈缺损。可发现较大的息肉,但也常遗漏微小息肉,气钡双重造影可以发现相对较小的息肉。
检查前6~12小时开始禁食,检查前4小时开始禁水。
胃镜检查
可以观察胃黏膜的变化,以及息肉的形态、大小等,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表面光滑少数呈分叶状,单个或多发,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为0.5~1.0厘米,少数直径大于2厘米。
对于可疑病例需行活检确定肿物的性质,以便于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检查前患者至少空腹6小时以上,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禁食时间,如幽门梗阻或胃轻瘫者、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为常见检查项目,具体情况应根据医生安排进行检查。
鉴别诊断
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轻的一种胃炎,主要表现为轻微的黏膜充血、水肿,胃镜下有可能出现轻微糜烂的情况。
胃癌
胃癌可表现为腹胀、反酸、打饱嗝、恶心、呕吐等,通过内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根据息肉性质、大小、数量、是否带蒂等,可选择内镜下去除息肉或开腹胃部分切除手术。
对于伴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增生性及炎性息肉患者可通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观察息肉变化,必要时内镜下去除息肉。
一般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0.5厘米,息肉性质为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建议改善生活方式,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积极治疗胃部原发疾病,定期复查。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常用治疗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是四联疗法,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和两种联合使用的抗菌药物,四种药物组合起来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质子泵抑制药(抑酸剂):常用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
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
杀灭厌氧菌的抗菌药物:甲硝唑替硝唑
铋剂: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颗粒。
中成药
中成药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预防息肉生成与复发的作用。
手术切除胃息肉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胃复春片胃苏颗粒肠胃舒胶囊等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
手术治疗
内镜下治疗
优点
创伤小、并发症少,但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
方法
高频电凝切除法、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
重要提示
内镜下治疗是否需要住院及住院时间取决于胃息肉的个数及大小。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如果数量低于10枚,大小在0.5厘米以下,治疗后一般无须住院。
如果胃息肉数量多于10枚,大小达到0.5厘米以上或者即使胃息肉数量仅1枚,但大小在1厘米以上且基底较宽,或者单个胃息肉大小达到5厘米以上,内镜下治疗后一般建议患者住院。
多发性息肉应在内镜下分次切除或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
适应证
胃息肉伴有出血幽门梗阻者。
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者。
活检证实息肉有癌变者。
无蒂、广基高度怀疑恶变者。
术前准备
对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如阿司匹林等,需要在停药至少1周后进行手术。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先给予降糖药,并监测患者血糖。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先给予降压药控制血压。
检查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进行手术时不得携带金属物品进入手术室。
术后护理
术后24小时内要保证卧床休息,禁止做屏气动作,避免活动过度或者从事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内压增高引起迟发性出血。
根据手术方式和术中情况,术后禁食6~24小时。从流质、半流质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恢复期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酒。
若胃息肉较大,需要行开腹或腹腔镜下手术。由于腹部创伤较大,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较慢。通常术后5天肛门排气排便后,才可以温水试饮。手术1周左右,肠功能慢慢恢复才可以流质饮食、半流质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
避免劳累过度、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内不能剧烈运动,如游泳、爬山、打球等。
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可分为湿热蕴结型、寒湿阻滞型、气滞痰阻,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药方如柴胡疏肝散加减等,还可采用中频电治疗、针灸等,可促进胃肠蠕动。
预后
治愈情况
胃息肉一般为良性病变,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未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不影响生存。
本病大多数是良性病变,极少恶变。
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一般可以治愈,但可能再发。少数病理类型为腺瘤性息肉等具有高癌变风险的胃息肉,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转变为癌症,预后较差。
有文献报道,在胃息肉切除标本中,14%的多发性息肉、9%的单发息肉可发生恶变。腺瘤型息肉癌变率为15%~40%,直径大于2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40%~50%,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为1.5%~3%。
预后因素
本病的生存期与息肉的大小、是否多发、息肉的性质、是否出现并发症、年龄等因素有关。
危害性
本病可引发上腹部不适,如胀痛,影响生活质量。少数病例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少数胃息肉具有恶变倾向。
日常
胃息肉大多数为良性疾病应注意饮食、生活方式、药物使用,定期复查,防止息肉复发和癌变。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控制饮食,少量多餐,每餐注意细嚼慢咽。
多吃清淡的食物,应多选择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优质蛋白,如鱼、虾等,促进创面修复。多吃水果蔬菜,如猕猴桃、苹果、香蕉等。
避免摄入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酗酒,以防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生活管理
如果患有胃炎,应积极进行治疗。
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些药物对胃黏膜有损害,可能与胃息肉形成有关。
保持心情的愉悦,不要着急、生气。
随诊复查
直径≤0.5厘米的息肉以内镜下定期复查为主。若息肉增长缓慢,无明显局部和全身症状,组织病理检查无异型性改变或癌变者可继续定期复查。
术后复查。在完成息肉切除术后1年内进行胃镜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恶变潜能的息肉。
如果便血、吞咽困难等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复诊时可能会做胃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等检查。
预防
戒烟戒酒,饮食规律,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等。
治疗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消除胃部长期刺激因素。
使用胃药应当遵从医嘱,避免不恰当地、长期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
有家族性腺息肉病者,建议定期体检。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