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概述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肠上皮黏膜取代胃黏膜在胃内的异常增殖,是从慢性胃炎、萎缩到异型增生、腺癌的胃癌级联反应过程的中间阶段,是胃的癌前病变。化生的肠上皮是一种高度分化的上皮,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杯状细胞,另外,肠黏膜中任何类型的上皮细胞均可出现在化生的上皮内。根据肠化生黏膜的组织学表现可分为2种类型,即完全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完全小肠型肠上皮化生。目前患病率尚不清楚,但患病率与地区的胃癌发病率有相关性,患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病因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危险因素与胃癌的危险因素大致相似,与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酗酒、吸烟、高盐饮食、慢性胆汁反流有密切关系,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关于肠上皮化生发生的机制目前仍有争议,主要有肠上皮异位、错误再生、突变、组织转化4种说法。
症状
胃黏膜肠化本身不引起症状,通常是在患者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取胃部活检无意发现的。肠化会伴有胃酸缺乏,可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部分患者可反复出现上腹部不适、嗳气、烧心、腹泻等症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可分为三度:胃黏膜1/3以下者为轻度,胃黏膜1/3~2/3者为中度,大于胃黏膜2/3者为重度。
检查
1.内镜检查
淡黄色结节型和弥漫型多见。
(1)淡黄色结节型 单发或多发的2~3mm的淡黄色结节,略呈扁平状,突出于胃黏膜,表面呈绒毛状,或细颗粒状。
(2)瓷白色小结节型 孤立或多发的细小结节,瓷白色半透明状,表面光滑、柔软。
(3)鱼鳞型 部分胃黏膜结构呈条状扩大,排列呈鱼鳞状,一般呈条状或弥漫性分布。
(4)弥漫型 黏膜弥漫不规则颗粒状不平,略呈灰白色。
2.病理检查
(1)Ⅰ型 组织形态类似小肠黏膜上皮,可见吸收细胞、潘氏细胞和杯状细胞。
(2)Ⅱ型 组织形态兼有胃和小肠黏膜的特点,可见杯状细胞和吸收细胞,另有柱状细胞。
(3)Ⅲ型 组织形态类似大肠黏膜上皮,可见吸收细胞、潘氏细胞和杯状细胞。
(4)Ⅳ型 组织形态兼有胃和大肠黏膜的特点,吸收细胞完全被柱状细胞所取代,无潘氏细胞,可见杯状细胞。
诊断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与黏膜异型增生以及胃癌关系复杂,临床要重视其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下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程度不同,则内镜诊断的准确性也不同,化生程度越重,符合率亦越高,即中、重度化生肉眼特异性改变较轻型突出,内镜诊断率及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亦高。
治疗
目前对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能否逆转,临床上有较大争议,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因等进行相应的治疗。
预后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有研究表明部分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会发展成胃癌,有些胃癌细胞还保留肠上皮化生的痕迹,但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否是癌前病变仍不确定。重度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应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