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型病毒载体
原理
复制型病毒载体是经过基因改构的用于目标基因传递和表达且具有复制能力、可产生大量子代病毒的病毒载体。常用的复制型病毒载体有痘苗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应用于基础研究、基因治疗、疫苗研究等多个方面。
复制型病毒载体疫苗的原理是将目标蛋白抗原基因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复制型病毒载体,携带目标蛋白抗原基因的病毒载体进入人体细胞,进行复制的同时还转录、翻译、表达目标蛋白,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目前被广泛关注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型病毒载体疫苗,原理就是利用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作为载体,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基因重组到经过人工改造的载体病毒中,进入人体后载体病毒在复制、繁殖时,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也随之转录、翻译、表达,诱导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发挥疫苗免疫保护作用。
优势
免疫原性强
复制型病毒载体进入人体或细胞后,可以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其运载的外源基因的数量也会随着载体病毒的复制而不断增加,外源基因表达水平较高,可诱导人体产生强烈的、持久的免疫反应。因此,复制型病毒载体制成的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强。
保留关键的基因序列
利用复制型病毒载体制备疫苗时,是将目标病毒的靶基因整合到载体病毒的基因组中,在此过程中可对目标病毒的靶基因进行筛选,保留关键的靶基因序列,作为外源基因运送到人体或宿主细胞内,诱导免疫应答,因此具有较高的基因递送效率,能有效诱导免疫应答。
技术平台成熟
以病毒为载体的疫苗生产工艺的平台通用性较高,可以基于同一平台进行针对多种不同病原体的疫苗研发。
例如,默沙东公司研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苗是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作为复制型病毒载体,该疫苗已于2019年底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而默沙东目前在研的其中一种新冠肺炎疫苗就是基于VSV这一技术平台,可以说具有一定的研发和生产经验。
弱势
毒性作用
复制型病毒载体进入人体或细胞后,可以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运载的外源基因数量也会随着载体病毒的复制而增加,不断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因此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病毒载体干扰免疫效果
人体除了对病毒载体运载的目标病毒基因表达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也有可能对病毒载体本身产生免疫应答,这就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果人体内有针对载体病毒的较高水平的抗体,可能会影响复制型病毒载体在人体的繁殖,降低相应抗原的表达,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应用
病毒载体在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用于疫苗研究的病毒载体主要包括痘苗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等。
2019年12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全球首个埃博拉出血热疫苗Ervebo就是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作为复制型病毒载体。目前广泛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也有利用其他复制型病毒载体进行研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11月12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苗进度报告,目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48款疫苗中,有4款疫苗是复制型病毒载体疫苗: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由北京万泰生物和厦门大学合作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已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的以色列生物研究所开发的VSV-S复制型病毒载体疫苗、处于Ⅰ期临床试验的默沙东和IAVI公司合作研发的以VSV为复制型病毒载体的新冠肺炎疫苗以及同样处于Ⅰ期临床试验的由巴斯德研究所、Themis、匹兹堡大学和默沙东联合研发的以麻疹病毒为复制型病毒载体的新冠肺炎疫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原理
优势
弱势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