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
概述
心包积液是各种原因导致心包腔内液体过多
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致病原因包括疾病、外伤、手术等
通过去除病因、一般治疗、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开窗引流等进行治疗
定义
心包积液是各种原因导致心包腔内液体过多(>50毫升)。
心包是包裹心脏的膜状组织,分为脏层和壁层(内层和外层),两层膜间为心包腔。
正常情况下,心包腔内含有30~50毫升的液体,可以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某些疾病可导致心包腔中液体过多,并引起相应的症状。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感染性心包积液:多因结核分枝杆菌、病毒、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
非感染性心包积液:因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尿毒症、出血、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等因素引起。
根据积液性质分类
液性心包积液:积液多为清亮的液体。
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积液:积液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可发生凝固。
脓性心包积液:因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积液多为脓液。
血性心包积液:多因出血引起,积液多为血液。
按照病程分类
急性心包积液:积液可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多。
慢性心包积液:积液可缓慢增多。
病因
致病原因
心包积液是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特发性心包炎、感染。
疾病因素
恶性肿瘤
肿瘤转移至心包,导致心包腔内液体增多,引起心包积液。
特发性心包炎
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心包腔内液体增多,引起心包积液。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化脓性细菌等。
自身免疫病
类风湿性疾病等导致心包腔炎性分泌物增多,引起心包积液。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导致血管、组织内水增多,过多的水进入到心包腔内,引起心包积液。
外伤
胸部穿刺伤、心室破裂等导致血液进入心包腔,引起心包积液。
手术
心胸外科手术、介入手术导致血液进入心包腔,引起心包积液。
发病机制
多种因素导致心包腔内液体增多,体积增大,压迫心脏,导致心脏舒张功能下降,继而引起血液循环功能下降,产生多种症状。
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心包积液(200毫升以上),或心包积液过多时,可以引起心脏压塞。
症状
心包积液量较少时可无明显症状。心包积液较多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主要症状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最突出的症状。
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呼吸浅但频率快、面色苍白、皮肤或口唇发紫等表现。
压迫症状
可出现干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多因气管、食管受压引起。
体循环症状
心脏压塞症状
可出现血压下降。
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反应迟钝、昏迷等休克的表现。
吸气时,颈静脉怒张会更明显。
其他症状
恶性肿瘤引起的心包积液还可以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
类风湿性疾病引起的心包积液,还可以出现低热、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等症状。
并发症
可以引起心脏压塞等并发症,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青紫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当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伴有干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全身水肿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如出现呼吸浅但频率快、面色苍白、皮肤或口唇发紫、皮肤湿冷、反应迟钝、昏迷等等紧急情况,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未经医生许可,切勿滥用药物,以免药物影响相关检查,干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出现呼吸不畅、干咳的症状多久了?
最近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的表现吗?
最近有精神萎靡不振、下肢水肿吗?
什么情况下症状可以加重或减轻?有明显诱因吗?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是否有药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胸部X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电图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物:青霉素、氟喹诺酮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
其他:左甲状腺素钠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心力衰竭等疾病。
发生过胸部外伤。
进行过心胸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临床表现
症状
病情较轻时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干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上腹部疼痛、全身水肿等表现。
发生休克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
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
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以及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脑钠肽(BNP)
可以检查心肌的功能。
可以鉴别心力衰竭等疾病。
心包穿刺液检查
检查心包积液内的电解质、白蛋白含量,细胞的种类和含量等。
可以判断心包积液的类型,为明确病因、治疗提供信息。
注意事项
此检查需要进行穿刺,穿刺时应按照医生要求保持固定姿势,避免乱动。
穿刺后注意伤口情况,如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
检查心脏、心包等形态、结构。
是本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发现心包形态出现异常。
注意事项: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如项链等,脱去带金属材质的衣物。
超声心动图检查
检查心脏、心包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是本病确诊的主要方法。可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鉴别其他疾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
检查心脏、心包的形态、结构。
可以显示心包积液的位置、范围、容量等,也可以判断心包积液的性质等。
注意事项
检查前应去除含有金属材质的物品,以及电子产品、磁卡等。
如体内装有钢板、植入式起搏器等医疗器械,应提前告知医生。
心电图
可以检查心律等。
心包积液时可能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可用于判断心律失常类型,以及鉴别其他疾病。
注意事项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去除身上的电子产品等。
检查时暴露前胸、双侧手腕和脚腕的皮肤,按照医生要求摆好体位,保持均匀呼吸,避免活动。
诊断标准
呼吸困难的患者查体出现颈静脉怒张、奇脉、心脏边界扩大、心音遥远等可考虑本病。
超声心动图是本病的确诊检查。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可用于明确病因。
鉴别诊断
心力衰竭
相似点:均有呼吸困难、水肿、端坐呼吸、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
不同点:心力衰竭还可出现胸闷、胸痛、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严重心力衰竭时也可以出现心包积液。可以通过临床表现、脑钠肽、超声心动图等进行鉴别。
肺部感染
相似点:均有呼吸困难。
治疗
治疗原则:没有血流动力学问题的患者,重点是查明病因,必要时再穿刺引流。
一般治疗
休息
做到充分休息,避免劳累。
活动后症状会加重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活动。
躺下时呼吸困难的患者,可在床上半坐或端坐,以改善症状。
控制饮水量
如出现水肿,应控制饮水的量,按照医生要求饮水或食用含液体较多的食物。
每日记录饮食、用药时摄入液体的量,以及尿量、出汗等排出液体的量。
吸氧
按照医生要求吸氧,避免自行调节氧流量或中断吸氧。
心电监测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末梢氧浓度等指标,以便医生随时了解病情变化。
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开窗引流
适用情况
多用于发生心脏压塞,出现血压下降等情况,以恢复心脏功能,缓解症状。
操作方法
心包穿刺引流:方法为将穿刺针刺入心包两层膜之间,将心包积液抽出或用引流管引流。
心包开窗引流:方法为手术打开胸腔,切开外层心包,将心包积液用引流管引流到体外。
注意事项
进行心包穿刺时,患者应按照医生要求保持固定姿势,避免因活动、咳嗽、打喷嚏等影响医生操作。穿刺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心包穿刺或心包开窗术后,应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沾水。活动时注意幅度,减少打喷嚏、咳嗽等行为,避免牵拉伤口。
手术后可能会安装引流管和引流瓶,患者或家属应注意观察引流瓶中的液体情况,并记录引流瓶内液体的量;活动时应注意避免引流管脱出或打折,或磕碰引流瓶。
如手术部位出现流血、剧烈疼痛、引流管脱出,或出现引流瓶损坏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手术后适当增加营养,如肉类、鱼类、豆制品、新鲜水果或蔬菜等,促进恢复。
其他治疗
纠正休克
必要时需要补充血液量、升高血压。
常用的药物有氯化钠溶液、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去除病因
如因感染引起,可能会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使用抗菌药物、抗结核药物等,控制感染。
如因恶性肿瘤引起,可能会根据病情进行化疗、放疗等治疗,控制肿瘤进展。
如因自身免疫病引起,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大部分患者通过及时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感染因素引起者,在感染控制后可以痊愈。
恶性肿瘤等引起者,可以通过治疗缓解,但较难治愈。
危害性
心包积液可以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些类型的心包积液可反复发生,影响生活质量。
心包积液严重时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以引起休克等严重情况或心包压塞等并发症,会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持饮食均衡,每日应摄入肉类、鱼类、蛋类、豆制品、新鲜水果或蔬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如发生感染或病情较重时,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大米粥、面片汤等。
如无须限制饮水量,每日至少饮水1500毫升;如需限制饮水量,应按照医生要求控制饮水。
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品,如辣椒、生葱、生姜、生蒜、浓茶、咖啡等。
戒酒。
生活管理
保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劳累。
戒烟。
运动管理
进行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床上活动肢体、慢走、快走等运动。
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情绪管理
通过咨询医生等正规渠道了解疾病的知识,避免因相信谣言引起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通过适量运动、听轻音乐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
家人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进行疏导。
随诊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
如原有症状经治疗后无缓解,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保证营养均衡充足、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远离结核病等传染病患者,避免发生感染性疾病。
积极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如结核病、化脓性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及时控制病情。
做好自我保护,避免胸部外伤。
进行心胸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的患者,应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术后管理,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定期体检,随时了解身体情况。
如出现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等,或体检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