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扑动
概述
心室扑动是心室发生快速且异常的激动,导致心室正常的功能消失的疾病
症状有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等
病因有心脏疾病、药物过量、意外等
治疗方法包括心肺复苏、电复律、药物治疗等
定义
是一种严重的室性异位心律,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T波难以辨认,代之以较为规则、振幅高大的正弦波群,每分钟150~300次(平均约200次)。
心室扑动与心率较快的室性心动过速难以区别,室扑通常为室颤的前奏。
发病情况
室扑和室颤是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约占80%以上,目前尚无准确的室颤发作情况。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
美国每年有32万多人在医院外发生心脏性猝死,发病率为103.2/10万,平均年龄66岁,抢救成功率为5.6%。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料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
病因
致病原因
心室扑动多是心脏疾病引起,也可因心脏外因素引起,具体病因如下。
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
房颤伴预激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严重心动过缓。
电击或雷击。
继发于低温。
药物毒副作用:洋地黄、肾上腺素类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
发病机制
具体机制不详可能机制为心室存在多个异位起搏点、心室各部分心肌传导速度不均匀、心肌复极不均匀、不应期长短不等,激动在不应期不同的心肌之间形成折返,折返环大小较为均匀则表现为室扑,折返环不均匀则表现为室颤。
症状
主要症状
意识丧失、抽搐
阿-斯综合征,由于心室扑动室扑或者引发心室颤动导致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面色苍白或青紫
脉搏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为零。由于室扑或者室颤使心输出量明显下降,甚至为零,故脉搏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为零,皮肤黏膜缺血缺氧而显苍白或者青紫。
胸痛、心悸
由于发生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前兆会有心肌缺血、缺氧,部分患者可感受到心前区闷痛、心慌、憋闷感等不适。
呼吸困难
由于心室排量下降,全身组织缺氧导致呼吸频率增快,增加氧量而出现呼吸困难。
并发症
心脏骤停
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患者可出现意识丧失、晕厥等症状。
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错过短暂黄金救治时段将发生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就医
就医科室
急诊科
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发生心室扑动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同时前往医院或拨打120。
就医准备清单
如手边有以下清单,家属可在就诊时携带;如没有,则先进行抢救,家属可在之后与医生沟通时进行补充。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感觉怎么不舒服了?持续多久了?
症状出现多久了?是第一次出现还是经常出现?
症状多长时间发生一次?一次持续多长时间?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减轻或加重?
症状出现有没有诱因?比如体力活动、情绪波动、暴饮暴食、用力排便等?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病史?
使用什么药物,效果如何?
是否有其他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血生化
心肌损伤标志物
超声心动图
冠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负荷试验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依折麦布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
缓解心绞痛药物:如硝酸甘油普萘洛尔、地尔硫䓬
改善心脏重构药物:如卡托普利氯沙坦、缬沙坦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病史。
有服用洋地黄、肾上腺素类药物的情况。
有低体温、被电击或雷击等情况。
临床表现
症状
有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等表现。
体征
患者无心音。
颈动脉等大动脉无搏。
无法测出血压。
皮肤发紫(紫绀)。
瞳孔散大。
实验室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
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等。检查是否存在心肌病变,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
可明确是否存在心肌梗死等病因。
可能会进行多次检查。
血生化
可检查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
可明确是否存在其他器官病变,也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
急诊检查不用禁食水。
超声心动图
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可以明确病变累及的范围大小和严重程度。
还可了解是否存在心肌破裂、室壁瘤等并发症,或排除其他疾病。
注意事项
检查前按照医生要求暴露胸部。
检查时会在检查部位皮肤涂抹凝胶。一般情况下,凝胶对皮肤没有损伤。
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保持固定姿势,避免乱动。
检查后家属可将凝胶用纸巾擦除。
心电图
可见正弦函数图形类似的正弦波,频率为200~250次/分。
注意事项
检查前家属应去除身上的电子产品、手镯等。
检查时家属应暴露患者前胸、双侧手腕和脚腕的皮肤,可能还需暴露左侧腋下、背部的皮肤。家属按照医生要求调整患者体位。
鉴别诊断
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都是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扑动如不进行及时治疗,可进展为心室颤动。
相似点:有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无心音、无大动脉搏动、无法测出血压等。
不同点:心室颤动心电图波形、振幅、频率都不规则。
治疗
治疗目的:逆转恶性心律失常,避免进一步发展。
治疗原则:立即进行急救,维持正常的呼吸和血液循环,保证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院外急救时,以30∶2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或只做胸外按压。
急救车和院内急救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及心肺复苏机进行胸外按压。
电复律治疗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是一种普通人可以使用的急救设备,多用于院外心搏骤停的抢救。
使用AED时,打开开关后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同时配合心肺复苏。
除颤器
除颤器是医务人员使用的专业医疗仪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的心律失常。
发生室性扑动时,医生会在心肺复苏的同时,使用除颤器进行非同步电复律,纠正患者的心律失常。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多用于非一过性或不可逆性疾病导致的室性扑动抢救成功后,可以预防心室扑动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发作。
ICD须通过手术植入到患者体内。但患者出现室性扑动等心律失常时,ICD可自动进行电复律,纠正患者的异常心律。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肾上腺素
可以增加心脏收缩力,调节全身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能够提高冠状动脉、脑血管的血压,从而改善心脏和脑部的供血。
利多卡因
低剂量可以降低心肌的自律性。
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他治疗
心电监护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心肺复苏、电复律的效果。
低温治疗
使患者体温降低,降低脑等器官耗氧量,从而降低器官损伤程度。
治疗原发病
心室扑动抢救成功后,要治疗引起心室扑动的疾病,以免心室扑动复发,或引起其他严重情况。
预后
治愈情况
有效且及时的急救和治疗可以使心室扑动终止,挽救患者的生命。
如未及时治疗,患者有可能进展为心室颤动发生猝死事件。
危害性
心室扑动主要的危害是会危及生命。
发生在医院之外的室扑和室颤,只有30%的患者能够存活;而幸存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在之后的院内治疗中发生死亡;另有30%的幸存者会在随访的3年内发生死亡。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证饮食均衡健康。适当增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可选择鱼肉、豆制品、脱脂奶类、蛋清、新鲜水果(含糖量低的水果为宜)、新鲜蔬菜、全谷物、坚果类。。
适量饮水,每天总液体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或按照医生要求适量饮水。
控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鱿鱼、蛋黄、动物内脏等,不宜一次性摄入过多。
戒酒。
日常管理
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避免劳累。
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按照医生要求坚持运动。运动时注意安全,避免过度运动。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须立即停止运动。
情绪管理
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可通过听轻音乐、与亲友聊天、读书、看剧情舒缓的影视剧等方式缓解压力。
严重时可到正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
预防
积极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改善生活和饮食习惯。
按医生要求使用药物,并定期复查。
日常生活注意安全,保证用电安全,雷雨天避免雷击。
保持积极、平和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并进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