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概述
概述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小脑后下动脉及椎动脉阻塞所致延髓后、上、外侧的损害。是脑干梗死的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病灶侧面部及病灶对侧肢体痛觉温觉障碍、真性球麻痹、共济失调、霍纳综合征、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眩晕及对侧轻偏瘫。导致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别名
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外侧裂症状、小脑下脚综合征、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临床症状
病灶侧面部及病灶对侧肢体痛觉温觉障碍、真性球麻痹、共济失调、霍纳综合征、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眩晕及对侧轻偏瘫。
危害
检查
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专科检查、血管彩超、CT、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等。
诊断
依据交叉性感觉障碍、眩晕、真性球麻痹、霍纳综合征、共济失调等表现,结合CT、磁共振成像结果可以诊断。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超早期可以应用溶栓治疗,急性期给予脑保护及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等治疗,同时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配合针灸、康复治疗。
治愈性
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饮食建议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予以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油腻食物。
病因
病因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头痛不仅是本病常见症状,还是约l/3病例的首发症状,可早于其他症状数天出现,最长者达半个月。头痛多数呈持续性胀痛,主要出现于病变侧额、颞、顶、枕部。
因三叉神经脊髓束或三叉神经脊束核受累而出现病灶侧面部痛觉、温度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
疑核及迷走神经受损引起同侧软腭、咽肌和声带麻痹,咽反射消失。
脊髓丘脑侧束受损导致病灶对侧躯体痛温觉障碍。
瞳孔的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阻断,出现同侧霍纳综合征。
病灶累及前庭神经核而出现眩晕、呕吐及眼球震颤等前庭神经刺激症状。
因脊髓小脑前束和(或)小脑下脚受阻,导致同侧小脑性共济失凋和同侧运动协调障碍。
其他症状
病灶累及耳蜗神经核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网状结构中呼吸运动中枢之交感神经纤维受损可出现顽固性呃逆;病变刺激迷走神经背核、泌涎核而出现心动过速、胃酸异常分泌、胃肠蠕动增强、消化道出血等。若病灶向上波及脑桥,可伴外展神经或面神经麻痹;向下扩展则可引起副神经麻痹;向腹侧扩展可影响锥体束或锥体交叉等。
诊断依据
有交叉性感觉障碍、真性球麻痹、共济失调、霍纳综合征、眩晕及对侧轻偏瘫的典型临床表现。
不典型者至少应具备交叉性感觉障碍、软腭及咽喉肌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霍纳综合征,可诊断。
CT、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等可辅助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病因治疗为主。急性期治疗应以脱水减轻脑组织水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为主。恢复期可给予血管扩张、神经细胞营养剂,针灸对改善吞咽障碍有一定效果。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
预后情况
病情较轻、心功能良好、动脉硬化较轻和侧支循环较佳者,经过正规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眩晕等前庭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或消失,但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常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年老、体弱、有昏迷及合并症或反复发病者预后欠佳。
护理
日常护理
1.加强护理,注意休息,适当活动。
2.预防呼吸道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
饮食调理
清淡饮食,予以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其他注意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乐观,保证睡眠,不要熬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