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障碍
概述
各种原因导致发音清晰度、流利度、音色、音调等方面的障碍
常见发音困难、不清晰、口吃、鼻音重等,严重者完全失去说话能力
主要原因包括脑卒中、听力障碍、先天发育问题、唇腭裂等
以康复治疗为主,并积极处理原发病
定义
言语障碍指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口语表达出现问题。
常表现为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口吃、音调怪异、鼻音过重等。严重时,他人无法听懂其意,或完全不能说话,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
通常大家会混用“语言障碍”、“言语障碍”来代表出现说不了、说不清、口吃等沟通交流障碍,但实际这是两种不同的问题。
言语障碍(speech disorder)与失语症不同,患者在理解他人语言内容、阅读、书写方面都没有问题,自己说话时也无语法、语义问题,仅在声音的输出方面有障碍。
分类
言语障碍的表现及原因众多,主要类型如下。
发音障碍
发音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舌、软腭、唇、咽等发音器官结构或功能异常,不能正确的发音。根据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发音障碍、运动性发音障碍和功能性发音障碍。
器质性发音障碍,因发音器官的形态异常所致。
功能性发音障碍,一般见于儿童,指发音器官无形态或功能异常,听力正常,语言发育已达4岁水平以上,但出现发音错误并呈固定状态。
发声障碍或嗓音障碍
声带、鼻腔、软腭等发音结构功能不协调或出现器质性病变,致使嗓音的音量、音调、音质、声音持续时间以及共鸣等出现异常。
流利障碍
说话节奏异常、重复、中断、不流利,最常见的类型为口吃。
发病情况
言语障碍目前尚无整体发病数据。
学龄前儿童言语障碍的发生率为10%~15%,学龄儿童约为6%。
全世界口吃患病率约1%,中国约有1300万口吃患者。
病因
致病原因
以下病因皆可引起言语障碍:
其他:包括听力异常、先天发育问题、呼吸系统疾病、言语环境混杂、不良饮食习惯及精神心理障碍等。
发病机制
言语产生是一个需要多个系统和结构连续活动的过程,包括大脑皮层、呼吸肌、喉、咽、舌等器官,此外还需要认知、听觉、口腔感觉共同协同才能完成。
呼吸所形成的气流使喉部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来自喉部的声音和气流一起,由软腭引导到鼻腔或口腔,并经舌、唇、牙齿、下颌等构音器官的调整、塑造产生语音,这些声音有序地组合就形成了词语。
儿童发生的言语障碍与学习过程中语言环境混杂、口面部肌肉发育弱等因素有关。口、腭、咽、喉等结构的器质性疾病,控制发音的神经肌肉的功能异常,也会引起言语障碍,如口吃、功能性构音障碍、唇腭裂、肌营养不良症、脑性瘫痪等。
症状
主要症状
言语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在口语表达清晰度、流畅性、音调、语速方面出现异常,不同类型表现差异很大,严重者完全不能发音。
发音障碍
运动型发音障碍
痉挛型:表现为说话费力、音质粗糙、跑调、节奏拖沓,音量、音调急剧变化,有不自然地中断,鼻音过重。
弛缓型:表现为气息不稳,有不适宜的停顿,“b、p、f”等辅音发音不准,鼻音弱。
失调型:主要以韵律、节奏失常为主,可表现为过于“抑扬顿挫”或“平淡”,重音位置错误,语调异常,节奏不稳。
混合型:上述症状混合出现。
言语失用:表现为发音失真、韵律异常,自己可意识到发音错误,出现大量口面部动作尝试纠错,但无法纠正。
器质性发音障碍
以最常见的腭裂为举例,会出现鼻音重、发音不清、音量减弱的表现,称为腭裂语音。
鼻音重,在说带有“n”或“ng”拼音的字,如因、恩、英、等、送、昂等,会有明显的鼻音;说带有a(啊)、o(喔)、e(呃)、i(一)、u(污)、ü(淤)等拼音的字时,也会出现明显的鼻音。
发音不清、音量减弱,说带有f(夫)、b(波)、d(的)等拼音的字时常出现。
功能性构音障碍
主要见于儿童患者,发音时出现替代、省略、扭曲、添加音、声调异常等,常被误以为“大舌头”。
“哥哥”说成“dede”,“泡泡”发成了“抱抱”。
“天安门”说成“仙门”,“西红柿”说成“凶柿”,“爸爸”说成“啊啊”等。
发声障碍或嗓音障碍
以声带小结为例,常有以下表现:
早期程度较轻时,表现为声音稍“粗”,说话多时感疲劳,时好时坏。
随后逐渐加重,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出现声音嘶哑、低沉、漏气、音量低,严重时仅有气息声或完全失声。
流利障碍
以口吃为例,常有以下表现:
难以开口说出第一个字、词、短语。
重复某个音、字或词语。
遇到某些音节或词语时会拉长音、中断或拆分发音。
为了过渡到下一个词,会加入额外语气语,例如“嗯”、“那个”等。
讲话时情绪紧张、焦虑、全身紧绷或坐立不安,可伴有皱眉、面肌抽搐、摆动手臂等现象。
就医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当出现发音困难、发音不清,伴有肢体无力、麻木、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儿童患者可到小儿神经科就诊。
神经外科
如存在脑外伤、颅内占位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干或脑神经损害,需就诊神经外科。
耳鼻喉科、口腔科
康复科
患者病因明确,病情稳定后要及时开展康复治疗,治疗过程主要在康复科进行。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患者与医生沟通困难,就医需要家属陪同。
家属应尽量记录出现过的表现及特点,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能听懂他人说的话?
是否有发音困难、发音含混不清?
是否有音色、音调、节奏及语速的异常?
别人是否能听懂,是否完全不能发音?
病史清单
是否有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部占位性疾病?
是否有脑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变?
是否有全身或咽喉部肌肉、结构病变?
既往接受过哪些治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量表检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汉语版弗朗蔡构音障碍评价法、运动性言语评价法等。
仪器检查:①鼻流量计检查;②喉空气动力学检查;③纤维喉镜、电子喉镜检查;④电声门图检查;⑤肌电图检查;⑥电脑嗓音分析系统。
影像学检查:颅脑CT、颅脑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有脑外伤、脑部疾病史。
脑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变、肌肉病变病史。
发音器官疾病、听力异常、呼吸系统疾病、 精神心理障碍等病史。
临床表现
可表现为发音困难、发音不清,发声、音调及语速的异常,严重者完全失去口语表达或发音功能。
实验室检查
检查目的:了解全身状态,如是否有感染、炎症、中毒、代谢异常、自身免疫疾病等。
常见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免疫指标、抗体、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注意事项:需要空腹、诊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复查。
头颅磁共振平扫/功能检查(MRI、fMRI)
检查目的:发现脑结构异常或病变,有助于明确病因、确定病灶,观察脑区功能。
常见结果:根据不同病因可发现颅内出血、占位、梗死、水肿、变性、发育畸形等;言语运动控制区激活水平异常。
注意事项:有假牙、体内有金属植入者,如心脏支架等,需告知放射科医生,根据具体磁共振机器决定是否能行MRI检查;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时需听从医生口令、放松、配合完成动作或任务。
量表评估
通过量表初步确定言语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
常用量表
构音障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汉语版弗朗蔡构音障碍评价法。
言语失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版的言语失用评价方法、运动性言语评价法。
口吃:口吃严重程度评分、口吃严重度测量量表等。
发音障碍:嗓音障碍指数等。
检查内容
观察患者说话时的声音特征,观察患者的面部,如唇、舌、下颌、上腭、咽喉部在安静及说话时的运动情况、呼吸状态,让患者做各种动作、发音以确定有无异常。
客观声学测评量表
依靠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对说话时喉部、口腔、咽腔和鼻腔的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对各种声学参数进行实时分析,并进行疗效评价。
主要包括鼻流量计检查、喉空气动力学检查、纤维喉镜、电子喉镜检查、电声门图检查、肌电图检查、电脑嗓音分析系统等。
鉴别诊断
失语症
相似点:都有语言表达不清的表现。
不同点:失语症主要表现为说不出、听不懂、词不达意、不认识文字、无法书写等。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声音形成、发出困难,仅累积“说”,“听、读、写”都不受累。
选择性缄默症
相似点:都可以表现为说话少,甚至不说话。
不同点:选择性缄默症属于一种情绪障碍。患者说话的场景有明显的选择性,且受情绪影响很大。可在一些场合说话没有问题,但在另一些场合却持久地“拒绝”说话,或仅用“是”、“对”、“不要”等最简短的词语沟通。并常伴有明显的社交焦虑、退缩、敏感等特点。
治疗
治疗目的: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代偿口语表达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
治疗原则:康复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无创神经干预等技术。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
主要根据患者障碍类型、特点,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言语障碍。
表1.常见言语障碍康复治疗方法
类型 | 亚型 | 治疗方法 |
---|---|---|
发音障碍 | 运动性发音障碍-构音障碍 | 针对发音能力的训练:松弛训练、呼吸训练、下颌、舌、唇的训练、语音训练、减慢言语速度训练、音辨别训练、克服鼻音化的训练、韵律训练、音节折指法训练。\n针对交流能力的训练:包括使用手势语、画画、交流板或交流手册、电脑交流装置(如发音器、电脑说话器、环境控制系统等)。 |
/ | 运动性发音障碍-言语失用 | Rosenbek八步治疗法、音乐疗法、运动贴扎技术、计算机辅助治疗。 |
/ | 器质性发音障碍 | 腭咽闭合功能训练、唇舌活动训练、下颌骨稳定训练、语音训练。 |
/ | 功能性发音障碍 | 语音训练;构音器官运动训练;韵母、声调和声母发音训练;泛化应用训练;口咽部感觉、肌力训练。 |
发声障碍或嗓音障碍 | / | 共鸣嗓音训练、嗓音功能训练、重音训练法、ABCLOVE嗓音训练方法、Lee Silverman嗓音治疗、嗓音卫生教育等。 |
流利障碍 | 口吃 | 利德科姆疗法、佩林亲子互动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
治疗注意事项
治疗环境尽可能安静,避免噪音,以免干扰患者的情绪,分散注意力,加重自我紧张。
可采用一对一模式,也可以采用小组训练、户外训练等多种模式训练。
训练内容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职业及性格特点,个性化治疗。
训练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便于家属在院外协助患者完成治疗任务并记录任务的完成情况,保证治疗的延续性。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根据言语障碍发生的原因,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以下仅以部分类型举例。
脑梗死:急性期常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恢复期常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
其他治疗方法
电刺激治疗:很多发音肌肉也参与吞咽运动,因此可使用吞咽功能电刺激器辅助治疗。
其他方法:如可放入耳内的小型口吃治疗仪。
预后
治愈情况
言语障碍的恢复情况主要与发病原因有关。
因脑部病变而出现发音障碍的患者,大部分在发病后6个月内功能改善最为明显,6~12个月则较少有改善,超过1年则难以改善。
有器质性病变者,如原发病未进行有效治疗,难以改善。
危害性
言语障碍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的语言能力,同时也会引起情绪和行为上的障碍,降低患者的言语和社会交流能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就业、参与社会活动,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
此外,由于治疗周期长、见效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方面需根据原发病因进行调整。
言语障碍常见于脑卒中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
部分患者可合并吞咽问题,应由医生制定饮食处方,如匀浆膳、糊状或黏稠状食物,必要时通过鼻饲管进食。
生活管理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抽烟、不饮酒。
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让患者受到过度刺激,如噪声、人多声杂等。
家属与患者沟通时需注意适当放慢语速,保持正常语调,使用简短的语句,并可辅以手势、手写板、记事本等方式。
心理支持
家人多关心患者,增加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但不要过度关注言语问题,避免压力大的社交场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耐心地听其说话,不要随意打断,或直接替患者完成句子。
患者自身尽量减少焦虑情绪,保持稳定、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疾病的恢复有所帮助。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从业人员的帮助。
病情监测
关注并记录语言功能变化,如说话流利程度、清晰度、词汇量等。
随诊复查
随诊时间:通常建议1~2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3~6个月复查一次。
复查项目:头颅磁共振、各种言语功能评价量表、客观仪器检查等。
预防
言语障碍主要通过避免、控制原发病进行预防,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低盐低脂饮食,营养均衡,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
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等,戒烟、戒酒。
避免脑外伤、中毒、感染等疾病发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