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脑膜炎
概述
概述
真菌性脑膜炎是由真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常与脑实质感染同时存在,属于深部真菌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有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菌。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感染科
临床症状
发热、颈项强直、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盘水肿甚至抽搐、去大脑性强直发作和脑疝等,还有多脑神经受损症状。
危害
可累及神经系统导致失明、昏迷等。可致患者死亡或永久性脑损伤。
检查
脑脊液检查、免疫学检查、CT、磁共振成像等。
诊断
根据发热、颈项强直、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去大脑性强直,以及多脑神经受损的症状,结合脑脊液检查、免疫学检查、CT、磁共振成像等可诊断。
治疗原则
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抗真菌治疗。
治愈性
大部分可治愈。
饮食建议
饮食宜适当摄入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适当补充卵磷脂
病因
病因
感染新型隐球菌、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念珠菌、曲霉、接合菌、毛孢子菌属等。
流行病学
随着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器官移植后的大剂量和长期应用,艾滋病发病增加以及家庭饲养动物的增多等因素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一般全身症状(1)早期出现轻至中度发热等感染表现,晚期表现为高热。(2)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3)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盘水肿等颅内压力增高表现。晚期头痛剧烈,甚至出现抽搐、去大脑性强直发作和脑疝等。2.神经系统症状(1)多脑神经受损症状:视神经受损时出现视力低下甚至失明,其他动眼、展、面及听神经也常易受累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受损症状和体征。(2)脑受损症状:病变波及脑实质和(或)形成脑内肉芽肿,临床上可出现嗜睡、烦躁不安、谵妄等精神症状和瘫痪等局灶性定位体征,可伴智能障碍和意识障碍,严重者进入昏迷状态。3.双重或多重感染症状:患者多因体质较弱、营养较差和免疫功能下降,常可同时伴发其他菌种的新感染或体内既往潜在的菌种感染复发,常见结核和(或)弓形虫病等的伴发,促使病情更趋严重复杂和临床表现上的多样化,甚至可成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诊断依据
1.典型表现为发热、颈项强直、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去大脑性强直,以及多脑神经受损等。2.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微浑浊。白细胞计数呈轻至中度增高,且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含量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或(和)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的吉姆萨-瑞氏复合染色片上,多可查到成堆的球形隐球菌,部分隐球菌还可见芽孢生长。脑脊液隐球菌培养多呈阳性,可为临床病因确诊提供依据。血及脑脊液乳酸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咐试验的隐球菌抗原阳性率较高,可为本病的病因确诊提供帮助。3.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脑水肿脑积水和脑的局灶性异常。脑实质内肉芽肿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可表现为T1等或略低信号和T2明显高信号改变。根据典型表现及检查结果可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抗真菌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两性霉素B现仍为当前临床上首选常用药物。若两性霉素B疗效欠佳或患者难以耐受,可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2.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3.神经保护剂:可选用脑多肽、神经生长因子,以减轻和减缓神经细胞的死亡和凋亡。4.降颅压:可及时给予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利尿剂,梗阻性脑积水者可做脑室穿刺、冲洗、引流和给药,但应与鞘内给药相间进行。5.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热能、多维生素饮食,有关微量元素和营养代谢药(如阿达美、辅酶A、辅酶Q10、万爽力和ATP等),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手术治疗
对较大脑脓肿或肉芽肿者可予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对瘫痪、失语者,应早期给予功能锻炼,以减免因失用和误用所致残疾或更多的神经后遗症。
预后情况
及时积极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部分遗留瘫痪、失语。
护理
日常护理
密切监护患者的状态,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
饮食调理
宜适当摄入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适当补充卵磷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