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
概述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眉弓和颧骨突出、鼻翼增宽、嘴唇增厚、牙齿稀少、头痛等
多为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腺瘤所致
首选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
定义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进展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产生过量的生长激素(GH)所致,其中超过95%的肢端肥大症是由分泌GH的垂体腺瘤所致。
发病在青春期前,骺部未闭合者为巨人症;发病在青春期后,骺部已闭合者为肢端肥大症。
分型
根据病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垂体性
占95%~98%,以腺瘤为主,生长激素瘤70%~80%为大腺瘤。
垂体外性
包括异位生长激素分泌瘤(如胰岛细胞癌)、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瘤(下丘脑错构瘤胰岛细胞瘤、支气管类癌等)。
其他
偶为垂体生长激素细胞增生或生长激素瘤,可见于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
发病情况
我国肢端肥大症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不详。国外报道肢端肥大症患病率为(2.8~ 13.7)/10万,年发病率为(0.2~1.1)/10万。
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确诊时中位年龄为40.5~ 47.0岁,延迟诊断长达 4.5~9.0年以上,延误诊断会显著增加肢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难度。
病因
致病原因
其致病原因包括垂体性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垂体外性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存在某些综合征等。
发病机制
垂体肿瘤或增生可导致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过多的生长激素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刺激骨骼、软组织增生,导致全身软组织和骨骼增生肥厚等。
症状
主要症状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肢体和面容改变
常表现为眉弓和颧骨突出、鼻翼增宽、嘴唇增厚、齿列稀疏、舌体肥厚、反咬合、下颌前突、手足肥大等。
此外,还可出现多汗、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粗糙增厚和褶皱等。
垂体腺瘤压迫所致症状
头痛
肿瘤压迫脑组织可出现头痛。60%以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出现头痛,头痛的严重程度可能与腺瘤大小不相关。
视觉异常
可出现视力下降、双眼或单眼颞侧视野缺损,持续压迫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其他颅神经受累症状
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时可能累及第Ⅲ、Ⅳ和Ⅵ颅神经,可表现为患侧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扩大或对光反应迟钝和复视等。
高催乳素血症
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溢乳;男性出现乳房发育和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腺垂体功能减退
由于80%的生长激素腺瘤为大腺瘤,可压迫和侵袭正常垂体,约2/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腺垂体功能减退。
女性性腺功能减退可引起月经紊乱、闭经、不孕等;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可引起阳痿等;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的畏寒、便秘、浮肿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引起乏力、纳差等。
垂体卒中
垂体腺瘤患者中垂体卒中的发生率为2%~12%。
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生的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复视、垂体功能减退等相关表现,甚至有意识障碍等。
其他症状
垂体腺瘤体积巨大时,患者还可能出现梗阻性脑积水
混合型垂体腺瘤,如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混合型腺瘤,患者可合并出现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的高代谢症状,如多食易饥、心慌等。
单基因突变导致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可出现其他相关临床表现,如McCune-Albright综合征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可出现颅骨等处多发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皮肤牛奶咖啡斑等。
并发症
心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是肢端肥大症最常见的并发症。
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收缩功能不全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可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呼吸系统并发症
GH和IGF⁃1过量分泌刺激患者上颌骨及下颌骨生长、软组织增厚、上呼吸道结构改变,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
可引起打鼾或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等。
糖脂代谢相关并发症
可有糖代谢紊乱,出现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等,可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等。
可导致脂代谢紊乱,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骨和骨关节系统并发症
包括关节软骨增厚、骨关节病和椎体骨折,可表现为膝关节、髋关节疼痛,运动不灵活或运动功能受限等。
神经肌肉系统并发症
较常出现双手麻木疼痛、肌力下降等症状,神经检查可发现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异常。
骨、软骨和软组织增生可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手腕胀痛、麻木等。
肿瘤相关并发症
可导致结肠息肉结肠癌、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增高。
就医
就医科室
内分泌科
出现皮肤粗厚、牙齿稀疏、舌体肥厚、手足肥大、头痛、视力减退、多毛、闭经、泌乳等时,建议及时就医。
神经外科
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复视、头痛等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出现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视力下降、意识障碍等时,建议立即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有身高、体重变化,可以记录身高、体重变化数值,供医生参考。
就医时尽量不要穿连衣裙、不佩戴金属首饰,方便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头痛、视力下降等?
是否有睡眠中打鼾、憋醒等?
女性是否有月经紊乱、不孕、泌乳等?
上述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上述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肢端肥大症?
是否有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清生长激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影像学检查:颅脑CT、鞍区磁共振成像检查 。
其他检查:心电图、视力和视野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生长抑素:奥曲肽、兰瑞肽。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卡麦角林
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有垂体占位、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病史。
临床表现
可有肢体和面容改变,如皮肤粗厚、面部粗糙、牙齿稀疏、手足肥大、眉弓和颧骨高突、下颌增大前突等。
可有腺瘤压迫症状,如出现头痛、视力下降、双眼或单眼颞侧视野缺损等。
可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状,女性可有月经紊乱、闭经、不孕;甲状腺功能减退可有畏寒、便秘、浮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引起乏力、纳差等。
可有突然发生的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复视,甚至有意识障碍垂体卒中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生长激素(GH)
评估血清中生长激素的水平。
单纯空腹或随机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不能作为肢端肥大症诊断的可靠依据。
当随机GH<1.0ug/L且IGF⁃1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可除外活动性肢端肥大症。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血清IGF-1检测是肢大的重要生化诊断指标,推荐用于存在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以及因睡眠呼吸暂停、糖尿病、高血压或垂体占位等疑诊患者的筛查。
较血生长激素测定更为稳定。
口服葡萄糖生长激素抑制试验(OGTT-GH抑制试验)
为目前临床确诊肢端肥大症的“金标准”。
目前采用OGTT-GH谷值≥1.0ug/L作为诊断肢端肥大症的界值。
其他
可行催乳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测定,进一步评估病情。
影像学检查
鞍区磁共振检查
不仅可以发现垂体腺瘤,还能显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视交叉、海绵窦等是否受压,肿瘤是否侵犯邻近组织。
垂体MRI组织分辨率高,能显示肿瘤内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常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注意事项:对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假牙或骨折后有金属内固定物的患者不建议行磁共振检查。
鞍区增强螺旋CT
如存在核磁检查的禁忌证情况建议行鞍区增强螺旋CT检查。
CT对评价蝶鞍骨质破坏情况、发现病变内或周边的钙化灶较敏感,但在显示微腺瘤方面敏感性较差。
胸部和腹部CT
主要用于诊断或排除垂体外肿瘤。
其他
可进一步行心脏超声、视力、视野等检查,明确有无心脏增大、视力受损、视野缺损等。
鉴别诊断
单纯性凸颌症
相同点:都可有眉弓和颧骨高突,额骨增生、肥大等表现。
不同点:单纯性凸颌症患者血生长激素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正常,肢端肥大症患者血生长激素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升高。
皮肤骨膜肥厚症
相同点:外表与肢端肥大症相似,可有手、脚增大,皮肤粗糙,毛孔增大、多汗等。
不同点:皮肤骨膜肥厚症垂体显示无肿瘤,血清生长激素正常,X线可显示典型的增生性骨关节病。肢端肥大症患者95%以上是由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腺瘤所致,血清生长激素升高。
妊娠面容
相同点:有些妊娠期妇女也可有垂体体积增大、视野改变、糖尿病等,表现与肢端肥大症患者类似。
不同点:妊娠妇女在分娩数周后上述症状多消失。
原发性肥厚性骨关节病
相同点:均可表现为皮肤增厚、额骨增生、下颌增大前突、四肢端肥大症关节软骨增厚、手指关节骨增生等。
不同点:原发性肥厚性骨关节病生长激素轴分泌正常,且是遗传性疾病。肢端肥大症有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多为垂体腺瘤所致。
治疗
治疗目的:严格控制生长激素水平;消除或者缩小垂体肿瘤,防止复发。消除或减轻并发症;尽可能保留垂体功能以及重建内分泌平衡。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腺瘤是垂体GH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可达到消除或缩小腺瘤、降低GH和IGF-1水平的治疗目标。通常术后1周GH下降甚至恢复正常,同时糖代谢水平、心脏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症状和软组织肿胀等逐渐改善。
手术方法
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主要是经鼻蝶入路手术,开颅手术只在少数情况下采用。
适应症
有严重急性腺瘤压迫症状(如视功能进行性下降或腺瘤急性出血)及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应及早接受手术治疗。
对于手术不能控制和缓解且有局部压迫症状的大腺瘤患者,可以先进行腺瘤减瘤切除,解除压迫,以提高后续药物和放疗的疗效。
术后有残瘤或复发的腺瘤,但预期仍可全切除腺瘤的肢大患者,应在具备相关条件的医院再次接受手术。
并发症
可能导致嗅觉障碍、腺垂体功能减退、暂时或永久性中枢性尿崩症、视神经等颅神经功能障碍、术后脑脊液鼻漏和(或)脑膜炎菌血症败血症下丘脑综合征,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生长抑素类似物
常用药物包括奥曲肽、兰瑞肽、帕瑞肽等。
是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长抑素的衍生物,对生长激素有抑制作用。可以显著改善肢端肥大症常见症状,如头痛、多汗和关节痛等症状。
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部位的反应和胃肠道症状,大多为轻度,且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减轻。部分患者注射局部出现疼痛不适、红斑、肿胀和瘙痒。多数患者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大多患者症状较轻。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常用药物包括溴隐亭和卡麦角林等。
可与垂体的多巴胺受体结合,大剂量使用情况下对生长激素瘤有效。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鼻塞、乏力和体位性低血压等,卡麦角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低于溴隐亭,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及餐后或睡前服药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
常用的药物包括培维索孟等。
通过竞争性地与GH受体结合而阻断GH刺激IGF-1生成作用,从而缓解肢大相关的临床症状,并非直接作用于垂体腺瘤。
可作为术前并发症控制、术后腺瘤残留、放射治疗或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效果欠佳的备选治疗。
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肝功能、腺瘤体积及视力视野。
放射治疗
手术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或肿瘤部分切除的患者。
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肿瘤生长的患者。
药物或手术治疗不能使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患者。
预后
治愈情况
未予以治疗的患者寿命较正常人短。
垂体瘤所致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疗效,取决于是否早期发现,以及肿瘤能否完全切除。
危害性
本病多有外貌改变,会造成心理负担,可能会引起焦虑、抑郁等。
肢端肥大症也可引起糖代谢紊乱、血压高、心脏肥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寿命减短。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营养,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饮食,可选择牛奶、鱼禽肉、瘦肉等优质蛋白质,并保证谷物、新鲜蔬果摄入。
鼓励摄取富含钙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紫菜、虾皮、坚果等以预防骨质疏松。
生活管理
监测血压、血糖情况,遵医生嘱托用药。
做好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防止跌倒,避免骨折。
心理支持
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形象改变,必要时予以心理疏导。
随诊复查
手术后随访
术后1天及出院前测定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生长激素水平的下降常早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下降,术后即刻和早期激素变化可为远期生化缓解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术后3个月复查空腹、随机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
如生长激素<1.0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在正常范围内,可不行OGTT-GH抑制试验;
如生长激素≥1.0μg/L,需行OGTT-GH抑制试验;
如GH<1.0μg/L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高于正常范围或OGTT-GH谷值≥1.0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正常,需密切观察和深入评估。
术后3个月评估腺垂体功能、垂体增强MRI再次评价术前发生的肢端肥大症并发症,并选择必要的眼科检查。
术后6个月选择性评估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垂体MRI和并发症情况等。
术后每年复查空腹或随机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必要时行OGTT-GH抑制试验,垂体MRI和必要的眼科检查以及肢端肥大症并发症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中随访
应密切关注接受药物治疗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建议采用空腹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评价临床控制和生化缓解情况。
必要时停药1个月后行OGTT-GH抑制试验客观判断生长激素分泌状态,垂体影像学和并发症评估同术后患者。
放疗后随访
接受放疗的患者应在治疗后按照手术后随访规范进行临床和内分泌评价,放疗后等待完全起效的过渡期可考虑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肢端肥大症相关临床和内分泌表现。
要警惕放疗相关的远期不良反应,尤其是垂体功能减退,并对其进行长期规律随访监测,及时替代治疗。
预防
肢端肥大症目前尚无明确有效预防方法,日常需要注意饮食习惯、保持理想体重等。
注意饮食习惯
均衡营养,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饮食,可选择牛奶、鱼禽肉、瘦肉等优质蛋白质,并保证谷物、新鲜蔬果摄入。
改变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戒酒。
保持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广场舞等,强度以锻炼后不感到疲惫为宜。
保持理想体重
保持理想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为18.5~23.9kg/m2。肥胖者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采取合理的方式减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