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概述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低于正常值下限的一组综合征
轻者多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引起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部分轻度患者无需治疗,继发性病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合并感染者需抗感染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病情变化不同,预后不同
定义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低于正常值下限的一组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下限随年龄而发生变化,新生儿和1岁以下的婴儿下限为1.0×109/L,1岁以上幼儿直至成年人的下限为1.5×109/L。
当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低于0.2×109/L时,为严重粒细胞缺乏症。
轻者多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引起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分类
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分类
对于1岁及以上幼儿至成年人:
轻度: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机体的粒细胞吞噬防御功能基本不受影响。
中度: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在(0.5~1.0)×109/L,患者可表现为轻度的疲乏、头晕等症状,感染风险仅轻度增加。
重度:即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患者可出现明显的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感染风险极大。
根据病因分类
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为一组异质性骨髓粒细胞生成减少性疾病。
特征: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检测到中性粒细胞<0.5×109/L。
病因:具有遗传性,基本伴有基因突变。
获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有明确的病因、或在机体本身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多由药物、感染、物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没有明确的遗传因素,且排除其他继发因素如药物、感染、物理、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在7~10天内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慢性:在3个月内至少检查出来3次中性粒细胞减少。
发病情况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不同种族间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国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在无症状健康人群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病率为0.1%~10.0%,即每1000个健康人中,有1~100个人可能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在儿童,常见的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病毒感染所致。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什么意思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成人中性粒细胞<2.0×10^9/L;儿童≥10岁者中性粒细胞<1.8×10^9/L;儿童<10岁者中性粒细胞<1.5×10^9/L。
1.中性粒细胞在骨髓中生成,可分为增殖池和储存池,成年人每天由骨髓产生中性粒细胞1×10^9/L,其中有约90%贮存于骨髓内、约10%释放入外周血液,而后者约有一半在循环池、另一半于边缘池内,二者可以通过自由交换达到动态平衡。
2.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包括生成减少如白血病影响骨髓正常增殖,破坏过多如重症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炎症部位消耗增多,分布异常如假性粒细胞减少(即中性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导致循环池的粒细胞相对减少但总数未减少)。
若患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病因
先天性、获得性和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不同。
致病原因
先天性
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婴儿期发生的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和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大多具有ELANE、HAX1基因突变。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每间隔21天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1次,每次持续3~5天,大多具有ELANE基因突变。
种族性和良性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通常为轻微的,没有反复感染史。
其他先天性疾病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如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范科尼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等,部分儿童可伴发指甲、毛发或骨骼等躯体异常。
获得性
比先天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更为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不一。
药物
药物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常见的药物:抗肿瘤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包括抗结核药物)、硫唑嘌呤、抗精神病药、利尿剂、噻氯匹啶、甲巯咪唑、抗癫痫药、降糖药及一些中草药等。
特点:多伴有血小板减少和/或贫血,和药物剂量呈正相关,通常在可疑药物减量或停用后逆转,但也有患者出现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
所有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
常见的感染:爱泼斯坦-巴尔(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布鲁氏菌、立克次体和分枝杆菌感染等。
特点:多数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减少是短暂和自限的,EB病毒、HIV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可以延长。严重的脓毒症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由于粒细胞储备耗尽,通常表示预后不良。
造血原料或微量元素缺乏
叶酸、维生素B12、铜元素缺乏通常可导致大量幼稚粒细胞未能正常成熟,在骨髓内迅速死亡。
严重程度不一,通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血液系统疾病
骨髓衰竭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纤维化等。
血液肿瘤: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恶性肿瘤
各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等浸润骨髓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化疗后骨髓抑制也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一般出现于出生后第1年,第2年可消失,由于体内产生的针对粒细胞的抗体,导致粒细胞溶解,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继发性:最常见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他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脾功能亢进
大量中性粒细胞在脾脏扣留、破坏,患者多有脾脏肿大,骨髓涂片可见骨髓粒系高度增生。
可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症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效应、甲状腺素可抑制骨髓造血系统。多见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其他理化因素
电离辐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甲醛、除草剂、染发剂等,可直接损伤或抑制骨髓造血。
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需排除其他所有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T细胞的免疫异常激活相关。
高危因素
家族中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史。
不均衡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胃肠道疾病等可导致铁、维生素B12、叶酸吸收和利用不足。
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是中性粒细胞唯一的生成场所,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髓损伤或无效造血,均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常见于药物、电离辐射、化学物质、血液系统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消耗或破坏增多
免疫性因素:药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抗体介导的粒细胞破坏过多。
非免疫性因素:重症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炎症部位消耗过多;脾功能亢进时大量粒细胞在脾脏中滞留,遭到破坏。
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
中性粒细胞在骨髓中生成后被释放入血,一半附于小血管壁,称为边缘池;另一半在血液循环中,称为循环池。
中性粒细胞由循环池转换至边缘池导致循环池粒细胞相对减少,但粒细胞总数是不少的。
可见于遗传性良性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严重的细菌感染、恶性营养不良等。
症状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与其减少的程度呈正相关,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及其引起的感染严重程度。
主要症状
全身症状
中性粒细胞轻度减少者多无明显症状,中重度粒细胞减少者本身可能会有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随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而加重。
感染
特点
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随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加重,感染严重度也加重,粒细胞缺乏超过1周,真菌和特殊病原菌感染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临床表现
常见的感染部位: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及泌尿生殖道。
局部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尿急、尿频、尿痛、肛周脓肿、黏膜坏死性溃疡等。
全身症状:严重粒细胞缺乏者常起病急骤,突然畏寒、高热、周身不适,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血压下降。
其他:粒细胞严重缺乏时,感染的局部表现不明显,如皮肤感染常无脓液或仅有少量脓液、严重的肺炎X线检查可无炎症浸润阴影或没有脓痰等。感染极易迅速播散发展为脓毒症,若不积极救治则病死率极高。
伴随症状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多继发于别的疾病,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
出血
如果合并血小板减少,可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出血点、黑便、血尿、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
关节痛
如果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表现为关节痛、关节变形,呈对称性出现,以掌指关节多见。
口干、眼干
多见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眼泪和唾液均分泌减少。
蝶形红斑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可表现为鼻梁部和两侧脸颊处类似蝴蝶形的红斑,一般无明显瘙痒。
心慌、手抖、突眼
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由于代谢亢进而出现心动过速、怕热、手抖等症状。
就医
血液学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应及时就医。
就医科室
血液科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果没有严重的感染或生命体征的异常可首诊血液科。
急诊科
如果患者急性起病,突发高热,并出现血压下降等感染性休克的表现,建议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
风湿免疫科
如果明确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可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出现血压下降等生命不稳定的情况,建议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急诊科就诊。
建议就诊时穿着宽松的衣服,以便于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何时发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否合并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是否有发热?体温最高多少度?是否合并畏寒、寒战?
是否有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是否有肛周脓肿、口腔黏膜溃疡等症状?
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是否有关节疼痛、口干、眼干等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是否有恶性肿瘤病史?是否接受了化疗等治疗?
是否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是否长期接触电离辐射、苯、甲醛等化学物质?
是否有相关用药史,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
是否有甲状腺疾病、肝炎病史?
是否有不洁性生活史?
家族里是否有其他亲属患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既往是否检查出有中性粒细胞减少?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自身抗体等血液学检查结果。
胸部CT、腹部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骨髓涂片、骨髓细胞学检查等骨髓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氯霉素、磺胺类、青霉素、利福平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
抗肿瘤药:环磷酰胺表柔比星依托泊苷等。
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诊断
通常血液学检查即可诊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需根据临床表现、其他检查等明确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从而指导治疗。
诊断依据
病史
有血液系统疾病史。
有恶性肿瘤病史及抗肿瘤治疗史。
甲状腺疾病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史。
有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治疗史。
有长期的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接触史。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病史等。
症状
全身症状:乏力、疲惫、食欲减退等。
局部感染症状: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急、尿频、皮肤黏膜溃疡、脓肿等。
其他:关节疼痛、口干、眼干皮肤出血点等。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如果严重感染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升高、体温升高。
视诊:明确是否有皮肤黏膜苍白、出血点、溃疡以及是否有关节肿胀等表现。
触诊:是否有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脾肿大等。
听诊:肺部是否有湿啰音,腹部是否有肠鸣音亢进等。
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可判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贫血、血小板减少
外周血涂片:可初步判断外周血是否有原始或幼稚细胞
肝、肾功能:可判断是否合并肝、肾功能异常。
自身抗体:可明确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查。
甲状腺功能:可判断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可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肺部占位性病变。
腹部彩超:可明确是否有肝硬化、脾肿大等。
骨髓检查
对于怀疑骨髓造血异常或恶性肿瘤侵犯骨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推荐行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等相关检查。
其他
基因测序:对于怀疑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者,可行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明确是否有相应的基因突变。
边缘池粒细胞测定: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mg后20分钟,如白细胞较原水平升高100%,则提示边缘池粒细胞数较正常增多,可诊断为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诊断标准
1岁以上的幼儿至成年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
1岁以内的婴儿及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
鉴别诊断
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主要的鉴别是寻找导致其减少的病因,从而指导治疗。
治疗
部分轻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无需治疗,其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主要是针对病因的治疗以及针对其引起的感染的治疗。
支持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加强防护,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粒细胞缺乏
应居住在层流病房或相对无菌的病区,病房每日需予紫外线或空气消毒剂进行消毒。
要加强自我防护,保持大便柔软而通畅,每日至少2次清洗肛门、外阴部位,至少3次使用杀菌性漱口液含漱,头发和指甲要剪短。
食物需加热蒸透后食用,餐具要消毒,水果食用前用氯己定溶液浸泡并去皮。
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者需积极予吸氧、辅助通气等治疗。
去除病因
停用可疑的药物。
停止接触电离辐射及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等进行治疗。
升高中性粒细胞
促白细胞生成药
常用药物:维生素B6、利血生、脱氧核苷酸、碳酸锂等,但缺乏肯定和持久的疗效。
适用于:常用于治疗良性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使用方法:初治患者可选用1~2种,每4~6周更换一组,若连续数个月仍不见效者,可停用。
免疫抑制剂
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
适用于:多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细胞毒T细胞介导的骨髓衰竭等疾病。
集落刺激因子
常用药物:主要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适用于:多用于粒细胞缺乏伴反复感染、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中重度粒细胞减少。
疗效:多数患者可在短期内升高中性粒细胞数。
使用方法:根据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应用的剂量和频次不同。
不良反应:用药后可有皮疹、腰腿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
抗感染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极易引起重症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明确病原: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发生感染时,需立即收集血、尿、痰等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
用药方案:致病菌结果未出前,可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确定病原微生物后可调整为敏感性药物治疗。治疗3~5天后感染无明显好转,可经验性加用抗真菌药物如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等进行治疗。
其他:如果合并病毒感染,可予抗病毒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是治疗先天性、周期性或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唯一可预测的有效治疗方法,也是急性白血病或骨髓衰竭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粒细胞输注
适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严重感染且抗生素不能控制、rhG-CSF治疗无效者可选用粒细胞输注。
注意事项:输注速度不宜过快,在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如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和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输注效果不看粒细胞增加数,而是看感染控制的情况。多次粒细胞输注易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
预后
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不同,预后也存在差异。
治愈情况
部分轻度、良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经长时间随访,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无需特殊治疗,患者亦无其他症状和并发症,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药物、理化等因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通常停止接触这些因素后中性粒细胞数量可逐步升高,甚至恢复正常。
骨髓衰竭性疾病、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通常预后较差。
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重症感染者病死率较高。
预后因素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后通常与原发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病情进展情况、治疗情况等因素相关。
日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感染,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谷物、豆类等,有助于促进中性粒细胞的生成。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不洁饮食引起的感染。
如果合并消化道感染,应选择清淡好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胃肠道而加重病情。
生活管理
戒烟戒酒,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熬夜,适量进行体育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日常生活中注意室内消毒、痛风,注意保持皮肤和口腔卫生,勤洗手。
心理支持
部分因恶性疾病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治疗时间较长,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支持和关爱。
病情监测
主要是观察感染的情况,监测体温,观察有无皮肤、黏膜的溃疡形成,有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感染症状。
随诊复查
慢性疾病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及其他检查,以免病情反复。
遵医嘱定期复查,完善相关随访检查项目。
预防
中性粒细胞减少多由药物引起,需遵医嘱服药,避免滥用药物,使用高危药物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必要时调整用药或停药。
避免接触放射线、化学毒物等,职业暴露者应注意防护和定期检查。
有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
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如发现感染,应立即就医,以免病情加重,造成严重后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