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
概述
概述
重型肝炎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肝炎最严重的类型。由于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本病以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深度黄疸、出血倾向以及肝性脑病为特征。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病科
临床症状
极度乏力、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
危害
检查
诊断
根据病毒感染或肝炎病史,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结合B超多可诊断。
治疗原则
采取卧床休息、消毒隔离、抗病毒、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予以血浆置换或肝移植治疗。
治愈性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建议
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避免辛辣、油腻、坚硬等食物。
病因
病因
病毒感染、药物、毒物、代谢异常等因素均可引起。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乏力
患者起病后出现全身极度乏力及困倦,起床活动困难,生活较难自理。
2.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高度厌食,频繁恶心、呕吐和呃逆,高度腹胀,且逐日加重。
3.持续低热
病毒性肝炎早期可有发热,发病不久即退热。
4.神经系统障碍
最早出现的多为性格改变,如原来性格开朗突然变为忧郁,原来性格内向突然变为开朗,患者睡眠昼夜节律颠倒,即白天嗜睡,而晚上彻夜难眠。随后出现定位、定向、理解能力异常,继而出现精神错乱、躁狂,逐渐进入昏迷。
5.肝臭
是一种氨臭味或类似小白鼠的腥味。系硫醇的挥发性气体由肺部排出所致。
诊断依据
1.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并有以下表现患者: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③出血倾向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④肝脏进行性缩小。
2.亚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较急,15日~26周出现以下表现患者:①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umol/L;③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TA≤40%并可排除其他原因者。
3.慢性重型肝炎
其发病基础有:①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②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③无肝病史及无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患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④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
治疗
治疗方针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对降低急性重型肝炎(尤其是酒精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有显著效果,但糖皮质激素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应用存在争议。
2.营养支持、促肝细胞再生治疗
为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可酌情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前列腺素E1(PEGl)脂质体等药物,但疗效尚需进步确认。
手术治疗
1.人工肝支持治疗
2.肝移植治疗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晚期重型肝炎,经积极内科和人工肝治疗仍呈不可逆转的急性重型肝炎者应及早考虑肝移植。
其他治疗
1.实施重症护理,尽可能重症监护(ICU);严格消毒隔离,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2.保证足够的热量,进食量不足时应静脉补给。尽早加强支持治疗,输注血清蛋白、新鲜血浆或全血,以补充血清蛋白、凝血因子及调理素、补体等。
预后情况
重型肝炎的预后取决于肝细胞坏死和再生的能力,如虽肝细胞大量坏死,但再生能力超过坏死,则病情逐渐恢复,预后较好;反之,则病情恶化,预后较差。
护理
日常护理
1.病情恢复尚可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有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病史患者,应每年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3.远离各种毒物,如工作环境存在毒物,应尽量改善工作坏境或调离。
4.酗酒者应坚持戒酒。
5.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1.饮食应忌坚硬、辛辣、热烫、快餐等食物,食物应清淡、新鲜、易消化,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严格限制烟、酒的摄入。
2.保证每日1500千卡以上的总热量摄入,视病情轻重调整,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予限制,可服用氨基酸制剂。
3.合并大量腹水或浮肿患者,应适当控制食盐和水的摄入量。每日钠盐摄入量500~800mg,进水量限制在1000ml左右,如有严重低钠血症,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